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漂骄子之痛:“回家就好”说易行难

作者: 易墨

2024年深夜的一天,公安局来了一个30多岁的男子,称自己诈骗了他人钱财,要自首。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确认这个名叫罗传的男子陈述的情况属实,正式立案,并将他刑事拘留。

令办案人员震惊的是,罗传本科毕业,从事的是法务工作。一个本有着大好前程的年轻法务人员,为何知法犯法步入犯罪深渊?

漂泊骄子:“衣锦还乡”成心结

“钱挣多挣少没关系,关键是要脚踏实地。”那天,罗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罗传说,“我和你妈身体还硬朗,虽然帮不了你什么,但也不会拖你后腿。你管好自己就行。”

“老爸,5年之内,我会在最繁华的商业区买套江景房。到时候,把您和妈妈接过来享福。”见父亲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罗传颇为不满,发誓要早点做出成绩给他看……

出生于1988年的罗传,老家在外省农村。父亲罗冲曾在村小教过几年的语文,后来全职务农,母亲也是个地道的农民。

罗传虽是家中独子,但表兄弟姐妹比较多。亲戚中,罗传的成绩一直拔尖。在夸奖声中,他有些飘。从初二开始,他的成绩有所滑坡。初三上学期的一次调考,他更是掉到了年级倒数第十。

寒假的一天,15岁的罗传背着竹篓跟在父亲身后。“看看邻村的李明,人家的成绩一直很稳定,这次又前进了一名。你要是考不上高中,就去学篾匠!”父亲砍竹的柴刀寒光闪过,惊飞一林竹鸡,它们扑棱棱冲上云霄。罗传耷拉着脸,一路上都没敢吭声。

次日早上醒来,母亲问罗传:“儿子,你知道自己昨晚做了什么吗?”罗传茫然地摇了摇头。“你半夜里,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大喊‘李明,李明’。我和你爸问你嚷什么,你没吱声,又倒下去,睡着了。”罗冲也对儿子说:“老爸知道你好强,那你就用成绩证明自己。”

此后,罗传埋头苦学,于2006年夏,考上了这座大城市的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罗传留下来,在一家颇具规模的房产中介公司找到了工作。由于他大学学的专业是经济法,公司安排他当法务干事。

当时,公司给罗传的月薪是12000元。除去房租与其他生活开销,两三年下来,罗传也攒了几万元。

2014年春节,罗传带着给父母买的新衣服以及营养品,兴高采烈地坐火车回乡,再打的回农村老家。

车上,想象着父母拿到礼物时的高兴劲儿,以及左邻右舍投来的艳羡的目光,罗传的心里别提有多美。

出租车在村口转弯时,与一辆奥迪A6会车。因为路有点窄,担心剐蹭,罗传把车门打开,准备下车看看路况。

此时,奥迪的车窗摇了下来,一张熟悉的脸孔露了出来:“罗传?”罗传定眼一看,坐在驾驶座位上的,竟是初中同学黄小龙。

黄小龙也下了车,给罗传递上一根软中华的香烟。罗传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抽烟。

“老同学,几年没见了,听说你在外面混得不错。”黄小龙说。罗传笑着摆了摆手:“给人家打工呢。”“我也是个打工的,我给政府打工,每个月照章纳税。”黄小龙笑着说。

两人寒暄几句后,便告别了。

聊天中,罗传得知黄小龙初中毕业后到南方打拼了几年,然后回老家创业。如今公司已初具规模,年营收在2013年已突破了3000万,正在筹备上市。

看看开着豪车的人家,再看看坐在出租车上的自己,罗传感觉自己这个自以为“衣锦还乡”的大学生,弱爆了。

离家还有一里多地时,闷闷不乐的罗传提前下了车,而后步行回家。

晚饭时,父母轮流给罗传夹菜,叮嘱他工作要踏实点。但罗传满脑子都是黄小龙的奥迪,以及他摇下车窗时,那张春风得意的笑脸。

“我以后要挣大钱。”罗传说。罗冲摇了摇头:“钱够用就行。你好好工作,日子会越来越好。”但父亲的话,罗传根本没听进去。

小试牛刀:跌进了“暴富”深坑

一心想挣大钱的罗传等来了机会。

不久,A股迎来牛市。罗传小试牛刀,短时间内挣了100多万。

2015年春节前夕,罗传开着新买的荣威RX5,特意将股票账户余额截图设置成手机屏保。当车载导航提示“距离终点还有30公里”时,罗传猛踩油门,飞驰而过的反光镜里,后座茅台酒的红绸带在寒风中飘了起来。

当晚,罗传把车上的茅台酒拿出来招待亲友们。席上,大家都恭维罗冲:“你儿子不错,工作才几年,开上了车,喝上了茅台,我们也沾了光。”罗冲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吱声。

当亲友们散去后,父子俩秉烛夜谈。罗冲问儿子哪来的钱买荣威、喝茅台。面对父亲的质疑,罗传不紧不慢地将手机递过去:“您看看。这是我的股票账户余额,目前还剩123.56万元。”“你炒股票?”

