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入冰河,三个人和一匹马的见义勇为

作者: 左琳 翟未萌

策马入冰河,三个人和一匹马的见义勇为0

7岁这年,“白龙”飞奔入水,从江里救起一个人。

更确切来说,是2025年2月4日下午2点左右,这匹名叫“白龙”的白马,驮着主人依立拜,从湖北仙桃汉江边的堤岸俯冲下来,像一簇银焰,直向水里的人影奔去。江水冰冷湍急,水位没到白龙的下颌。四蹄无法着地,它只能喘着粗气、抻长脖子游动。

马背上,38岁的依立拜一手牵缰绳,一手拽紧落水的男人。57岁的刘杭州也游了过来,从后面托起落水者,共同挪向岸边。岸上站着36岁的苏邵高,他最早发现险情,也最先翻身下马,阻止了落水者女儿试图下水救父的冒险举动。

2月6日上午,湖北省仙桃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三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下水救人后发烧未愈的“白龙”,也戴着大红花一同接受表彰。

烈马

2月初的汉江还在枯水期,汉江大桥右岸露出大片浅滩。“这里算是我们仙桃离城区最近、最开阔的地方了,平时到这边玩的人也多。”野骑基地老板苏邵高在江边搭了一座蒙古包,养了15匹马,忙的时候会骑马带着客人跑一跑,空下来就在附近遛马。

2月4日下午2点左右,苏邵高在岸边遛马,好友依立拜则骑着“白龙”,到地势更高的江堤上跑马。

熟悉“白龙”的人都知道,它是匹烈马,脾气暴,对生人戒备心强,平时也只有依立拜和苏邵高能驾驭。“但它是匹好马,跑起来速度很快。”苏邵高说。

依立拜身为自小在新疆长大的哈萨克族人,从6岁便开始骑马,父亲是喂马好手,自己也跟着见识过不少好马。2020年,依立拜来到湖北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初次遇见“白龙”。14岁开始养马的依立拜,一眼就看出面前的家伙骨架和四肢都不错,他骑上两圈,更觉得马身轻快、稳当。

“我们一般不养白马。”依立拜解释:“老话说白马‘路子不广’,就是会倒霉。”可依立拜还是买了回来,给这个新朋友取名“白龙”,每天为它洗热水澡、擦药。

买回来的第三天,他骑着“白龙”跑了数十公里,下马之后,“白龙”就定在那里等着他,“要是别的马,早就跑走了。”依立拜始终记得那个场景,更加疼爱它,一星期后,“白龙”的皮肤病也好起来,重新长出一身白毛。

“它是别人的草,我的宝。”依立拜说。半年来,依立拜悉心照料着“白龙”,一日三餐、按时喂水洗澡,从没让它生过病。

“它就像我的孩子。”依立拜说,马是敏感的动物,面对陌生、危险的环境,会下意识躲避。有时候“白龙”反感走某个地方,依立拜也不会强迫,包括到岸边饮水。“它听我的话,我也听马的话。”

事发那天,“白龙”没有丝毫抗拒。依立拜听见苏邵高的呼叫,来不及系好马鞍,只扣了一个绳扣,发出一声指令,“白龙”就载着他直冲下江。苏邵高觉得这是人对马的信任,也是马对人的信任:“就像战场上的队友,相互配合才能安全回来。”

“救人的时候没想别的,现在也是平常心”

苏邵高也是在马背上发现落水者的。他听见有人喊“救命”,循声找去,发现一名中年男人在水里挣扎,眼看江水已经漫过胸口,随时可能被冲走。

作为仙桃市游泳协会的队员、一名常年在汉江边游泳的老手,苏邵高知道这有多危险。

“这是一条航道,平时走货船,水深至少十几米,水流急,更凶险的是桥下有暗流漩涡,很容易陷进去。”苏邵高即便游了20多年,也轻易不敢往江中心去。而且到了冬天,危险又增一分。“水温不到10摄氏度,要留出多余的体能对抗寒冷,最多只能游六七分钟。”

情况紧急,容不得犹豫,苏邵高双腿夹紧马腹,朝落水者疾驰而去,快到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女孩在岸边大声哭喊着“爸爸”,想要下水去救人。

“你不要做傻事,赶紧回来,我能救他上来,你如果下去,我要救两个人了。”苏邵高极力劝阻女孩,对方却执意下水,离岸已有1米,眼看江水没过她的小腿肚,苏邵高一边呼叫岸边的朋友报警,一边翻身下马、冲向汉江,将女孩推回岸边。

依立拜听见了呼救,刘杭州也听见了。

策马入冰河,三个人和一匹马的见义勇为1
“白龙”接受表彰

跟苏邵高一样,刘杭州也是一名游泳爱好者,加入了仙桃市游泳协会,曾经在部队服役十几年,转业后在仙桃市中医院工作,一年前开始冬泳,每次只游几分钟,就是为了挑战下自己。

