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箭穿心
作者: 冷鬼一
李小重扑通一声跳进河里,狼狈如落水之犬,心中不禁生出万般感慨,他想起行里的一句话:“一失手而成千古恨。”
李小重向河的南岸游,南岸的人用砖头、石子砸他;李小重向北岸游,北岸人的做法与南岸如出一辙。东边有桥,西边不远处也有座桥,李小重东游西抓往桥边游,可每座桥上都架着几挺“机关枪”,飞下的“子弹”更是密如雨注。李小重长长的头发胡乱地垂在脸上,头上、脸上的几处伤口不停地流血。他精疲力竭,几次沉入河中,但求生的欲望又让他浮出水面。岸上的人乱哄哄的,他们疾恶如仇、同仇敌忾。他们的愤怒声、辱骂声,乃至嬉笑声到处滚动,把整个大河都滚满了,满得李小重快窒息了。就在李小重觉得自己毫无生还可能的时候,桥上有位老人说话了:“小偷自然可恨,可犯的也不是死罪,大家就放他一条生路吧,说不定他从此以后就能重新做人呢。”桥上的、岸两边的人听了大都点头附和。
但凡小偷皆眼耳灵活,李小重在挣扎中早已注意到那位老人,老人的声音像从空中伸出的上帝之手,一下子拽住濒临绝境的他。李小重把老人的容貌深深地刻进了脑海里。
李小重绝处逢生,一路丢魂落魄而去。
回到家中后,李小重一直惦念救他的老人,待皮肉之伤痊愈,他又人模狗样地在集镇上东游西荡,一方面是想过过手瘾,另一方面是寻找老人。也就是说,李小重逃出生天后,并没有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且说这个老人。老人是位退休的民办教师,大名高建国,住在集镇附近的一个村庄,儿女均已成家、另立门户去了。他和老伴儿感情甚笃,乐而悠哉地安度晚年。高老师是个热心肠,虽收入不高,但乐善好施,很受周边村民的敬重。那天能救李小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有不少人听说过甚至认识他。
李小重在街上游荡到第四天上午,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了自己的恩人高建国。当时,高老师推着自行车,背着一个劣质的人造革包,采购了一些生活用品,正准备返程,一直跟在后面的李小重走上前,赔着笑脸说:“表叔,您老好,您老赶集了?”
二
高老师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不认识,但人家以礼相待,自然得以礼相回:“你也好,你也赶集呀?”再说,有些表亲能拐好几道弯,拐得让怪精明的人也不得不挠头皮。
李小重是多么机灵的人,他早已看出老人心头的问号,就说:“我小时候到过您家,后来外出打工,就没再联系您。这不,刚从深圳回来,就碰到表叔您了,好多年不见,这一见觉得好亲切。”说着,他连忙掏烟给高老师。高老师不抽烟,李小重便把烟放进自己的嘴里,“要不,叔,我们爷儿俩到前面那个酒馆里喝两盅,好好叙叙。我过段时间就要离开,不知道哪年哪月能再见到叔……”
盛情难却,高老师便与“表侄”一块儿来到了酒馆。
李小重点了六个菜,并要了酒馆内最好的酒。高老师怪他太浪费,他笑着说:“咱爷儿俩难得见上一面,就放开了喝,尽情地吃。”
其间,高老师几次想问这“表侄”家住何方,父母何人,都被李小重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李小重殷勤地夹菜,谦恭地敬酒,高老师渐渐有了醉意。爷儿俩一直吃到日头偏西,才相互道别回家。
回家的路上,高老师心里犯起了嘀咕,寻思这是哪里的“表侄”。
他不知道。
他不知道的还有,李小重打了一辆出租车,正远远地、悄悄地跟着他。
当高老师骑着车子回到家时,李小重的车也卷着尘土,从高老师的家门口飞驰而过。
三天后的早晨,高老师还没起床,就听到老伴儿惊叫:“这,这门鼻子上怎么挂着两条鱼?”
高老师连忙起床,一看竟是两条不小的鱼!
