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 吴秋余 姚雪青拿起检测仪,跳上起重机,弯腰记录试验台数据……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总工程师、副总裁单增海就一头扎进徐工研究总院。如何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几乎是他天天都在琢磨的事。
单增海这股执着劲儿,来自铭记在心的这句话——“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2023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殷殷嘱托。
参加审议时,单增海坐在总书记对面,这句话,他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这是单增海第二次近距离和总书记交流,上次是2017年12月,总书记到徐工考察。那天,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地登上徐工完全自主研发的全地面轮式起重机驾驶室,询问技术细节和操作流程,叮嘱大家“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
在审议现场,单增海迫不及待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好消息:“您当时乘坐的全地面轮式起重机,关键指标已达到全球第一,国产化率由原来的71%提升到100%。”
“你们的工程机械是做出来了,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总书记点点头。
从北京返回后,单增海立即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传达给大家。徐工集团党委研究决定,将“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工作总目标,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深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智改数转网联”和绿色低碳转型。
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单增海带领技术骨干多次到国内顶尖科技型企业“取经”,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驾驶等新技术悉数用上,一改工程机械的传统形象。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乘坐过的全地面轮式起重机系列产品有了新的突破,4000吨级徐工XCA4000轮式起重机第七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全球第一吊”纪录。
此外,徐工还开始跨界生产电池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单增海说,装上徐工研发的专用电池,一台装载机每年可减少13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卸下“大烟囱”,穿上“青山绿”,最近,新一批徐工纯电动装载机一身清爽地发往国内多地。“开起来就像电动汽车一样,几乎听不到振动噪声。”单增海很自豪,这台设备每天节省燃料成本1500元,“目前订单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