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天下为公》 等
《读懂天下为公》
罗嗣亮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做到“独善其身”,更要在公共领域关爱他人、承担责任、追求“宽仁大义”。这本书全面阐释了“天下为公”的内涵,深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与天下为公的契合性,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对天下为公的实践历程,并进一步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践行天下为公。
《读懂民为邦本》
陶颖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民为邦本”典出《尚书·五子之歌》,原文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基的国家治理思想。《读懂民为邦本》一书围绕“民为邦本”展开论述,全面阐释了“民为邦本”的内涵和思想精髓,不仅坚持书写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更是对中华文化“民为邦本”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读懂为政以德》
吴之声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蕴含着以民为本的价值导向、正己修身的为政立场、礼乐教化的德治追求、德主刑辅的施政途径、任德尚贤的用人智慧等丰富内涵。该书全面阐释为政以德的思想精髓,深入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践行“为政以德”。
《读懂革故鼎新》
何旗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这本书阐释了“革故鼎新”的传统底蕴与当代价值,进一步论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读懂任人唯贤》
吴瑞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选人用人工作,多次引用“尚贤者,政之本也”这句话,强调选贤任能的重要性。该书围绕“任人唯贤”展开论述,对其内涵和思想精髓进行全面阐释。人才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要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读懂天人合一》
余斌 黄越泓 骆红旭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思想,长期贯穿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政治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围绕“天人合一”展开论述,全面解读“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的中国智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观点准确,逻辑严密,彰显人本的底色和伦理的关怀,有助于广大读者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读懂自强不息》
贾茹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该书围绕“自强不息”展开论述,通过历史事实证明,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实现强大和振兴。只有走自己的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才能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读懂厚德载物》
邓菀莛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全书从《周易》《尚书》《论语》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著述,从马克思、列宁对“道德”的理解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为政以德的殷殷嘱托,围绕“厚德载物”展开论述。从古到今,博览中外,为广大读者铺展了一幅徐徐展开的修德画卷,将“厚德载物”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的实践场域分析,呈现了其实践肌理和发展维度。
《读懂讲信修睦》
姚丽梅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原文借孔子之言描述了儒家“大同”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讲信修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特质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全书从讲信修睦思想的思想渊源、中国古代对讲信修睦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诚信观与讲信修睦的契合性、中国共产党对讲信修睦的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如何读懂讲信修睦。
《读懂亲仁善邻》
罗楠 著 / 张浩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亲仁善邻的高度契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为实现亲仁善邻作出哪些生动探索?新时代如何继续践行亲仁善邻?这本书全面阐释了“亲仁善邻”的内涵和思想精髓,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传统美德赋予现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