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

作者: 解良

率大军攻打乌拉前,汗来到南城墙外一个院落看望退位的原配纳扎青。汗说:“你还记得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三天三夜’的故事吧?”

“记得。”纳扎青十九岁嫁给汗,辅佐丈夫成就了一番事业后,她便卸下重担,不再做大福晋,独居城南墙外一隅,过起了粗茶淡饭的日子。与汗同枕共眠的岁月,她听汗讲过许多神话故事,都和“三天三夜”有关:突忽烈玛发将崩裂的大山补了三天三夜,抓罗妈妈和鹿王爬了三天三夜才到达山顶,乌龙和必拉与群妖恶战了三天三夜才取胜。“三,天、地、人之道。兵以三军为制,政以三令为节,年以三月为季。”汗说“三天三夜”的“夜”充满变数。白昼有太阳,天地光明。夜晚虽有星月,但被黑暗笼罩的大地上随时都有可能跳出来妖魔鬼怪。她听过的那些“三天三夜”的故事无不饱含艰辛与险恶。

汗略有所思,说:“我这次出征乌拉,恐有不测。我托你做一件事。”

纳扎青心跳加速,问道:“什么事?”

汗说:“乌拉城四面环水,古人云,‘以水为害而攻土,土胜水’。你数着日子,我出征半个月后,你带上二十几个家仆夜间往城墙根堆土,土上加土。月出开工,鸡鸣收工,连堆三个晚上就行了。记住,照我说的去做,不要惊动城里的人。”

夜里,纳扎青进了一次城,发现汗此次出征未带长子褚英,一颗心当即分成两半,一半替丈夫担忧,一半为长子犯愁。她与汗一共生了三个子女,长女东果的丈夫现为汗的手下大臣,长子褚英与次子代善则是汗的左膀右臂,褚英更是常常代汗执掌国政。近几个月,汗却冷落了褚英,父子生隙。起因是四大贝勒和五大臣联合起来状告褚英,说他心胸狭隘,背着汗削夺弟弟们的财富和权力,还口出狂言,称继位后将如何如何。汗将状纸拿给褚英看,告知他可以为自己申辩,但要把理由写出来。褚英执拗不写,负气而去。作为母亲,她看到女婿和次子均在状告褚英之列,急三火四地去劝褚英,让他检讨、思过,与汗和好如初。褚英却似着魔中邪,驴脾气不改,要一条道走到黑。她劝不了褚英,黯然离去。

回到南城墙外的小院,纳扎青不知汗此去乌拉战况如何,也不知褚英窝在宅中做什么,因此寝食难安。在汗出征后的第十四天夜里,她心绪不宁,又进了一次城。褚英的家在内城东侧,她不知不觉走到了褚英的宅院前,发现院内隐隐有火光。

这时,从宅院门内跑出来两个孩子,是富其克和尼堪。

纳扎青小声喊:“富其克、尼堪,你们过来。”

孙子、孙女听到祖母的呼唤,朝她跑了过来。

“家中在烧什么?”

“阿玛和家丁在烧小纸人儿。”说完,两个孩子将一张捡来的纸人递给祖母看。

纳扎青接过纸人,借着月光一看,纸人剪得酷似汗,上面写着咒语。纳扎青心里咯噔一下,长子竟在宅内焚表告天,诅咒出征的汗。她将纸人还给孙子,急忙朝城外走去。

出城时,城门卫兵告诉她,从明日起,没有阿尔哈图图门(褚英的爵号)的手令,任何人不许进出。回到家中,纳扎青将家仆全都召集到一起,要大家准备好土篮和抬筐,明晚和她一起去南山坡背土,连背三个晚上。“不要问为什么,跟着我做就是了。”

纳扎青的宅院距南城墙仅几丈远。城依山而建,南城墙连着南山坡,比北面的城墙要矮一些。从汗出征的第十五个夜晚开始,纳扎青带领家仆用土篮、抬筐从南山坡背土往城墙根下堆,土上加土。连续背了三个晚上,城墙下出现一条土坡,与城墙相连。

鸡鸣后,收工的纳扎青与家仆回到宅内刚歇下,一队士兵杀到城南,踏着纳扎青家后面的土坡登上了城墙。不久,四座城门被打开,汗率大军凯旋入城。随后,征尘未洗的汗来到城南见纳扎青,对她说:“我的先遣旗兵抵达城门时天尚未破晓,我让他们谎称战败,结果守城的士兵不开城门。多亏你垒起这道土坡,避免了我们父子兵戎相见。”

纳扎青为汗凯旋庆幸,又为褚英的所作所为难过。汗又给她讲了一个和“三天三夜”有关的故事:秦孝文王继位三天,第三天夜里喝下太子子楚进献的美酒后猝死。故事的弦外之音令纳扎青心碎,似从河岸的柳叶间漏下的几片月光,在河面上波荡,捞不上来,也沉不下去。她哽咽道:“太子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我无意包庇他,看他的造化吧!”

汗将老妻揽在怀里,两人相拥而泣。

上一篇: 信息互惠
下一篇: 老顾的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