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的“陷阱”
作者: 汤颖洁
周末,聪聪和妈妈逛商场。路过一家鞋店时,他眼睛一下子亮了,指着一双运动鞋兴奋地说:“妈妈,我想买这双鞋子!”
妈妈抬眼望去,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这是一双鞋底很厚、色彩很鲜艳的运动鞋。不过,妈妈还是微笑着点点头,说:“这双鞋子看上去挺特别的。”
聪聪用渴望的小眼神看着妈妈,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和执拗:“您不会不让买吧?这次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我们班上的毛豆和涛涛都买了。”
妈妈一听,乐了:“这双鞋子这么受欢迎啊,你们喜欢它什么呢?”
聪聪一脸得意地说:“我们的偶像就穿这款呀,爱屋及乌嘛!”
“原来是这样。不过,这双鞋子鞋底这么厚,穿久了可能会不舒服。”说着,妈妈给聪聪推荐了几款样式简约、穿着舒适的鞋子,可都被他拒绝了。
见聪聪如此坚持,妈妈只好妥协,买下了这双“流行鞋”。
第二天,聪聪满心欢喜地穿着新鞋去上学了。可没穿多久,他就觉得走路很费劲,课后跑步时也跑不起来。
一回到家,聪聪就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这时,妈妈走过来,看到聪聪皱着眉头,关切地问:“怎么了,新鞋不合脚吗?”
聪聪听了,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犹豫了一下,最后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
晚上,做完作业后,聪聪走向鱼缸准备给金鱼喂食。他发现小鱼们都无精打采的,有一条还翻了肚皮。聪聪伤心地大喊:“哎呀,小鱼又死了一条!是不是这个发光的新鱼缸有问题?”
妈妈听到喊声,走了过来,试探着说:“可能是的。要不查查资料,看看是怎么回事?”聪聪点点头,立马打开电脑查找资料。一番搜索后,他发现这种会发光的鱼缸虽然外观漂亮,但会对金鱼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聪聪拍了拍脑袋,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今后买东西可不能只看外表,还要多多考虑实用性。”
汤教授锦囊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受朋友、同学的影响,表现出跟风和冲动消费的特点。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倘若家长一味地压制、否定孩子的想法,必然会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在上述故事中,聪聪妈妈适当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以这次购物一事为契机,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让孩子认识到独立判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育方式,既维护了亲子关系,又有助于孩子在思考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