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的“三把火”
作者: 刘志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抓住时机,讲究策略,找准切入点,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总结过去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用好以下“三把火”,有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学生迷茫“点把火”
初中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叛逆的心理常常让他们感到迷茫,进而浮躁,甚至犯错。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及时为他们“点把火”,即做好正面引导,指点迷津。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因为父母闹矛盾,不知如何是好,常以喝酒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在一个周末返校时,他喝酒后来上自习,我把他带到自己的宿舍,准备狠狠地训他一顿。但当他向我敞开心扉并哭诉自己的无奈后,我大为震撼,随即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没有训斥这位学生,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家庭的和睦自己也有责任,如果采用喝酒等消极行为来对待,只会给家庭和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我还直言不讳地告诉这位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样的家庭问题。这位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承认了错误,转变了态度,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积极。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学生并非要存心喝酒,他是在迷茫、焦躁、无助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他的迷茫已经使他犯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再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适得其反。这时,班主任应该做的是去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为他们迷失的心“点把火”,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二、关键时刻“添把火”
处在人生第二起跑线的初中生,没有一个是自甘落后的,他们都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天性,捕捉给他们“添把火”的有利时机,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1.开学之际“添把火”。新学期刚开始,不少学生的心还没有真正收回到学习上,但每一个学生此时都会有一种新感受,加上自尊心的驱使,他们总会暗暗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此时,班主任一定要上好开学第一课,及时激励、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衷心表达对学生的信任以及美好祝愿。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干劲十足,信心百倍。
2.考试之后“添把火”。考试对学生而言,总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每次考试后,不管结果如何,班主任都要带领学生分析得失,多找找学生的进步之处,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历久弥坚。
3.活动之际“添把火”。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学生都想展示自己,为班级争光。班主任在学生参加各项活动之际给予加油鼓劲,能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的状态得以持续提升并付诸行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4.闪光之处“添把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生动、形象、具体,是活的教科书,对学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值得称道的一面,当发现学生的某一闪光点时,班主任可及时给予表扬,将其树为典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榜样教育法。我所带班级有一个学生,很多同学都认为他是个“调皮捣蛋鬼”。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班里一名同学因为生病而在教室里吐了一地,当时很多同学都捂着鼻子,是这位大家都认为“调皮捣蛋”的同学主动清理了那些呕吐物。目睹了他的这一举动,我很感动,随即停下课来,表扬了这位学生。经历了这件事,同学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都说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这位学生因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而改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班主任在学生闪光时采用榜样示范教育法,目的就是利用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犯错“压把火”
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初中学生,犯错是常有的事。当学生犯错摆在班主任面前时,该怎样做呢?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严肃的批评甚至训斥的教育方式,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助长了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班主任能在这个时候“压把火”,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讲究方式方法,以宽容之心去引导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侧面迂回法。处理学生违纪行为,摒弃动辄训斥的方式,而采取侧面迁回法,其效果有时会更好。有一次,班里学生悄悄告诉我,本班XX同学偷了别人的校园卡。接到学生报告后,我在上课时用平静的语气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好习惯会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终身受益。今天,XX同学的校园卡不小心丢了,如果哪一位同学捡到了,不妨还给他一下,如果觉得不方便,请放回原处就行了。”下午放学后,丢失校园卡的学生告诉我,他的卡在书桌里找到了。而做错事的那个学生也悄悄找到我主动承认了错误,并请我为他保密。这样含蓄委婉的引导,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沉默应对法。违纪的学生往往是聪明伶俐而又调皮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和说理,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班主任能灵活多变,学会冷处理,善于利用眼神、动作或表情处理违纪行为,这样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对立情绪,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反省,就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3.台阶宽容法。面对做了错事的学生,从教育和帮助的角度出发,班主任给他们一个台阶,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去改正错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一次放学后,班里的劳动委员指着正在走廊上玩耍的XX同学向我报告:“老师,今天我通知他扫地,他不去,竟在这里玩。”我看了一眼不去扫地的同学,对劳动委员说:“对了,他刚刚为班里卖废旧品去了,正要去扫地呢。”其实,这个学生根本没去卖废旧品,只是其他学生去卖时,他看见了。聪明的XX同学见老师没有批评他,还给了他一个台阶下,马上说:“老师,废旧品卖好了,我扫地去了。”这样的教育方法,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的“三把火”,实际上是教育学生的策略,是心与心交融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倘若能很好地理解并灵活运用“三把火”,教育的实效性将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