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希庆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全民阅读时代。阅读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而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单元整合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展开讨论,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希望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单元整合 小学语文 大单元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5.001
阅读能够阔展视野,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少教师也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开始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载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做好大单元阅读内容的整合工作,学生阅读的内容和材料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形成单元整合思想,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工作,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阅读内容的整合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教材内容在上下册或者前后不同章节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单元整合,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工作,重新梳理知识,将其中具有相同点或者相似点的篇章进行整合,这样的大单元阅读内容将会变得更加体系化和系统化。
2.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并且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新时期,教师立足单元整合,积极开展大单元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梳理系统化的知识,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能够让学生迅速掌握同一种类型题材材料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也会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激发学生的阅读乐趣,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3.有助于创新阅读教学形式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新的阅读教学形式,比如加强对大单元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教学形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丰富阅读教学手段,赋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新的生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关注,让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4.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单元整合下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次创新,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教师需要在原有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并将具有相同点的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十分考验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对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为了顺利完成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工作,教师会加强学习与交流,与其他教师一起就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展开研究和分析,在这期间,小学语文教师会重新审视阅读教学工作,也会提高阅读教学能力,为促进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策略
1.遵循大单元阅读教学原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为此,在单元整合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切实保障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充分参与阅读的机会。
首先,教师要遵循指向性原则。针对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需求,科学地分析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主题,并合理安排和设计与学生发展规律相符合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其次,教师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在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与其他内容的联系,比如,可以将生字词和语法融入阅读教学,也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更需要创新。为此,在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在阅读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在大单元阅读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在教学评价上进行创新,让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遵循大单元阅读教学原则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在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设计中充分落实这些思想和规则,让学生在更加科学规范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提高阅读能力。
2.确定阅读单元主题
确定阅读单元主题能够为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也能够为教师科学地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大单元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进一步确定阅读单元主题,保障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为学生呈现了一系列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通过小小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也反映出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阅读价值。在进行本节课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明确单元主题,细化教学目标,为开展后续教学活动指明方向。首先,教师要重视对单元导语的阅读。单元导语是对单元教学内容的集中概括和提炼,也能够反映出单元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以从单元入手,分析单元导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单元主题。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该句话充分展现出了教材对神话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阅读,需要学生了解每一个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围绕着单元导语进行主题设计,并将主题设计为“遨游神话世界,感受人物精神”。其次,教师要设计教学目标。比如,在《盘古开天地》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盘古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勇于创新的精神表现在他辛勤工作,把天和地完全划分开来;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现在把天和地分开以后,怕它们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一直到死去。在《精卫填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全文阅读,让学生感受精卫填海时面对困难不放弃精神,鼓励学生要做一个勇敢、有毅力的人。最后,教师要立足单元整合,让学生在单元阅读中对比本单元中盘古、精卫、普罗米修斯、女娲等神话故事人物的形象以及不同神话故事所反映的道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单元阅读的积极性。
3.科学设计单元阅读导入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在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单元阅读导入入手,精心设计单元导入,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为学生呈现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都与自然与科学有关系。在《琥珀》一节中,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实际线索,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则为读者介绍了恐龙的发展变迁历史,《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为读者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以及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展现了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对宇航以及外太空的探索过程。在充分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以及科学的欲望。比如,在本单元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中国在考古研究、航空领域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探索成果,如在考古研究方面,考古人员近期发现了位于南京西街遗址的南朝梁代建康城的御道和南大门,为研究南京六朝古都文明提供了新实证。在航空领域,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航天员叶光富重返“天宫”的圆梦征程完美收官,成功刷新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的纪录,成为我国首位累计飞行时长超过一年的航天员。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科学家开发空间蛋白质组学技术以解析神经元蛋白质表达的空间分布特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这些方面的成就,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科学的魅力,促使学生迅速融入本单元阅读中。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此,基于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日常的工作之余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了解,掌握更多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方法,让课堂导入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组织开展大单元阅读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水平,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大单元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参与阅读的机会,并在阅读中掌握知识。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为学生呈现了一系列的童话故事,在每一个童话故事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具有较强的阅读性。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本单元题材,积极组织大单元阅读实践活动。教师将本单元“中外经典童话”与学校读书节活动相融合,紧扣“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语文要素,围绕“畅游奇妙的童话世界”这一大单元情境,设计“初识奇妙,打开想象之门”“品鉴奇妙,习得想象之法”“奇妙引路,拓展整本书阅读”“生花妙笔,编织五彩童话”四大任务,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在童话故事里品味真善美。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初读童话里的字词,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打开想象之门。需要感受情节的奇妙、语言的奇妙以及意蕴的奇妙,习得想象之法。需要推荐童话故事、品味童话人物,拓展整本书阅读思路。需要学以致用创编童话,编织多彩童话。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参与到单元内容阅读中,并加强对内容的分析,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并受到童话故事内容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促进全面发展。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教师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及时对学生的阅读问题进行纠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有新的收获。
5.实施大单元阅读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反映出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在新时期,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开展实施阅读教学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科学反馈,促使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中有所成长。
首先,教师在大单元阅读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评价中来,学生也可以采用自评以及互评的方式对阅读情况进行评价,这样能够让评价工作变得更加深入,也可以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在阅读上存在的不足。其次,教师要站在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以立足整体,从学生参与大单元阅读入手,积极采用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中的具体表现,为开展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针对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评价,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大单元阅读中有探究,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为此,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对学生是否在大单元阅读中表现出较强的探究兴趣,是否具备探究能力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并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最后,教师应该注重评价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之外,还可增加口头表达评价,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等等。也可从阅读速度、阅读深度等维度进行评价。对阅读速度快且理解到位的学生给予肯定,激励学生在不同方面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书籍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阅读是学生观察世界的途径。在新时期,我国十分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情况。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对大单元阅读教学的研究,充分意识到大单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活动等,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阅读的机会,在阅读中得到锻炼,提高阅读水平。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评价,优化阅读评价内容和方法等,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查缺补漏,切实保障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在不久的将来,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工作将会在教师的推动下朝着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会对阅读感兴趣。
参考文献:
[1] 黄柳蓉《单元整合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亚太教育》2024年第14期。
[2] 施恩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教育》2024年第18期。
[3] 宋正雪《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家长》2024年第3期。
[4] 单丽娜《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天津教育》2024年第2期。
[5] 龚芳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天津教育》2023年第6期。
[6] 苏桂霞《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2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