制作叶脉标本

作者: 连国如 施军

植物的叶片千姿百态,是植物体上变异程度最大的“器官”。将形状各异的叶片制成标本,是很常见的。但你知道吗?叶脉也是可以制成标本的。一方面可用于研究,另一方面还可加工成书签和旅游纪念品,颇具鉴赏价值。

在制作叶脉标本时,我们需要对叶片的形状、质地、大小及叶脉的质地进行挑选。常绿叶片的质地较硬,叶脉标本也较厚实;落叶植物的叶片应选择秋天变黄的叶片,因为这种叶片的叶脉发育充分且比较坚硬。适宜制作叶脉标本的植物有红叶石楠、广玉兰、鹅掌楸、枫香、厚朴、天目杜鹃、悬铃木、中国梧桐、七叶树、拐枣、青冈栎、海桐和蜡瓣花等等。

常见的制作叶脉标本的方法有两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来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叶脉标本。注意,操作过程涉及化学药品使用,须老师、家长陪同,并注意使用安全。

碱水煮沸快速处理法

1.加入碱液水煮沸:取35~50克碳酸氢钠和30克氢氧化钠,溶于1000毫升水中(若叶片太老或太厚实,可酌情添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后,放入叶片,并不断翻动,一般需10~15分钟,要视叶片软硬程度而定,叶片过厚的可以再多翻动几分钟。当叶片颜色变为褐色,或当叶片表面出现凸起的泡,叶肉较容易脱落时,将叶片捞入清水中稍加浸泡,洗去叶面上的碱液备用。

2.剔除叶肉组织:取一只小毛刷,将叶片放在平板上,往叶面上洒一些水,倾斜刷子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着叶脉轻轻地刷叶面,刷净叶肉。刷时注意要朝着同一方向,以免将叶脉损坏。先从叶片的背面开始刷,因为叶片背面多为叶肉的海绵组织,容易去除。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即用刷柄轻敲主叶脉边沿叶肉,使其碎裂分离后,再轻轻刷去。刷去叶肉时,用力必须均匀且轻柔。如果刷不干净,可再放入热碱液水中浸泡一下,冲洗后再继续刷。待叶肉全部刷去后,可放入水中洗涤干净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然后把叶脉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之间,用木板加重物压平整。

3.漂白与修饰:将刷净的叶脉标本放入水与双氧水(比例为1∶6)的溶液中浸泡几小时,要让叶脉完全浸入溶液,用于漂白。若漂白效果不佳,则可适当延长漂白时间或及时更换溶液。漂白晾干后,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用各种颜料上色。植物的叶脉标本制成后,有条件的可以把成品叶脉标本放在过塑机上过塑处理,这样,叶脉标本就可以存放较长时间。

待一系列工序完成后,往叶脉标本的叶柄或主叶脉上系上一条漂亮的丝线,一个美丽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

自然发酵法

与第一种方法相比,自然发酵法相对原生态,是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使叶肉离散。

制作叶脉标本0

我们先将挑选好的叶片浸泡于盛有自来水或池塘水的容器中,放在室内温暖处,让叶片随着时间自然发酵,其间不换水,但可适当补充蒸发掉的水分。待水面出现白色膜状漂浮物,叶表皮与叶脉之间有气泡产生,说明叶肉组织已有离散的趋势,可以进行刷洗了。此时,我们可以用镊子或夹子小心取出发酵好的叶片,并将叶片放在玻璃板上,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直至刷去所有叶肉组织,留下清晰的叶脉。刷洗过程中须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叶脉。

如果希望叶脉呈现洁白的外观,便于后续上色的话,可以按照碱水煮沸快速处理法中漂白的步骤,将叶脉进行漂白。如果希望制作的叶脉标本保持原有的色彩,也可以不对其进行漂白,只将叶脉平铺在玻璃板上晾干,或使用吸水纸轻轻吸去多余水分后风干即可。

制作叶脉标本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