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驿河头(外二章)
作者: 小书霅溪有声,如一位沉静的陈述者,陈述着馆驿河头千年的文章。有杜牧的一章,亦有苏东坡的一章。
时间的流水潜行许久,终和我们相见,当我们聆听,它便从浅睡中醒来。
让交错的往昔和当下之情,从时间的景深里朦胧浮现。用丰富的人文万象将我们沁润,引领今人通往心灵的开阔之处。
走在青石板街道上,脚下踏出的足音仍疑似历史的跫音。历史从未寂灭,它只是变换了形制,成为古街的气韵,流转于行人的周身。
杜牧的才情,抑或苏东坡的豁然,笔墨的情致已穿越时空,释放理性的哲思抑或感性的呼吸,一个回神,就在霅溪的水面凝结,起伏。
深秋的银杏叶被阳光的热力镀上了黄金,离开母体时亦是清醒成熟之时,它们在空中旋出几个优美的空翻,从容投入霅溪清冽的静脉,亦如历史的投影,从容俯身,溶于远去的水流。
历史和现在共同构筑了当下。
当游客向霅溪投出长久注视的目光,以汲取历史的影像,我也会伫立其中,松开紧绷的身形,等待新的时代赋予它新的解读。
太湖福祉
因为对美的臣服,水,变得无限。水的有疆成为无疆。
破晓之时,金乌初升,太湖被神祇唤醒。
太湖!天空最完美的对应,女神的呼吸点燃身边的云朵,雾就生出来了。她舒缓的气息均匀地涂抹在湖面上,朦胧温柔的摩挲,延宕如福祉被平均后的余数。
在这自然的伟力搭建的多边舞台上,旅人用目光在它的湖面上放牧鸥鸟,云影和太湖鱼族在水中舞蹈,微光提纯了它的蔚蓝,蔚然之气便向天空敞开。
太湖,这古老凉爽的欢愉,波光感性地演奏尘世的情感,译介平静表情的微澜,风便把它托举到澄明。
太湖,最美的一面魔镜,释放美的井然,用永恒的浩渺向人类致意。
湖岸线的锁链扣连着人世之岸,渔民的网是梦的织锦,在抒情中献映闪耀的时刻。
太湖,畅饮天宇的气息,用以更新它的生命美学,分享着它纯净不竭的外延。
小西街幽情默语
阴天,散射光似有若无,如麻醉剂般,晕染着小西街窄巷转角处一丛盛开的月季。
月季的鲜艳在这散射光里倔强地燃烧,似一抹不甘沉寂的亮色,于幽暗中独自妖娆。
街巷抒情,蜿蜒曲折,牵引着古宅,步步深入那岁月沉淀的幽谧。青石板路,每一块都承载着往昔的足音。此刻,却在阴天的怀抱里,将喧嚣敛藏,只留下古宅与街巷的私语。
一只小橘猫,静伏于灰暗的民居玻璃窗后。
它凝固的身姿,仿若博物馆中陈列的雕像,肃穆而神秘。它未启动它的唇,它用眼睛开口说话。它凝视着老街,那流动的风景犹如梦幻的长卷,它用目光诉说着心流,或许是关于清晨那缕阳光的温柔抚摸,或是昨夜檐下令人悸动的小小邂逅。
在它身后,家的琐碎与温馨交织。孩童的嬉闹声,撞破寂静;厨房飘出的饭菜香,悠悠萦绕,集聚着家的暖意。那一道玻璃窗,将它的世界一分为二,似睡眠与现实的楚河汉界,又仿若观者与客体的对望。
小橘猫熟悉小西街的一切,熟悉那光线在尘埃中穿梭交织而成的丁达尔效应,如何在平常的午后与黄昏,勾勒出如梦如幻的轮廓。
它亦熟悉人这种复杂的生物,如何怀揣着好奇与渴望,从现实的此岸,向梦境的彼岸窥探。他们在老街的光影里徘徊,试图捕捉岁月的痕迹,却不知,自己亦成为这老街画卷中的一抹。
它就那样静静地凝视着,见证着老街的日夜更迭,人来人往。时间在它的眼睛里拉伸,延展为无尽的温柔与宽容。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它守望着自己的孤独与安宁,亦守望着小西街的古朴与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