老两口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所以然。后来,老伴儿去问儿子,儿子说没送鱼,还惹得儿媳妇咕哝:“想吃鱼就直说,拐什么弯?抹什么角?”老伴儿又去问女儿,三个女儿都说没送。不明来历的东西,老两口也不敢吃。这么热的天,鱼不能放,终被高老师给扔了。
就在老两口要把“挂鱼”事件忘了的时候,门鼻子上再一次于早晨出现了几斤猪肉。老两口莫名其妙,但也不敢再去问儿女,怕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几天后,这挂肉也被高老师扔了。
三
不错,这两件事都是李小重干的。
说白了,李小重想报恩。虽然李小重是个小偷。
聪明如李小重很快就明白了,高老师为什么不敢吃自己送的鱼和肉。
待李小重再次送肉时,就附了一张字条,大意如此:孝敬您老的不是别人,是您前些日子从河里救的那个小偷,是在集镇上请您吃饭的那个“表侄”,您的救命之恩永世不忘,但又不知如何报答,这才孝敬点儿肉,请您放心享用。
谜团终于解开了,高老师心中释然了许多。中午老伴儿把肉炒了,老两口一边吃一边聊,聊着聊着,高老师的心情沉重起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若这小偷改好了还好,若改不好只怕会惹出麻烦。当了一辈子教师、做了一辈子好事的高老师想到这些,心中像压了块东西,堵得慌。
最后,高老师与老伴儿合计:晚上两人轮流值班,等着李小重再次“造访”。
第三天的下半夜,李小重来了。他贼眉鼠眼、小心翼翼,正往门鼻上挂肉时,门开了,高老师一下子出现在他面前。
两人谈了很久,李小重发誓决不偷恩人的村庄,否则,快刀剁掉双手。高老师苦口婆心地劝李小重洗心革面。李小重说会尽最大努力改过,可又说管不住自己。眼看着天色将明,李小重告辞了,茫茫夜色很快就把他吞没了。高老师站在门口,忽而想起了报案,但又不忍心,不禁长叹道:“人呀!”
后来李小重是否改过自新,高老师不得而知,李小重偶尔还给他送点儿东西,只是没有原来殷勤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流星坠涧,一晃又是几年,高老师在七十六岁时告别了人世,送葬时人山人海,哭声震天。老人在弥留之际,让儿子附耳过去,断断续续、言简意赅地叙述了李小重的事,之后心情复杂地说:“我去之后,他必来烧纸,不知他改过没有,若能见到他,你再劝劝他,切记以后不要与他交往!”说完即撒手人寰。
在老人去世的第七天夜里,坟头响起了鞭炮声。李小重在坟头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泪流满面,当夜就远走他乡了。
四
若干年后,李小重仍恶习难改,却是有选择地出手,主要瞄着那些他认为有钱且坏的人。
且说这天傍晚,李小重正在火车站候车室门口逡巡,忽然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在离他十步远的地方晃了晃,晕倒在地。李小重爱凑热闹,就疾步上前,看着这个还算清爽的男孩,竟鬼使神差地蹲下身子,把男孩抱了起来,挤出人群,叫了一辆出租车,绝尘而去。
“好人呀!”有人感叹。这是生平第一次有人这样赞美他,只可惜李小重没有听见,若是听见,说不定会被激励着重新做人。
回到住处,李小重给男孩喝了些糖水,又弄了些吃的,男孩的精神大有好转。男孩千恩万谢救命之恩,就差扑通一跪了。李小重小人得志似的摆摆手,接着一个邪恶的想法涌上心头:他要收这个男孩为徒。
李小重仔细问了男孩的姓名、籍贯。出门在外,男孩多留了一个心眼儿,就编了一个名字——李空空,又隐瞒了真实的家乡,至于学历倒是真的,初中毕业不到三个月,出来找工作,工作没找到,钱却花了个精光。今天本想随着人群混进火车回家,不承想低血糖犯了,晕了过去。
李小重听了很满意,说:“我叫李小重,你叫李空空,都是一个祖先,你就叫我叔叔吧。”
李空空立马就叫:“叔叔好。”
李小重脸上堆满了笑,说:“你先在这儿玩两天,回头我给你找份工作。”
真是想瞌睡送来一只枕头,李空空做梦也没有想到天上会掉下来馅饼,高兴得恨不得喊李小重爸爸。
这两天,李小重给李空空好吃好喝,带他东游西耍,好不开心,末了摊牌:“你初中毕业想找份舒适又挣钱的活儿,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只有卖苦力,一身汗一身泥地卖,到头来工头还要扣你的钱甚至不给你钱,你要钱要得人家烦了还可能要来一顿揍。你想混个人模狗样,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孙猴子捞月亮、老母猪撵风筝,白日做梦……”一席话把李空空说得愁云惨淡:“那怎么办?”
李小重回:“你给我当徒弟。”
李空空喜出望外:“叔叔是做什么工作的?”
