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李贺

内容提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也对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后教师能力提出了不同要求。传统的数学作业弊端很多,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双减”为背景,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切实落实“双减”方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为出发点,深入分析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难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策略研究

引言:“双减”政策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回归教育本质为核心目的,旨在切实减轻小学阶段学生各类作业、校外培训等负担。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得到优化,成为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减负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小学阶段数学作业安排现状分析

(1)作业量过多。老师在布置传统作业时,往往会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知识的重复巩固上,以致作业量很大。大量机械重复性作业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学生在疲惫状态下完成作业,不仅降低学习兴趣,也影响身心健康,违背“双减”政策减负要求。

(2)作业形式单一。常见的数学作业多以繁复的书面练习形式出现,且书面作业主要集中在计算、解答等,难以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实践操作和探究性作业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

(3)缺乏分层设计。老师布置作业一般采用统一的标准,忽略了不同的个体是独立的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标准。学习能力不同,在知识水平上有差距的同学做相同的作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吃力,容易产生挫败感;学有余力的同学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4)与生活联系不紧密。许多数学作业脱离生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作业意义,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这导致学生学习无主动性,也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消极影响,违背数学教育学以致用的宗旨。

二、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双减”影响下的策略

(一)控制经营时间,提高经营质量

按照“双降”政策要求,严格控制运行时间长度。低年级不安排书面作业,中年级不安排1小时以上的作业,高年级不安排1个半小时以上的作业。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精选题目,摒弃机械重复、质量不高的题目,通过对少量高品质的作业,关注作业的典型性、启发性,达到巩固知识、增强能力的目的。

(二)布置不同作业,激发学习热情

(1)书面作业创新。把有趣的元素融入到书面作业中,如设计数学故事题、数学漫画题等。以“对分数的初步了解”为例,将分数知识融会贯通地写成段分饼故事,使书面作业不再枯燥、枯燥。

(2)实践作业。布置练习作业,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认识图形”后,让学生用卡纸制作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图形特征,并通过实际操作大大提高了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3)探究性作业。对探究性作业进行设计,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在学习“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分组调查学校周边商店一周内不同饮料销售情况,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并分析销售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实施分层作业

(1)基础层作业。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巩固。如在学习“四则运算”后,基础层作业可安排简单的整数加减法、乘除法计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运算规则。

(2)提高层作业。面向中等水平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同时,适当增加难度,注重知识综合运用。如上述四则运算学习后,提高层作业可设计一些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颗目,以及简单的应用题,培养学生思辨思维。

(3)拓展层作业。以学有余力的同学为目标,集中精力在思维拓展上下功夫,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可设计一些开放且挑战性目,如数学建模问题、数学趣味竞赛题等。

(4)加强作业与生活的衔接。数学运用价值设计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后,让学生调查商场促销活动中不同商品的折扣情况,计算实际购买价格,并比较不同品牌商品性价比。通过这样的作业,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商业活动中百分数的使用方法、数学运用意识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增强等方面的知识。

三、作业评价与反馈

(1)多元化评价。个别学生有差异,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除外。教师评价注重综合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作业的正确性、书写规范等,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作业过程,归纳优点与不足,互评可以促使同学们在别人的作业中互相学习,得到启发。

(2)反馈迅速。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结果反馈,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情况能够尽快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加强。

四、结论

小学数学作业在“双减”的背景下,从作业量的管控到作业形式的丰富,再到分层作业的实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最终达到多方面优化效果。教师要在作业布置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各类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更科学的育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