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陨石学家养成记
作者: 陈宏毅陨石,指的是来自地球以外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碎片,在经过大气层时未被完全烧毁而坠落到地球表面的天然固态物体。在它身上,藏着太阳系天体的起源、演化和宇宙环境的信息。地球上,正有一群人在寻找这些来自太空的“宝藏”。
星星掉下来会变成什么?
小时候,我喜欢趴在窗台上盯着夜空发呆,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像在对我眨眼睛。我想:如果星星掉下来会变成什么呢?这个问题像一颗种子,悄悄埋进了我的心里。
我的家乡在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时,我经常爬到山坡上捡“怪石头”,它们有的黑得像炭,有的可以划出红色印痕,还有的布满小孔。我将它们宝贝一样藏在窗台下,家人们认为这不是与学习有关的正经事,但我总觉得它们藏着秘密。
高中时,我偶然看到一句话:“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我恍然大悟,原来小“石头”也能成就大事业!
地质学:打开地球奥秘的钥匙
2001年,我考入桂林理工大学,选择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正式开启了我与“石头”的故事。我跟着导师翻山越岭,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喀斯特地貌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荒漠,从西藏自治区的雪山之巅到山东省的矿井深处。每块岩石都像一本地球日记,记录着亿万年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和队友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荒漠露营,那里的夜晚寒风刺骨,但星空却美得让人感动。我第一次看见了银河,它就像一条发光的银丝带,包裹着数以千亿计的恒星,让人明白: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人类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从地球到宇宙:遇见“天外来客”
2010年,我在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研究的是地球矿产。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的方向——学校来了一位南极陨石专家!他问我:“想不想研究天上的石头?”

原来,陨石就是“来自天上的石头”。它们可能是小行星的碎片、火星的岩石,甚至是月球的“礼物”。为了研究这些“天外来客”,我学会了使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设备,它们就像超级放大镜,能探测比头发丝还细的矿物的成分。
南极冒险:寻找月球的“礼物”
2015年,我参加了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是寻找陨石。
南极像一台天然大冰箱,能把坠落的陨石完好保存几十甚至数百万年。我们顶着零下30摄氏度的寒风,在冰盖上徒步搜寻。一天,队友在格罗夫山地区蓝冰上发现了一块黑色的小石头,它的表面像玻璃一样光滑。“这是陨石吗?”他问我。我仔细观察后,心跳突然加快——它很有可能是月球陨石,但肉眼并不能完全确定。
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块石头带回实验室。经过详细的实验分析,它终于被确认为中国首颗南极月球陨石,国际编号GRV 150357!它来自月球明亮的高地,被小行星碎片撞击、炸飞,跨越38万千米的漫漫征途来到地球。捧着它时,我仿佛摸到了月亮的脸。
陨石学家的工作:解密宇宙拼图
现在的我依然在追逐“天外来客”的路上。我们在戈壁荒漠中猎陨,在实验室分析它们的成分,拼凑太阳系的演化历史。
你知道吗?
球粒陨石是太阳系最早形成的固体物质,携带了太阳系年龄的秘密;
火星陨石可能携带“火星生命”的线索;
月球陨石是研究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时间胶囊”。
……
每一次发现,都像找到了一块新的宇宙拼图。这些年来最让我兴奋的发现是:我在月球陨石中找到了宝石级的矿物——粉红色尖晶石,揭开了月幔物质和月壳相互交融的奥秘。

未来陨石学家的成长秘籍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追星人”,请记住以下几个小秘诀:
学好数理化,它们是你走向星辰大海的基石;
保持好奇心,路边的一块石头、夜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都可能是你探索的起点;
锻炼好身体,不论是南极猎陨,还是荒漠科考,都需要强健的体魄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多动手实践,尝试收藏岩石和矿物,对比它们的不同,用显微镜细心观察……科学发现就在你的身边。
从一个在太行山脚下仰望星空的孩子,成长为到南极冰盖上寻找陨石的科学家,我始终相信:好奇心是最强的动力,坚持是最亮的星光。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们会在月球基地研究岩石,或在火星实验室分析土壤。那时,别忘了回头看看地球——我们的母星。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