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

作者: 东戎

凭借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以及燕尾槽机匣、铰接觇孔照门和拇指保险等一系列发明创新,莫斯伯格公司历经百年风雨一直长盛不衰,年销量持续保持在百万支以上,以590系列为代表的莫斯伯格霰弹枪,更是成为是当下各国军队和执法部门的重要装备。本文主角莫斯伯格.22口径军训步枪虽是二战时期的产品,在该公司数以千计的品种中只是凤毛麟角,而且相对鲜为人知,但却是对世界格局和战争结果影响深远的《租借法案》的亲身见证者,并进一步巩固了莫斯伯格公司此后军民兼顾的发展道路。

由一场“步枪危机”引出的《租借法案》

1940年6月4日下午14:23,被称为二战史上一大奇迹的“发电机行动”宣告结束。9天时间内,英国皇家海、空军克服重重困难,在大批民间船只以及恶劣天气的帮助下,将33.8万名英、法、比联军官兵从敦刻尔克撤回本土,为日后反攻保存了重要的有生力量。

对于英国来说,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将撤回的21.5万官兵以及数倍于此的新组建的本土防卫志愿军(LocalDefenceVolunteers,LDV)等辅助部队尽快武装起来,因为当时整个英伦三岛,装备齐全的整建制陆军部队只剩下加拿大第1师。假如德军趁胜登陆,遇到的很可能是一个基本上“不设防”的英国。远征军不仅将12万台各种车辆和所有重炮都扔在了欧洲大陆,轻武器也损失过半,仅在敦刻尔克就丢掉了9万多支步枪。更糟糕的是,一战结束后英国就停止了步枪的批量生产,本土根本没有足够的储备。虽然军工厂仍有足够的制造能力,但弥补缺口需要时间,实际上枪械自给的问题直到1943年才完全解决。种种因素叠加,导致英国遇到了一场严重的“步枪危机”。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0
1944年5月25日,在苏格兰的罗斯地区,英国皇家海军妇女服务队的两名成员在艾尔郡欧文市首席射击教官J. 琼斯的指导下,使用莫斯伯格42M(b)训练步枪练习射击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1
为抵御可能面临的入侵,英国临时组建了规模庞大的本土防卫志愿军,成员很多是一战时的老兵,故被称为“老爹军团”

新当选还不到1个月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向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寻求帮助,请求紧急援助包括枪械在内的武器和物资。但这并不容易,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尽管罗斯福本人支持向英、法等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援助,但1934年《约翰逊法案》和1937年版《中立法案》禁止向交战国提供信贷及运送军火,同时公众舆论对美国被卷入战争的担忧以及军方的反对也阻碍了他的计划。不过罗斯福还是通过努力,促使国会在1940年11月初通过《中立法案修订案》,将“现购自运”(以现金或黄金支付,并由非美国船只运载)条款范围扩展到武器,且购买必须通过商业第三方,变相允许英国从美国购买武器。在此之前,罗斯福已经说服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将库存的大批武器弹药宣布为“过剩物资”,为即将开始的援助作好准备。甚至敦刻尔克大撤退仍在进行之时,罗斯福就已经下令将仓库中的可用物资立即运往英国。

1940年6月3日,就在被困英军撤退完毕的同一天,马歇尔将军批准了一份援助英国的武器清单,其中包括.30-06口径斯普林菲尔德M1917步枪(英国称为P17步枪)50万支,每支售价7.5美元,此外还有刘易斯机枪38040挺及枪弹1.3亿发。6月18日,以美国钢铁出口公司为中介,双方签订了正式合同。但早在12天之前,第一批枪弹已装运起航,并于7月8日运抵英国。这批步枪均是1917~1918年间生产的,已经在仓库中存放了20多年,外表的防锈油脂已经板结。由于它们年代相对久远,且与英军步枪使用的.303口径不兼容,所以绝大部分被发放给由本土防卫志愿军改编而成的国土警卫队(HomeGuard,HG),少数用于正规军的辅助训练。为了和外观相似的.303口径P14步枪相区分,这些M1917在护手前端或枪托上被涂上醒目的红色油漆,并写有“.30”字样以提醒使用者。虽然这些武器数量不多且型号老旧,但它们是在英国最危急的关头运抵的,如果德国的“海狮行动”真的于同年9月前付诸实施,至少英国人不会因手无寸铁而立即放弃抵抗。

随后购买的步兵装备除M1917步枪外,还有勃朗宁自动步枪、刘易斯机枪,以及迫击炮和75mm野炮,其中绝大部分由战前成立的驻华盛顿英国采购委员会从美国制造商那里采买。到1941年1月中旬,总共向英国提供M1917步枪784930支,其中733710支装备国土警卫队。随后就是更受欢迎的美军现役的汤姆逊冲锋枪,早在1940年1月英国就下了第一份大订单,每支价格为225美元,到同年11月累计订购数量已达15万支,已经超出了该枪的产能。这种冲锋枪从1941年3月开始提供给国土警卫队,到1942年4月共列装43017支,这还不包括正规军中的装备数量。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2
二战重演活动中出现的M1917步枪,护手前端均涂有醒目的红色油漆

