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荒野保护区
作者: 于珈在亚当斯荒野保护区内,高山草甸中遍布着大块大块的石头,这些石头被称为冰川游石。远在冰川纪,这些石头随着冰川的撤退游离。柔软的草甸上夹杂着这些坚硬的石头,绿色和黄色中镶着灰白色,景观别具一格。众多的小松树,有的长在草地的泥土里,有的扎根在石缝里,有的干脆整棵生长在岩石上,根裸露在外面。远处是黑褐色的里特山脉,锯齿样的群峰林立,黑褐色中点缀着一片片白色雪原。景色越来越好,山道上许久见不到人影,我很喜欢这样一个人独享美景。我不时停下脚步,观望着,赞叹着,感恩着:荒野里每一寸都是造物的杰作,脚下每一步都是喜乐。

湖光山色
通往千岛湖的路上,条幅峰越来越占据视野。这座海拔约3943米的山峰,和海拔约4008米的里特峰,是里特山脉的两大最高峰,被称为亚当斯荒野保护区的“国王和王后”。
千岛湖名副其实,无数绿色的小岛浮在水面,每个岛大小形状不一。湖面如一个大舞台,小岛如舞台上一个个婀娜多姿的角色。条幅峰深黑色的岩峰半隐半现在乌云中。湖依着山,山托着湖,一柔一刚,一动一静,两相辉映。

六角柱是火山岩冷却后形成的,很典型的柱状玄武岩,大多数柱子呈很规则的六边形,规整得如同人造。柱子大约有15米到18米高,依山紧紧堆在一起,底下是散乱的小玄武岩,也呈六边形。

里特山脉这一带,高山中藏着大大小小许多湖泊,千岛湖是其中最大的。山中有湖,山便有了灵气。一个个湖泊,如同山中一只只闪亮的眼睛,也像镶嵌在深山里的一颗颗珠宝。翻过一个山口,或绕过一个山弯,一汪湖水迎面而来,或碧波荡漾,或浩渺深邃,让我惊喜,使我留步。


里特山脉的形成远早于内华达山脉中的那些灰白色花岗岩峰。同期的岩石大部分已经被侵蚀成碎片,由冰川和雨水冲刷到下面的山谷,里特山脉的这些山峰还矗立着,写满岁月的沧桑。岩石呈黑褐色,表面裂缝斑驳,线条锋利,如同锯齿。从里特峰到南面的尖塔群峰,这组山峰以四面峭壁著称,因而也吸引了许多爱接受挑战的登山者。缪尔就是先驱之一。

走过千岛湖,继续爬坡,途中又经过两个湖。到了坡顶,下坡约1.6千米,就到了美丽宁静的石榴石湖。金色的阳光照着条幅峰和里特峰,在湖面投下完美的金色倒影,仿佛一夜之间,天地生出了它们的孪生姐妹。我在湖边静坐良久,伸手往湖里取水,湖水温温的。高山湖果真有着母性的温和柔。从石榴石湖到雷兹草原,约21千米的路程,上路后,沿缪尔山径爬上石榴石湖东南面的一个山坡。接下来是4.8千米左右的山路,下降约335米。
艾迪萨湖值得绕道去看看,这湖正好坐落在尖塔群峰脚下。尖塔群峰,顾名思义,山峰看上去如同一组尖塔,位于里特山脉南端。在技术登山攀岩还没有在内华达山脉诞生的时候,这组岩峰曾让很多登山狂热者既望而生畏,又欲罢不能。
从艾迪萨湖回到山径,来到影子溪边,清清的溪水欢快地流过。沿着影子溪,很快就到了影子湖。又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湖水由湖岸往湖心,碎金、碧绿、深绿,荡着细细的波纹。四面环山,山上或细长的松树,或裸露的岩石,远处尖尖的岩峰,都在湖里投下倒影。最特别的是那份出世般的安宁静谧,仿佛能听得到波纹的声音和自己的心声。
走向银山口
到了雷兹草原,进入缪尔荒野保护区,我依然沿着缪尔山径走,想顺道去看看附近的六角柱。这些六角柱是火山岩冷却后形成的,很典型的柱状玄武岩,大多数柱子呈很规则的六边形,规整得如同人造。柱子大约有15米到18米高,依山紧紧堆在一起,底下是散乱的小玄武岩,也呈六边形。
离开雷兹草原,很快进入一大片烧焦的树林。走过烧焦的树林,山径缓缓上升,脚下是松松的火山浮石,踩下去轻飘飘往下陷,扬起的灰尘粘在鞋子和裤腿上。到了一条小溪边,两根木头并在一起搭成桥。过桥后,走过一片小草原,接下来,山径几上几下,才会到银山口。
山径缓缓上升,视野开阔,到了紫湖。小小的湖,高山环绕。东面的一座大岩峰刚好把太阳挡住,大半个湖面落入这座大岩峰的阴影里。山径上杳无人影,我像只自由的鸟儿,轻快地在山野里飞翔。1个小时后到了弗吉尼亚湖。跟紫湖比起来,这湖很大,在山谷间迂回辗转,一会开阔,一会曲折。湖面如镜,湖边的岩石上生长着松树,远处是光秃秃的连绵群峰,镶嵌着小小雪原。我驻足痴望,贪婪地饱餐大自然的秀色。
一小段上坡路后,山径开始之字形下坡。坡底是翠绿的图利孔草原,生长着旺盛的植被。鱼溪从草原中流过,如同一条巨大的青蛇蜿蜒在草原上。对面是银白色的分水岭,巍峨地占据半边天,缪尔山径通过其中的银山口,翻越到山脉的另一边。从这里看去,这山脉像一道不可跨越的天然屏障。




