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作者: 杨协华

我们姐妹几个相约,星期天上午去惠济河看看,说好九点钟准时在我家楼下聚齐。

姐妹们都很守时,她们如约而至。老伴儿开着车,我们一行五人出发了。车开得很慢,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惠济河南岸。老伴儿把车停在岸边小公路的旁边,我们便下了车。

周日的上午,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好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莲倒挂在空中。暖阳照射着大地,嫩绿的麦苗在阳光的爱抚下,显得格外翠绿娇嫩。偶尔有微风吹过,使人感到非常惬意。虽然时值深秋,但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寒意。

惠济河很宽,是涡河的最大支流。清清的河水吐着细浪,流经太清宫汇入涡河。我们只能在绿化带的外围河坡走走看看。我们便顺着河岸往河坡走。河半坡长满了密密的洋槐树、椿树、楝树等。最惹人眼的是那些野枸杞,一簇簇鲜红鲜红地挂满枝头,像一串串红玛瑙一样晶莹剔透。她们站在枝头,随风摇曳,宛如一个个红衣少女在随风起舞。我怔怔地看着出神,自言自语道:“没想到这荒滩河坡也有这般美丽的风景。”姐姐的声音传来:“协华,快看那个地方。”我顺着姐姐手指的方向看去,在不远处的小槐树林子边,露出了星星点点的金黄。瞬间,我的眼眸亮了起来,激动地喊着:“野菊花!野菊花!”在这百花凋零的深秋,在这荒滩河坡,她们如同天使一样美丽可爱。我不顾腿疼行动不便,扶着小树一步步向着那几小片野菊花走去。近了,我看清楚了,我数着“一、二、三、四”,共四小片。她们分布在一片杂树林中,落叶和枯草包裹着她们的身躯。也许,她们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才摇落头上的枯叶,露出了小小的金黄花朵。我挪动脚步,试图把她们身上的枯叶扒开,但因小树长得太稠,我弯不下身子。姐姐给我找来了一根长树枝,我接过来拿在手里,努力地向前斜探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拨动着她们身上的枯草绿叶,唯恐伤着花枝花朵。不一会儿工夫,她们的身姿便显露出来。随之一股淡淡的清香飘来,她们那可爱的小脸蛋儿朝着我微笑点头,好像在说:“谢谢!谢谢!”这些细茎虽纤柔却亭亭而立,高低错落间自成韵律。但见白瓣环抱黄蕊,黄瓣又护着白心,秋风掠过时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野菊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她不择土壤,荒山野岭的乱石堆,荆棘丛,荒滩河坡都是她生长的地方。也许,她生来就被人抛弃,从没人注意过她,更没有人为她施肥,浇水照顾她。但她却安守净土,生根发芽,自由自在地生长着。春暖花开,她默默地闻着百花的馨香,却从不走出自己生长的地方。夏天繁茂酷热,她躲在荆棘丛中,经受着大地的考验。也许是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白天日晒,夜晚月露的原因,她吸取了天地之精华。虽然她身姿矮小,但枝繁叶茂;她神采奕奕,昂首挺胸,迎霜开放。那小小的黄色花朵也开得轰轰烈烈,分外讨人喜爱,给寂寞的荒河沟带来了生机;那一缕淡雅的清香,陶醉了不起眼的荒滩河坡。

野菊花没有人工培植的菊花那样绚丽多姿,没有牡丹花的娇艳迷人,没有月季花的鲜艳娇嫩,没有荷花的圣洁高雅,但她那端庄秀丽的身姿,艳而不俗的小小花朵,特别可爱。她用自己的生命去装扮山野,点缀枯草连天的荒滩河坡。

野菊花从不羡慕文人骚客对东篱的赞美,她就是一朵普通的野菊花。野菊花虽不绚丽多彩,却有着一种朴素的美。

《庄子》有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至圣先贤也认为朴素是极致的美!如白莲一般静静地立于水中,不染一丝纤尘,素雅而高贵,胜过万千姹紫嫣红,因此说“淡极始知花更艳”,野菊花就具有这样一种朴素的美。

我喜欢野菊花,喜欢她的坚强,喜欢她的朴实,喜欢她甘守寂寞、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