罗传告诉父亲,他早就在证券公司开了户。“炒股要懂技术,恰巧我懂点。”罗传的语气里,流露出掩饰不了的得意。

沉默半晌,罗冲语重心长地说:“你用自己工作挣来的钱炒股,老爸原本不该干预。但是你要明白一点,我们是普通农民家庭,你根本没有试错的机会。”

“您怎么就不相信儿子呢?我初中同学,都当上老板了,我炒股挣点钱,您就大惊小怪。”面对父亲泼来的冷水,罗传极力反驳。

“不是不相信你,是要你踏实点。”罗冲也恼了,“要是惹出事来,别指望我和你妈给你擦屁股!”

父子俩在激烈的争吵中不欢而散。

在罗传看来,父亲之所以不相信自己,终归是自己还没有做出真正的成绩来。只有回去买了房,真正立足下来,到时候,看他还有什么话好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工作之余,罗传将全部心思放在了股票上。后面几年,罗传在股市里买进卖出,虽然挣了几十万,但离他的目标相距太远。

为加快挣钱进度,2021年,罗传交费进了一个线上股票培训班,寻求“暴富秘籍”。经过群里“大咖”的指点,罗传重点投资了几只股票,期待着上涨后套现。

谁知,表面上绩优的股票,自从罗传买进之后,就一直阴跌不止。见罗传心急如焚,“大咖”劝他不要着急,继续追回投资。感觉退无可退的罗传决定冒险,将200余万元积蓄全部投了进去。

深秋的证券营业厅,液晶屏跳动的数字将罗传的瞳孔染成血红。才30多岁的他,血压已经报警。他随身携带着降压药,眼睛死死地盯着液晶屏,生怕漏掉任何信息。

开盘三线一路走低,罗传躲进营业厅的消防通道里,服下了降压药。手机屏幕上,母亲发来的腌笃鲜照片,渐渐模糊成了色块……

亲情复位:“回家就好”是真心

看着银行卡上区区数百元余额,以及股票账户里缩水成两三万元的资金,罗传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翻盘。

罗传在中介工作的日子里,经常有一些客户会提一些额外的要求,比如落实户口、择校、消除房子违建信息等等。客户们知道处理这些事情需要额外的费用。

以前,罗传不会往这方面想,毕竟自己是本科毕业的法务人员。如今,罗传急于挣钱“解套”,病急乱投医,顾不上那些了。

于是,罗传精心组织了一段语言,发在了朋友圈——想在本地人落户但条件不够的、想为子女择校的、想消除自家房子违建信息的,尽管找我,价格优惠,服务周到。

信息发出去不到两分钟,各种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震得罗传的耳膜生疼:“罗传,你搞什么鬼!”罗传这才发现自己急着发圈,忘了父母和其他至亲也在圈内。他一边找理由搪塞,一边赶紧将父母和其他至亲给屏蔽了。

2024年年初的一天,罗传收到一个女子想添加微信的请求,说是她的一个朋友看到了他在朋友圈打的广告,推荐给她,她有事想请他帮忙,报酬面谈。

罗传加了女子的微信。她叫张娟,外地人,在此做点小生意,自己与3个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均在老家。考虑到孩子上学方便的问题,张娟想将户口转过来,但缺乏相应的渠道。

张娟无居住证、无高学历、无连续几年的社保缴纳记录,罗传一眼便知,她落户的可能性为零。但张娟开出50万元的高价,让罗传一下子就动了心。他想,先将她的50万弄到手,待自己在股市上翻盘后,再还给她。

于是,罗传一口答应了张娟。大喜过望的张娟先付了10万元的定金。

几天后,罗传拿着一份“关于国内人才引进人员张娟办理本地人常住户口的批复”的文件,找到张娟,告诉她事情进展顺利,让她支付尾款。张娟信以为真,当即支付了40万元尾款。

事实上,那份所谓的“批复”,是罗传自己精心伪造的。拿着张娟打来的尾款,连同上次的订金,他全部投进了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更加波谲云诡。罗传的钱刚进入市场,就被套住了。

罗传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又以同样的手段骗了其他几个人,共计18万元,又投进了期货市场,这些钱同样如泥牛入海。

面对催着办事的张娟及其他客户,罗传不断用各种谎言搪塞。但纸终究包不住火,等不来办事结果的客户们,找到罗传,逼着他签下了还款协议。

签完协议之后不久,罗传发现自己在股票和期货市场的客户权益已跌为负值,他被机构强行平仓,前期所有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罗传决定自首。

2024年深秋,罗传走进公安局的大门,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律师探监时,给罗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罗传的父母和姑姑、小姨等众多亲友,倾尽全力筹集了68万元,全部偿还了受害人。

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司法程序中。

(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相关信息做了技术性处理。)

[以案说法]上海资深律师李莉萍认为,“衣锦还乡”甚至“光宗耀祖”,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心理,既给了大多数人奋斗不息的动力,也容易给外出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事实上,没有锦衣,照样可以还乡。常回家看看,对家人是安慰也是关爱。家,是永远的港湾,是给人力量而非压力的地方。

另外,当下一些年轻人心浮气躁,想一步到位,却往往一步到“危”。他们应充分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前行,时机成熟时,才有可能由量变到质变,一鸣惊人。

编辑/戴志军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