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其两端求其中,老要张狂少要稳

作者: 沈炜轩

执其两端求其中,老要张狂少要稳0

俗话说“老要张狂少要稳”,意思是老年人应该保持自信热情、敢闯敢拼、活力满满的状态,而年轻人应该多表现出沉稳踏实、不急不躁的特质。这体现了一种“执其两端求其中”的态度,既考虑到事物的两个极端,又寻求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找到中间的最佳解决方案,以达到无过无不及、不激不随的效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经历过大风大浪后,早已经习惯循规蹈矩、沉稳沉着,可抵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太稳”之后,他们便暮气沉沉、萎靡不振、抛却热忱,降低生活质量。所以,他们需要如《菜根谭》所言:“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老年人适当“张狂”,就是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积极进取的勇气,留住生命的青春活力与真性情。

另一方面,年轻人是初生牛犊,缺少岁月积淀的智慧、经验的积累,通常血气方刚、精神振奋、精力旺盛,本身就有任性而为、狂野狂热的特质。“太狂”之后,他们易桀骜不驯、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可能会因为心慌、心急、心躁、鲁莽、冲动、气盛而犯下种种错误,甚至误入歧途。如《菜根谭》所说:“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奋迅而成卤(鲁)莽,故当抑其躁心。”因而,“少要稳”就是警醒年轻人在平时要沉潜自我、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在关键时刻要冷静、沉着、理智和镇定。

由此可见,如果社会多一些活力满满的耄耋老者、稳重踏实的青葱少年,就会让我们突破年龄的局限性,让人生的天平更加不偏不倚,让社会的发展更加美好稳健。

譬如,行为“张狂”的老者,总能打破命运的限制,找回青春盛年的热情,勉励青年人奋进。苏轼在《江城子》中笑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银须白发的老者,还能保持豪情,岂不乐哉?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82岁时还保持着自信狂热的干劲,每天都在实验室待到深夜,终于自主研发出我国首款“龙芯1号”,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岂不热血哉?处于耄耋之年的黄令仪既有经验和智慧,又像年轻人一样敢拼敢闯、敢想敢做,将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芯片事业。

又如,个性“沉稳”的年轻人,总能不急不躁、步履从容地解决问题,行稳致远。司马光幼时临大事有静气,镇定自若地砸缸救友,后来,也是保持稳重的性格,要修正王安石过于激进、偏颇的做法。曾国藩年轻时心态稳如磐石,哪怕仕途不顺、生活窘迫,还是坚持一心一意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最终成为千古名臣。凝眸当下,钟芳蓉亦是沉稳大气的青年,在众人的质疑中,笃定地选择自己热爱的考古专业,并在毕业后心归敦煌,甘坐冷板凳。

总之,执其两端求其中,老要张狂少要稳。“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勇于尝试和创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年轻人要保持冷静、理智、沉稳、淡定,方能成大器。

上一篇: 厚积而薄发
下一篇: 江南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