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凝视的风景(组章)

作者: 林进挺

凤 河

今夜,凤河之名悄然潜入我梦境,带着一抹湿润与温柔,幽然浮现。

那段属于凤河的古老历史,虽已远去,却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了永恒的记忆。

凤河晚渡,一叶扁舟悠然荡漾在河中,一支竹篙轻轻划破水面,河畔边,佳人静候,仿佛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卷。

水鸟与凤河为伴,它们或低飞或高歌,成为了凤河最忠实的知音。凤河的喜怒哀乐,都藏在那轻轻摇曳的波纹中,只有水鸟能真正领悟。

读懂凤河,也便读懂了那些悠扬清越的鸟鸣,它们共同谱写着大自然的和谐乐章。

有情人纷至沓来,为凤河增添了几分热闹与喧嚣,男女老少,欢声笑语,步履匆匆,流连忘返。

快门定格了那些美好的瞬间,将风景与人生永远镌刻在时光里,凤河的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凤河依旧保持着那份静谧与神秘,宛如初见时那般清澈纯净、令人沉醉。

凤河,在无尽的遥想中悄然流经我的世界,成为了汕尾的风景线,更承载了我灵魂的栖息。

红锥林

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踏实生长,百年红锥,巍然挺立,汇聚成壮阔林海,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成为向往之地。

近千年前的传说,诉说着南宋时期陈氏从中原迁居的历程,他们带来了红锥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百姓的需求,成为红锥林繁茂不息的理由。

枯藤缠绕,流水潺潺,奇石嶙峋。然而这些美景,皆不及红锥的朴实与宽容。

挺拔的树干,撑起一片阴凉而透光的世界,奇花异果相互掩映,鸟雀欢歌其中,生机盎然。

南万红锥林啊,愿你得到善良的客家人的悉心保护,让这份自然之美,得以永恒延续。

麒麟山

麒麟山巍然矗立,守望着大海的辽阔无垠,耳畔是海浪的低吟浅唱,日夜不息。

或许在它的内心深处,也怀揣着对远方的热切向往,对那片蔚蓝色的海域,有着深深的眷恋与爱恋。

然而,它终究是一座山,千百年来坚定地伫立在海边,如同一道高大伟岸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

蔚蓝的大海以其无尽的母性力量,温柔地包容着麒麟山的孤独与喧嚣,仿佛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和谐。

麒麟,这个充满神秘与祥瑞的名字,既是这方世界对麒麟山的憧憬与赞美,也是大地赋予它的神圣命名。

关于麒麟山的传说与现实故事,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神秘莫测的画卷,让人们对这座山峰充满了敬畏与向往。

从此,山与海之间,便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它们互相守护着彼此的世界,共同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

麒麟山与大海,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黎明洞

夜幕低垂,万籁俱寂,静坐于洞中,面容安详。

心中自有一片宁静的天地,仿佛隐身于南海之滨的幽邃角落。

石门之上,对联依旧镌刻清晰:“德仰泰山千古在;名留石洞万年芳”,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传承。

北门横额之上,“阃外光华”四字熠熠生辉,承载着先贤的寄托与悲愤,仿佛历史的回音在耳畔久久回响。

我伸出双手,迎接每一道晨昏交替时的金色光芒,那是希望的象征,是未来的召唤。

《迁图说》中的言辞慷慨激昂,爱国为民的主张掷地有声,穿越时空的隧道,至今仍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不息。

南海之南,人民依然口耳相传着那隐士的传奇故事,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成为永恒的精神财富。

黎明洞,不仅是一处静谧的所在,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