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

作者: 郑霖娟 林昆

摘要: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提升“Android项目开发”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文章研究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探索形成移动应用开发专业“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框架、教学步骤、评价体系等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以思政教育引领Android项目开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国家意识和文化意识,获得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5)08-0177-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标识码(OSID)

0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随之有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ndroid操作系统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Android项目开发也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移动开发方向之一。随着社会对移动开发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教育的移动开发专业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

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其灵活、便捷、资源丰富的优势,为Android项目开发这类技术更新迭代快的课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也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2]。本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路径,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建设框架、教学实践步骤、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构建“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具体策略,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1 课程目标的梳理与设定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构建“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同时也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体系要覆盖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应该掌握Android项目开发的相关知识并能应用到项目开发中,包括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Android项目开发过程、用户界面设计、UI交互、菜单、动画、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管理、多媒体播放等。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培养Android项目开发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家意识目标:了解我国计算机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学科前沿知识,通过鸿蒙系统的异军突起,了解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历程,强化科技创新的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

职业道德目标:理解移动应用项目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培养严谨规范,诚实守信,成就用户的工程师素养,确保用户的利益受到有效的保护,恪守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操守。

法律意识目标:理解和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信息安全、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明确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成为有技术、有素质、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构建策略

2.1 重塑教学内容

为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Android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实现知识技能与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4]。

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主要内容以五个手机项目的开发过程为主线,合理设置各个教学项目的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意识教育等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贯穿于课程教学体系之中,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实现智育与德育相互融合,如表1所示。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自主探究、讨论等方式,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分解的任务,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Android项目开发知识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加深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理解。

2.2 课程框架功能模块设计

构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互动式学习平台。为了能够高效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Android项目开发”课程团队教师选择了“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来搭建网络课程。该平台具有先进的技术架构、丰富的资源展示形式和良好的口碑,功能模块齐全,可以系统设置课程内容体系,其知识图谱功能可以有效设置教学资源内在关联,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互动功能。课程框架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 课程章节模块。该模块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主要模块,主要涵盖各个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介绍,任务实施过程介绍以及对应的课件和视频等。学生课前查看任务描述,学习相关知识的视频,掌握任务实施所需要的知识;课堂上进行任务实施,教师辅助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后,学生通过查看操作视频,巩固所学知识。

2) 班级活动模块。该模块以学生上课签到、选人回答问题、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分组任务等环节组成[5],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程资料模块。该模块主要供教师团队和学习者使用,主要包括课件、微视频、教学文件、教学软件等,充分运用课程资料,可以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4) 教学统计模块。该模块对学生线上学习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实时对学生学习动态进行监测,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未及时完成课程任务的学生进行督促。教师还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生成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也可以通过该模块数据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进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5) 题库模块。教师可以通过手动创建或者智能导入的方式,添加各种类型的题目,包括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等。每种题型可以设置关联知识点,以及题目对应的难度系数等。

6) 作业和测试模块。教师可以在该模块发布课程作业,批改课程作业;发布章节测验,实时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发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题目内容均可以从题库中提取。该模块产生的作业成绩、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等都会统计到教学统计模块中,形成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

2.3 课程教学步骤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了“理解项目任务点的需求”→“讨论任务解决方案”→“编写任务实现代码”→“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深化拓展”渐进式的实践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教学过程中关注实践过程的细化要求,强调工匠精神。

<E:\飞翔打包文件目录002\电脑2025年03月中第八期打包文件\9.08xs202508\Image\image102.png>

图1  课堂教学过程

1) 课前了解任务需求

“Android项目开发”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Android项目开发的能力,项目开发要遵循软件工程过程,先进行需求分析,学生课前通过教学平台了解完整的项目需求,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点以及学习完成该任务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点。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握全局,理解当前任务点与整个项目的关系,同时又要关注细节,了解当前任务点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

2) 课中分析实践

① 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主题讨论,引发思考,学生在课程平台写出自己的实施方案,一起讨论制定出任务解决的方案。在方案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② 学生根据共同讨论出的解决方案,编写项目代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要严格遵守编程规范,耐心专注,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③ 学生调试编写好的代码,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要时教师协助学生调试程序,不断优化代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课后完善总结。教师将任务实施过程的操作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继续完善代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后学生在课程平台上交实践成果。

2.4 课程教学评价

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是课程考核设计的总体要求,价值目标考核与知识、能力目标考核并重。因此, “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评价应该包含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等。要全面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构建一个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教学评价考核表

[考核方式 考核载体 考核主体 考核占比 过程评价 任务点完成数 平台统计 15% 章节测验 平台统计 10% 作业 教师评价、平台统计 10% 签到 平台统计 5% 课堂互动积分 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平台统计 15% 主题讨论 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平台统计 15% 结果评价 考试 教师评价 30% ]

1) 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依托教学平台,根据课程章节任务点,章节测验,作业,签到,课堂互动积分,主题讨论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交的课堂练习进行打分,学生可以通过生生互评功能相互评介、也可以对同学的讨论进行点赞,在线平台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活动完成情况和互动情况,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客观的数据支持,以便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干预。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如章节测验,作业和项目的完成情况,不仅要关注结果的正确性,还要评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参与等在线活动,评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通过阶段性展示汇报,评估思政教育方面的理解和内化程度,如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结合团队协作、沟通技巧、创新能力等非技术技能的评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2) 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旨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的学习目标。通过技术技能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对Android项目开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基础知识、编程技能、项目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过以上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能够确保“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不仅能够高效传授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过程中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 课程实施成效

本课程于2022年开始在超星教学平台初步建成,在教学平台中共发布了57个任务点,135个视频。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能够较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所提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近的一个学期数据统计,学生的平均签到率为 97%,作业完成率为97%,任务点完成率达 98%,发起15次讨论,参与率90%,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抢答、讨论等课堂互动情况也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能够持续优化代码,提交的课堂练习代码中,变量命名、字符串命名、函数命名等能够遵循编码规范,表明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掌握了Android项目开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规范意识,提升了职业素养。

4 结论

“Android项目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我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与结构,选择适合的互动式学习平台,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技术,还需要建立全面、多维的教学评价体系,以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既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后期将通过教学实践,继续探索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美珊,张宪红,薛佳楣,等.立德树人视域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4):125-127,180.

[2] 曹立群,刘德阳.计算机学科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2):115-117.

[3] 钟妮.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5):266-268.

[4] 闫艳,阚鸿,邸鹏.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改革实践[J].特产研究,2021,43(4):124-126.

[5] 冯美仙.课程思政背景下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以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2023(3):120-123.

【通联编辑:王 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