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规律和当代标准

作者: 陈传席

国画的规律和当代标准0

作者简介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博士生导师、人文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周刊》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组、中国画“两创”课题组专家成员。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比如冬天肯定会结束,冬天一过就是春天;黑夜到时候即结束,白天必然到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每年重复如此。

先弄懂什么叫规律。《辞海》解释:“亦称法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具有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它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也就是说,规律决定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人为改变。那么绘画有发展的必然趋势吗?有谁知道绘画如何发展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时期到处是“红海洋”,这是绘画发展的规律吗?我曾否定过绘画以及一切非自然现象有规律。

如果绘画没有规律,我们研究它干什么呢?我研究中国山水画史时发现,绘画都受朝代影响:绘画虽不从属于政治,但必受政治的影响;绘画有时也受经济的影响,每个时代皆如此,这是普遍的、重复的。这应该是规律。但这种规律是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规律?还有个问题,因为黑夜结束、白天到来,是全部白天,不会这一大块是白天、那一小块是黑夜。艺术受经济影响的同时,也有画家不受经济影响反而画得好。规律的性质不可能是具体的,比如国画的发展是沿着什么样的路线发展,或者必然走向抽象,必然走向具象,这都是天方夜谭、空头理论,毫无价值。50年前,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今天家家都有一台电脑。国画的发展必受时代、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的影响,不可能知道时代发展到什么程度,又怎能预知国画发展的前途?

关于国画的当代标准,也是个问题。画家能按照标准去画画吗?凡称画家者,必能创造,必能开拓。所谓“融合”“延续”都不能称为画家,只可称为画画儿人。真正的画家绝不可按标准去创作。但如果画画没有标准,又怎么区分作品的优劣呢?思考很久,结论是国画不可能有具体的标准,但必有形而上的标准,这标准也是在规律之下产生的。

好的画家不会根据标准去创作,但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可以成为标准。

一是必受物质材料影响。中国画和西洋画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物质材料的区别。中国画的材料是绢、纸、毛笔、墨和水调的颜料。如果改用画布和油画颜料,用油调色,那么标准就当另议,如果用中国的物质材料去画安格尔的《浴女》,即使能画好,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画的标准。因为西方的物质材料成就的是西方的绘画特点。同样,要用西方的油画布和油画颜料画出中国画的特色,也是困难的、无意义的。二者互相吸收是可以的。

二是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文学、哲学的

影响。

三是必受传统国画的影响。即使你是反传统的,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反对的,其实是反向继承。

四是必受政治影响。政治宽松了,绘画的形式、内容也多了。这正是政治影响的结果。

五是由于西方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巨大,因而主流绘画必受西方思潮和西方绘画的影响。

六是大部分画家会受经济大潮的影响。

因此,要树立国画的当代标准,必须考虑以上六点影响。除此之外,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个人特色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民族特色中主要是传统,各种形式的绘画,仍以传统一路最难,也最深。传统中的笔墨要有很深很多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像一些认为笔墨等于零的人主张的那样,一划(画)一抹一涂就行了。董其昌说:“一一毫端百卷书。”一笔一画中都有百卷书作底蕴,儒道禅的精神会在笔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当然,学养、性情、性格、气度、气质,都在这一笔中有所显现。否则,笔墨就是十分贫乏的、简单的、虚弱的。我们经常说:某人的画功夫深,他的笔墨厚重,有魏碑的底子;他的笔墨潇洒,有魏晋风韵;他的画中有禅意,有道家的“无为”观念……你的笔下有无这些内涵,你懂不懂下笔还要有这么多基础,这就是一个标准。

时代特色意味着,如果一味照抄明人或清人的绘画,即使画得很像(不可能真像),也不过是古人的东西,没有时代特色。更可悲的是,很多人画画既没有时代特色,也没有古人特色,即笔下没有任何内涵。若照搬西方绘画,用毛笔画西画,只能叫有西方特色,也不叫有时代特色。吸收西方的绘画特色,化为中国的特色,如徐悲鸿、蒋兆和、李可染等,都是吸收了西方素描之长处,但以中国的传统笔墨化解了。这就叫时代特色,当然只能叫“时代特色之一”。但若没有传统的笔墨作基础,学西方而只能被西方俘虏,根本谈不上时代特色。所以,时代特色是不易达到的。也有人完全无视西方绘画,只在本国传统上加厚、改进。因为在传统上加厚了,就有了新的特色,或者在传统基础上变化了。变化也就是加入新的特色,这也就是时代特色。

国画的规律和当代标准1
图为《佘山游境图》,明代董其昌作,故宫博物院藏。

个人特色,即在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了个人的风格,但又和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不可分割。有人说“只提个人风格就行了,个人风格必有民族、时代特色”,但只提“个人风格”容易导致一些人毫无基本功地胡涂乱抹。因此,要提出在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基础上的个人风格。但仅有时代、民族特色而无个人特色者,又容易流于一般化、普遍化或流行风气。个人特色中好的即可称为风格,是画家个性、精神、修养、功力的集中显现。有个性、有精神、有修养、有功力的人必有个人风格,尤其是个性强的人,风格自然会出现。反之,无个性、无精神、无修养、无功力的人,也不可能出现个人风格。

以上六点和三个方面,应该是当代的国画标准。画画人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个标准,才能成为成功的画家,否则,只是画画人。

(本文为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组、中国画“两创”课题组专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