下到图利孔草原,缪尔山径沿着鱼溪继续往下。鱼溪说是溪,其实更像汹涌的河流,这里的流水声如雷贯耳,溪流中横躺着巨大的石头,溅起高高的水花,石头下形成深深的漩涡。两岸陡峭的石壁上,生长着古老的杜松。一架生锈的小铁桥架在咆哮的溪流上,我站在桥中央,有些晕眩。
过了桥,几分钟后,到了一个交叉口。缪尔山径从这里开始爬坡,要爬大约480米,到海拔3277米的银山口。山径从高大的铁杉林,到矮小的灌木丛,到趴着地皮的草甸,到光秃秃的碎石和山岩,越往上接近银山口,视野越开阔,景观越苍茫宏大,我的情绪越高涨。走到印第安女子湖时,天空乌云层层漫卷,群峰茫茫沧桑,小湖粼粼落寞。
兴冲冲到了银山口,我放下背包,站在高高的大石头上,放眼四望,天空很低,紫色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山峦,云和山相交相融,近处银白色的石峰林立。石峰下一潭潭宁静的小湖,如同要说话的眼睛。我一会挥舞着双臂,在高高的大石头原地转圈,想拥抱天空,拥抱群峰;一会静立凝望,希望把眼前的每一峰每一石每一湖每一溪刻入心底,仔细聆听着这茫茫荒原几万年亘古的故事。
沿途探索
离开银山口,下山的路很好走。一路轻快,看山,看湖,听溪声。天空的云越来越低,颜色越来越深,乌云下的高山荒野更显苍茫。山径沿着熊溪,在幽秘的黑松林里缓缓上升。一到开阔处,溪水淌过一片大石头,青色的水流撒欢似的铺展成无数跳跃的白色小水花。我脱去鞋袜,把它们系在背包外面,挽起裤腿,不慌不忙走进水里。水很凉,我倒吸了一口气,站在水里停了一下,适应了那股凉气,才慢慢开始挪步,挪到对岸,擦干脚,穿好鞋袜。
来到迷迭香草原。绿色的草原上流淌着绿色的小溪,小溪边生长着细小的铁杉,湛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松软的白云,几座灰白色的花岗岩山峰直插云霄,规整的金字塔形,如同人造。过了迷迭香草原,山径继续缓缓上升,很快就到了玛丽湖。
玛丽湖海拔约3213米,位于花岗岩峰环绕的一个盆地,盆地里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冰川游石,玛丽湖因而形状奇特,湖中遍布着花岗岩小岛。湖水微波粼粼,银光闪闪。青灰色的水,银白色的石,墨绿色的树,交错相映,望不到尽头的金字塔岩峰,蓝天上大片大片松软的白云,在其间投下斑驳的影子。缪尔山径从优胜美地的快乐岛开始,到玛丽湖,刚好整100英里(约160千米)。
塞尔顿山口离玛丽湖不到1.6千米,上升约107米。越往上,越看得清玛丽湖的全貌。从塞尔顿山口一路下坡,下山口不远处,有一个名叫心湖的小湖,其形状如心,湖水碧蓝发光,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遗落在美丽无人的高山荒野。心湖的水流出,沿着石坡流成一条欢快的小溪,蹦蹦跳跳,注入一个更大的湖。
从心湖沿着穆尔山径继续前行,经过派尤特溪,就进入帝王谷国家公园……
(责编:李玉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