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裹守护星
作者: 言思睿
你知道吗?在运输过程中,包裹可能会经历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来看看包裹“小黄”的日记吧:“今天,我突然‘飞’了起来,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狠狠摔落在地上,疼得我‘哇哇大叫’。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又有一个包裹重重地砸在身上,我感觉自己快要散架了。也不知道我肚子里的宝贝有没有受伤,好担心呀!”
要是有一种装置能够对暴力分拣行为进行识别、警告,对快递分拣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就能减少物品受损啦!
别着急,言思睿同学发明了一个“包裹守护星”—— 3D打印暴力分拣识别装置(以下简称“识别装置”),快来看看他是如何进行发明创新的吧。
一、设计思路
为了检测暴力分拣,人们通常会在包裹里安装姿态传感器或视觉识别系统,再把数据传到服务器,让服务器判断包裹是否被暴力对待。这种方法虽然准确率较高,但成本也高。
而我设计的识别装置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结构,可以通过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式解决暴力分拣的检测难题。
二、作品结构
识别装置主要由3D打印外壳、3D打印弹簧限位器、配重螺母组成,前壳上有一个圆圆的观察孔。
识别装置有背胶,可以粘贴在包裹上。在搬运、装卸、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包裹若是没有被碰撞、冲击或摔落,观察孔里的圆形区域就是绿色。若是遭受暴力对待,超过了产品的阈值,配重螺母就会从弹簧限位器中掉落。这时,观察孔就会显示底壳的红色。看到红色,我们就知道包裹里的宝贝可能受过暴力冲击,从而决定是否退回,或要求赔偿。
三、实验分析
那么,配重螺母的质量为多少最合适呢?
我选用三种直径均为7 mm的六边形螺母。1号螺母为白色尼龙材质,质量为1 g;2号螺母为不锈钢材质,质量为2 g;3号螺母为不锈钢材质,质量为3 g。
将1—3号配重螺母分别放入白色(L型)、黄色(M型)和橙色(H型)的外壳中,并将三种型号的识别装置分别贴在相同规格的纸箱正面右上角,然后往纸箱内填入不同质量的物品,开展跌落实验。实验中,跌落高度为0.8 m,跌落角度为面跌落。每种质量的纸箱做三次平行实验,记录识别装置的观察孔是否由绿变红。
当三次平行实验观察孔均为绿色,则继续增加纸箱的内部配重,重复上述实验;当三次平行实验观察孔均变为红色,则该纸箱可以停止实验,记录此时的纸箱质量作为临界值。
通过多次实验,我得出结论:当纸箱质量为0~1 kg时,选用配重螺母为3 g的H型橙色识别装置;当纸箱质量为1~4 kg时,选用配重螺母为2 g的M型黄色识别装置;当纸箱质量≥4 kg时,选用配重螺母为1 g的L型白色识别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包裹质量选择不同型号的识别装置。
四、作品创新性
1.制作工艺简便且成本低廉,可用于任何形式包裹的暴力分拣识别。
2.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不同质量的包裹可通过外壳颜色快速选型。
3.观察孔无需外接设备即可快速识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专家点评
谭迪熬
中国发明协会院士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首任专家、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会长
这是一项富有原创性的选题项目。言思睿同学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和提出新问题的原创意识,值得点赞!当前,青少年要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原创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