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援以对中东地区大国博弈的影响研究

作者: 孟祎晨

美国援以对中东地区大国博弈的影响研究0
当地时间7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联合国欢迎巴勒斯坦各派别在中国签署《北京宣言》

在2023年10月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中,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不仅改变了战场形势与中东地区的力量格局,还进一步影响了在中东问题上的大国博弈,令美俄中东战略竞争加剧,对中国推进中东和解形成阻碍,给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局势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巴以冲突中美国对以军援加剧美俄中东战略竞争

中东地区对于俄罗斯具有显著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历来是俄罗斯与美国争夺影响力的战略要地。在俄罗斯的全球战略布局中,俄罗斯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外交占据着核心地位,俄罗斯将叙利亚视为其在该地区的核心伙伴国,同时将土耳其、伊朗等国视为重要的地区力量,并与这些国家在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俄罗斯于2015年宣布军事介入,支持叙利亚政府对抗西方国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协助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失地,此举标志着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回归”,叙利亚已成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关键战略支点。2022年,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俄美在全球舞台上的博弈进一步加剧,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均访问中东地区,积极争取中东国家的支持。

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不仅在巴以冲突中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其外溢效应正在不断搅动着中东地区乃至更广泛国际关系的安全格局。伊朗领导的“抵抗轴心”力量的介入,凸显了中东地区冲突的复杂性,这一力量与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不仅反映了区域内的宗教和民族矛盾,更体现了大国博弈的地缘政治逻辑。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强化了以色列在区域内的军事优势,而伊朗和叙利亚等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加强了与俄罗斯的合作,加剧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这种代理人冲突的扩散,不仅使得巴以冲突的解决更加困难,而且增加了地区冲突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大国间的博弈使得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更加复杂,任何一方的行动都可能引起对方的反应,形成一种不稳定的战略平衡。

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俄罗斯采取了相对中立的立场,同时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停止战争,停止针对平民的袭击行动。”俄罗斯期望利用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的契机,通过推动停火和谈进程介入中东事务,重振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俄罗斯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俄罗斯在本次巴以冲突中积极在国际舞台上劝和促谈,广泛接触中东各国。普京总统与伊拉克总理、土耳其总统及哈马斯代表团进行了接触;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埃及、阿联酋外长进行了通话,积极推动俄罗斯主导的对话协调机制,以期推动中东国家对美“离心”,重塑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地位。为了提升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将巴以问题和中东事务作为起点,为其全球战略布局做出进一步谋划。这一战略布局不仅体现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考量,也反映了其在全球战略中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旨在通过增强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为全球战略布局提供支点,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其战略地位和话语权。

美国援以对中东地区大国博弈的影响研究1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推进中东和解的阻碍

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也对中美两国在全球层面的战略互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美国的军事援助政策对中东地区的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中美关系中引入了新的动态。与美国加剧巴以冲突的行为不同,中国在巴以冲突中扮演了积极促和者的角色,坚持公正立场,并不断强调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

2023年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明确阐述了中国在该冲突中的立场。该文件的发布,是中国对当前国际秩序中多边主义和国际法重视的体现,也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信号。文件提出的全面停火止战的要求,是对当前冲突局势的直接回应,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承担责任,要求冲突各方立即实施持久且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中国根据对巴勒斯坦问题历史经纬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国际法和国际共识的尊重,提倡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和国际共识,要求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实现全面、公正、持久的解决,不仅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是对中东地区长期和平稳定的贡献。中国鼓励国际社会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并通过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和平会议,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重启和平进程。

2024年7月,应中方邀请,包括法塔赫、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各派代表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宣言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倡导通过对话、谈判和其他非暴力手段的解决方式,为巴以双方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分歧的路径。而美国在巴以冲突中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其战略意图在于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并利用以色列作为地区盟友来遏制潜在的对手。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美国对中东地区能源资源和战略通道的依赖,也反映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价值观和政治模式的企图。然而,美国的援助行为在实际效果上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得巴以之间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使推动巴以和解的努力遭遇阻力,干扰了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

美国援以对中东地区大国博弈的影响研究2
加沙地区人民的悲惨境遇,必须尽快通过和平手段解决

中国所提出的巴以冲突解决框架与美国的军援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通过国际合作和遵守国际法来解决冲突的重要性,而非依赖单边军事支持。这种立场上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中美在全球舞台上的不同角色和影响力,也揭示了两国在处理国际冲突时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和理念。中国的立场强调了和平、公正、持久解决冲突的重要性,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法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对当前国际秩序的维护,也是对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积极贡献。

长期的军事援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巴以冲突,反而可能延长冲突,增加地区和全球的不稳定性。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历史悠久,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轮冲突中,美国的援助包括资金、技术和武器,对战场局势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并未能决定冲突的最终结果。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加剧了与其他域外大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竞争,为世界局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美国援以加剧了美俄之间的战略竞争,而中国则在巴以冲突中坚持公正立场,不断强调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中国通过发布立场文件和邀请巴勒斯坦各派别进行和解对话,展现了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建设性角色,突出了通过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解决冲突的重要性。简言之,美国在本轮巴以冲突中的军事援助,使地区安全局势更复杂,对全球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中国则提供了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可行方案。

责任编辑:马 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