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向月球基地
作者: 贾阳月球基地什么样?
这个问题激发了人们无限想象。
而我国的探月工程四期任务,正在把想象一步步变为现实!

嫦娥四号探测器
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首次获取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质数据,揭示月背古老撞击坑的演化历史。图为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

嫦娥六号探测器
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1935.3克月壤,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研究人员对月壤样品进行分析,首次揭示了月背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填补了月球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月背岩浆活动42亿年前就存在,至少持续了14亿年。这些研究为人们了解月球演化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嫦娥七号探测器
2026年前后发射。
将着陆月球南极,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
部署探测器探测水冰分布与光照条件。
揭示水冰形成与保存机制,帮助人类了解月球水资源情况。

嫦娥八号探测器
2028年前后发射。
嫦娥八号将与嫦娥七号等共同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验证月壤3D打印、机器人协同建造等原位资源利用技术。
实验月壤制氧、制砖技术,提高月球基地自给自足水平。
构建人类首个长期运行的月球基地,不仅是从“月球到达”迈向“月球驻留”的关键一步,更是人类探索深空的“跳板”。月球基地将成为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新家园,继续承载无尽的梦想与希望。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
上一篇: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
下一篇:
“硬”还是“软”?人类如何着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