另一个为英国提供枪械的渠道,是规模不大但知名度很高的“捐赠武器运动”。该运动由1940年7月31日成立的全美保卫英国家园委员会发起,内容是号召美国民众捐献枪支,以武装每一个英国家庭。最终该委员会共收到各类枪支25343支、枪弹2042291发,其中最有用的武器是110支汤姆逊M1928冲锋枪(包括警方捐赠的40支收缴的黑枪)、少量勃朗宁自动步枪和刘易斯机枪,其余多半是1874~1910年之间生产的杂式步枪,还有各种各样的运动步枪、霰弹枪以及.22、.32、.38等口径的老式转轮手枪。这些武器1941年12月底陆续运抵英国。不过这种以独立战争精神来武装民兵的浪漫想法,并未得到英国政府的热情回应,后者表示根据海牙公约,不能大规模武装平民,目前急需的只是标准口径的军用武器,但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些个人捐赠。这些武器有新有旧,状况差异很大,运抵总数中9%的枪支存在各种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报废,有些则因口径特殊而无法使用,而英国又腾不出宝贵的人力、物力进行维修或改造。事实上,这些武器也的确很少发放给国土警卫队。“捐赠武器运动”虽然不很成功,但它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美国人开始关心英国面临的困难形势,同时它也间接促进了《租借法案》的诞生,尽管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这一运动的彻底终结。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3
这些国土警卫队成员手中的枪械,恰好覆盖了美国提供的主要种类,自左至右分别是:1 汤姆逊M1928 冲锋枪、2 M1917 步枪、3 勃朗宁自动步枪以及少见的 4 空用型刘易斯机枪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4
美国民众通过保卫英国家园委员会,向英国捐赠温彻斯特M1892/M1894 杠杆枪机式步枪

1940年底,英国再次遭遇重大危机,14个月的战争耗尽了现金和黄金储备,无法再从美国直接购买至关重要的武器弹药。11月23日,英国驻美大使洛锡安勋爵在记者招待会上坦陈,“英国已经破产”。12月初,丘吉尔在给罗斯福的私人信件中也承认,“这一刻即将来临,我们将无法再用现金支付物资和运费价款。”好在罗斯福决心继续支援英国,他于次年1月向国会提出了一项新的军事援助计划,即以“租借”而不是“出售”的方式来向英国和其他正在抵抗纳粹侵略的国家提供战争物资。罗斯福将该计划比作借给邻居一根水管,让后者能够扑灭正在发生的火灾,然后再完好无损地还回来,如果水管损坏了,“那就换一条新的”。罗斯福及其国会盟友克服了重重困难,积极为这项新计划争取立法支持,通过2个多月的激烈辩论,终于使《租借法案》在1941年3月8日通过参议院投票,3月11日签署成为法律。从4月开始,通过新成立的租借管理署,包括轻武器在内的大批物资开始源源不断从美国各大港口装船运往英国。在接下来几个月里,罗斯福又根据法案授权,陆续将更多的国家列入受援国名单。《租借法案》自此成为战争期间美国向盟国供应武器、物资的主要模式,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丘吉尔曾称其为二战的“第三个转折点”。

历史给了莫斯伯格一个“风口”

在《租借法案》刚开始实施时,英国的步枪短缺状况仍然相当严重。尽管正规军已经整补完毕,但各种辅助部队和准军事民兵组织仍然缺少武器。特别是1940年5月由英国陆军大臣安东尼·艾登提议设立的本土防卫志愿军,已经整编改组为国土警卫队,其成员主要为自愿加入的17~70岁平民,扩张速度极快,到1940年底,国土警卫队总规模已达到168万人之巨。这支队伍作为军队的辅助力量,承担着稳定战时国内治安,开展本土防御准备工作等重要职责,但其装备只有84万支步枪、4.7万支手枪和5万余挺机枪等老旧武器,接近半数的志愿者仍处于赤手空拳状态,而且除了部分一战老兵外,大部分人几乎没有经受过任何军事训练,需要从最基本的射击技能开始学起。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5
1941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

另一支增长迅速的后备力量是英国学员部队,其是由军方支持的若干青少年军事教育组织的统称,主要有陆军支持的陆军学员部队(ArmyCadetForce,ACF)、皇家海军支持的海上学员团(SeaCadetCorps,SCC)、皇家空军支持的空军训练团(AirTrainingCorps,ATC)以及各军种联合支持的联合学员部队(CombinedCadetForce,CCF)。各个组织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起源与功能定位,但目的均是为了随时向正规军补充新鲜血液,由于成员全部是青少年,同样需要大批类似.22口径边缘发火步枪的初级训练武器。

一时间,原先已经基本化解的“步枪危机”重新出现,只是严重短缺的变成了训练步枪。而英国本土所有的军工厂此时都在全力以赴生产优先等级更高的军用武器,根本没有多余产能来制造训练步枪。国土警卫队在训练时不得不使用包括猎枪在内的任何可能得到的枪支,而陆军部则干脆直接买下厂家和经销商所有库存的小口径运动步枪,统一配发到各个训练单位,但这样仍然是杯水车薪、处处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英国不得不再次向美国发出请求,希望获得一批适合军事训练用途的.22口径步枪。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6
1941年7月美国报纸上的一幅名为《鹳之路》的漫画,借用了西方关于“送子鸟”的传说,但代表美国的老鹰送去的不是婴儿,而是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7
1942年3月,根据《租借法案》运抵英国的一批汤姆逊冲锋枪
见证“第三个转折点”:二战期间的美国莫斯伯格.22 口径军事训练步枪(一)8
由于缺乏训练用枪,很多参加准军事组织的英国平民操练时只能使用木棍

此时,美国的家底也很紧张。之前的军售与军援,已经消耗了美国的大批库存,最少时只保留了可供180万人使用的武器装备,这是陆军动员计划规定的最低数字。美国的各大厂商都在开足马力,为完成受援国以及美国军方自己的订单而日夜赶工。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这批训练步枪的任务,就落到了既没有承担重要生产任务,同时又与美国军方关系密切的莫斯伯格公司头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