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不妨大做

作者: 仇士鹏

世人不喜欢小题大做,把它和没事找事、庸人自扰画等号。但有时候,小题不妨大做,因为那背后也许就藏着举足轻重。

小题大做是处世的“警戒灯”。梅兰芳曾在表演《凤还巢》时忘词,用几个动作遮掩了过去。观众和演员都认为那是他巧妙的设计,他却在下台后主动挑破误会并道歉。他说:“对小错误的放纵就是对自己人格的放纵,最终必酿成大祸。”松懈是一条射线,只要有了起点,就没有终点。它会使人们温水煮青蛙般降低自我要求,把不平凡磨成平凡,乃至平庸。小题不大做,大败不小来。

小题大做是卓越的“金钥匙”。水烧到九十九摄氏度都还是温水,再加一摄氏度方为开水。大功告成前的最后一步,也许就是一道小题的突破。“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那只从《核舟记》里漂荡出的小舟,载着一代代小题大做的工匠,一厘厘地驶向芥子中的须弥。

小题大做还是灵感的“引雷针”。斐塞司通过观看一只猫在太阳下睡懒觉发现了日光疗法,魏格纳通过看地图得出了板块漂移学说。同样,取代纽扣的拉链、卫生洁净的抽水马桶、牢固有力的詹式车钩,以及牵来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和给物理学插上翅膀的万有引力定律,都是在日常生活的小切口上开出的智慧之花。

小题大做更是成功的“罗盘仪”。小题意味着它容易被忽略,也意味着竞争小。《废品生活》的主人公是一群拾荒者,从事的是世人眼中与脏臭、潦倒画等号的工作,却从中翻出了千钟粟和黄金屋。转卖捡漏,加工回用、变废为宝,上门打扫,代做饭……三百六十行外,更多的行业从小题中不断涌现,更多的状元也在春风里不断地马蹄疾。地面上某个不起眼的泉眼,也许就连通着地下更充沛广阔的水系。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有时候,小题大做也是因为大题很难直接大做。杨振宁在新竹论学时回忆道,在他念书时,有位教授曾说,如果只做大题,成功的概率往往很小,但经常做小题,则会抽丝剥茧般掌握做大题的精髓,最后融会贯通,反而能解决曾经望而却步的大题。几十年后,杨振宁仍觉得他言之有理。大题之大,意味着它必是难啃的硬骨头,直接上手就像陨石撞泰山一般,而小题作为大题掉落的碎石块,不仅能让人走出从无到有的关键一步,建立起信心,而且能让人快速捕捉、提炼出规律。

小与大,某种意义上正是量变与质变的代名词,只要积累得足够多,小必然会成为大。著名的环大西洋号海难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每个人都只错了一点点。或是私自买了个台灯,或是离开房间时没有随手关灯,或是安全检查时只走了个流程,或是该值班的时候人却不在其位……每个人犯的错都看似无关痛痒,但当它们累加起来,却引发了一场吞噬整条海轮的大火。其实,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错误被小题大做,都有可能掐断因果链的发展,减轻伤亡或是阻止悲剧。但失控的小题终究滚雪球般成了大题,偶然成了必然。

人生不也是如此?那些可有可无、只供一笑的小题,往往是隐藏着的命运的十字路口。只有把小题大做了,才能把人生这道大题小做,日后蓦然回首时,在那一个个组成过去的小题中,你看见的将不再是魔鬼,而是天使。

上一篇:
下一篇: 秦山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