李小重点了一根烟,说:“干我这行最轻松、最方便;干了我这行,国家银行就等于是给咱开的,要什么有什么,什么都能吃什么都能玩。”
李空空好奇地眨着眼睛,羡慕的神色暴露无遗,生怕到手的东西被抢走似的:“叔叔,我给你当徒弟,我给你当徒弟。”说着,就扑通一跪,低头便磕。
李小重也不拦他,任他磕足了仨头才让他起来。
李小重说:“决不反悔?”
李空空天真地说:“决不,永远不!”
“发誓!”
“若是反悔,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地!”
李小重忽然啪地拍了一下桌子,伸出两个被烟熏得发黄的手指头摇了摇,神情肃然地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五
李空空明白了,却低下头。
李小重已考虑到这一情况,便又摇起了舌头:“这可是你答应好了的,决不反悔。再说,你不干这个能干什么?!吃一辈子苦,受一辈子累,混一身子泥巴吗?”又说,“跟着我学艺,干两年弄个三五十万元,甚至二三百万元都有可能,到时再金盆洗手,回到家乡开个小公司,红红火火地过一辈子,那才潇洒,那才算没白来这世上一趟!”
他的话还真有力量,像上帝之手一样把李空空的头抬了起来。
李小重如蒸馍一般掌握着火候:“我们要偷就偷那些又富又坏的人,他们的钱来路本来就不正。偷他们的钱不叫偷,叫劫富济贫,叫替天行道!有人说我们走的是歪门邪道,不对,我们走的是义道。走自己的道,让别人说去吧!”这一把火烤得李空空热血沸腾,彻底缴械投降:“好,那就劫富济贫走义道,让别人说去吧!”
从此,李空空就跟着李小重学艺,他祈求快快学成手艺,早日金盆洗手,带个五十万甚至两百万元回家扬眉吐气。李小重却想,你小子,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又想且不管这些,手艺有了传人,自己也有了伴儿,说不定日后徒儿还能为自己养老送终。
一个月后,李空空通过了师父的考试,开始“下山”单独行动。他出手迅速,收网利索,几个大款、阔妇的钱轻而易举地转移到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师徒俩去玩去逛,去吃去喝。
从此,挣钱的渠道与人间的快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设计的蓝图似乎正面带微笑款款向自己走来,有时,李空空还激动地高喊:“劫富济贫,让富人痛苦去吧,让我们穷人快活起来!”
可这“快活”是多么不正常,总让人觉得不那么放心。李空空单独行动的第三个月,“现实”与“蓝图”的差距出来了。
李空空失手了,这次他瞄错了目标。薄暮时分,他偷的竟是几个人模狗样、看上去很有钱的小痞子,这些兽性充满了每一个毛孔的小痞子哪里容得下李空空……
当李小重赶到现场时,小痞子已扬长而去,李空空奄奄一息。
李小重骂天骂地,可又有什么用,还是旁人提醒他赶紧送李空空去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摇了摇头,面无表情地说:“抬回去吧。”
李小重心想:“我抬回去?我抬哪儿去?”李小重抓头发,挠头皮,人蔫得像霜打的茄子。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在那里骂,骂着骂着就把夜色骂到了病房。眼看着李空空支撑不住了,李小重忽然目光一闪,心中有了主意,他咬着牙想:“他是谁?我是谁?不如趁早开溜!”就在他暗暗地下了决心后,他的手忽然被另一只手攥住了,那只手一下子就把李小重脊梁骨里的冷汗攥了出来,李小重心想这定是回光返照。
李空空的嘴动了动,艰难地断断续续地说道:“李、叔、叔,我、要、回、家,我、我原来说的、是假的,我不叫、李空空,我叫高、格。我家住在……”李小重不听便罢,一听就罢不了了。他越听心里越毛,越听越害怕,末了,李小重喘着气问:“你爷爷叫什么名字?”
李空空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惊天动地的字:“高——建——国!”之后,头一歪,就彻底告别了他十七岁的青春。
李小重一听这三个字,不禁目瞪口呆,如遭五雷轰顶,万箭穿心,过了好久才缓过气来,仰天冲出一句:“高老师,我对不起您呀!”声音炸地而起,他像受伤的野狼,目光凄厉地射向窗外的夜空,之后,泪水排山倒海般从李小重的双眸中喷射而出。
李小重顿觉身心疲惫,万念俱灰。
李小重第一次感到累了,彻底地累了。
李小重花高价租了一辆车,连夜把高格的尸体运回家乡,扒破十指,把高格的尸体埋在了高老师的坟旁。然后,在高老师坟旁重重地磕了三个头,血流满地。
天明时,早起的人惊恐地发现:桥下河里漂着一具尸体……
这事自然惊动了公安,公安干警通过调查,厘清了前因后果,惩治了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