2月4日下午,他在江边15米左右的地方刚脱下外套,戴好泳帽泳镜,还没来得及热身,耳边就传来求救的声音。“当时脑壳都是僵硬的,只感觉一条生命会从水里消失,除了我,谁还能恰好下水呢?我责无旁贷。”刘杭州凭着直觉,光着脚朝江里跑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他拉上来。

冬天的江水冷得刺骨,像无数流动的利刃,不到一分钟,就让刘杭州肌肉僵起来,心脏“突突突”地跳,气都喘不过来。岸边,苏邵高还牢牢拽着女孩,一手脱去外套,准备下江救人。

正在这时,依立拜驾着“白龙”风一般赶来。

“行不行?”苏邵高担心他。

“没问题。”只停了大约5秒钟,依立拜便和“白龙”再次向前,超过刘杭州,先行赶到落水者身边。

就如网络流传的视频显示的那样,依立拜下半身浸泡在江水里,试图靠近落水的人,“白龙”本能地转身,依立拜则不断调整方向,看准机会一把拽住对方往回行。中途刘杭州赶到,托住落水者的腰身,直到靠岸。

镜头晃荡,全程不过一分钟,只有刘杭州和依立拜知道有多艰难。

快靠近落水者的时候,一个急流涌过来,把刘杭州打偏了方向,直到他看到“白龙”,才坚持着靠了过去。落水者穿着羽绒服,浸水之后就像个装满了水的水桶,依立拜用尽力气才能拉动。

“比平时自己游不知道累多少倍。如果当时马和依立拜没在,我和落水者应该都很危险,现在不敢估计。”刘杭州感到后怕,自己曾在2024年端午节下江救过人,也遇上了回流窝子,但水更暖、离岸更近,远没这次危险。

岸上的苏邵高也牢牢盯着江面。

“他们身上有衣服、裤子,在水下全是阻力,一旦对方不配合,没有多余的体力游回来怎么办?”他时刻准备着,一旦情况危急,自己也立刻下水,至少能带回一个人。

他有过经验——之前在重庆云阳江边,一名飞滑翔伞的女士不慎落水,他立刻脱下外套,从两米高的岸上跳江救人,同样是冬天,水流湍急,水底都是带刺的杂草,他奋力向前游,却差点被滑翔伞的绳子缠住,凭着对水的了解,他借力脱身,用了大概20分钟才将人救回。

幸运的是,这次救人过程顺利,没人受伤。

依立拜和苏邵高回到蒙古包,先给“白龙”卸下马鞍,擦拭干净,才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这时,依立拜才觉得害怕:“当时只怕有船经过,水里的人危险,也没多想,只觉得骑马快一点。要是没有‘白龙’,可能真的很危险。”

刘杭州则不断强调着自己并没做什么,也不算英雄,和路上遇见车子陷在泥地后自己推一把是一样的。“看到一个无助的人在呼唤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向他走近一些。”刘杭州觉得,自己没有逃掉,就算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令他们意外的是,救人的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大家称赞他们是英雄,媒体的电话也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没想到会引起这么高的关注度,当时救人的时候没想别的,现在也是平常心。”苏邵高说。

匆匆告别

救援结束了,可依立拜没法放下心。

尽管浸水后,依立拜第一时间为马刮去浮水、擦拭干净。2月5日凌晨5点,往常健康的“白龙”体温却升到了41摄氏度,看见人也不理睬,吃不下粮,身上滚烫。依立拜心疼极了,连夜给朋友们发消息,凭着自己的兽医技术,给“白龙”配药、打针、吊水,几位朋友从武汉、河南、东北赶来,轮流照料“白龙”。

2月11日凌晨,一场更猛烈的高烧再次袭来,伴随着焦躁和腹痛。挣扎了20来个小时后,“白龙”在人们的注视下没了呼吸。

这件事,依立拜一想就流泪,一说就哭得说不出话。“白龙”离开那天,他一整天寸步不离,不吃一口饭。在人们的劝说下,才在第二天半夜3点离开江边,回屋休息。2月12日下午,他收拾好行李,在家人的陪同下,回了家乡。

经依立拜同意,“白龙”的遗体被交给仙桃市畜牧兽医局处理。如今,在人们眼中,“白龙”是近乎完美的英雄。但事实上,“白龙”和其他马一样,对生人戒备强,是敏感的动物,面对陌生、危险的环境,会下意识躲避。有时候“白龙”反感走某个地方,比如不愿到岸边饮水,依立拜也从不强迫。

不过,救人那天,它的马鞍都没系好,只是听到了主人的一声指令,就朝着江水冲过去了。

(摘自《新京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