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水中“火山”
作者: 李瑞旭 徐海 肖荣
火山危险又迷人,海底火山更是神秘。不过,我们在家就可以做出类似海底火山喷发的景象,一起来试试吧。
一、实验材料
大玻璃杯、小玻璃瓶、筷子、红色色素、热水、冷水。
【徐教授讲原理】
热水与冷水的密度不同,当水温在4 ℃以上时,热水的密度小于冷水的密度。这是因为热水中的水分子运动更剧烈,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导致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减小,密度降低。当小玻璃瓶中的红色热水遇到冷水时,密度较小的热水会冲出瓶口,快速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则会下沉,从而形成类似海底火山喷发的景象。
二、实验步骤
1.向大玻璃杯中倒入冷水,小玻璃瓶中倒满热水。
2.向小玻璃瓶中滴入2~3滴红色色素,如图1。
3.借助筷子将小玻璃瓶放入大玻璃杯底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玻璃瓶中的红色热水向上涌出,就像是海底火山喷发,如图2。
【科学拓展课堂】
海底火山是指位于海洋底部的火山。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在板块内部、板块边界都有分布。海底火山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当板块相互碰撞、分离或俯冲时,岩浆很容易顺着裂隙上升到海底,形成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喷发时,岩浆与海水激烈反应,产生大量蒸汽和火山灰。喷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玄武岩等火山岩,不断堆积后可能会露出海面,形成新的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就是由海底火山长期喷发、堆积形成的。
海底火山喷发产生的各种物质能为海底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在海底火山附近形成的热液喷口生态系统,孕育了许多奇特的生物,如长达2米的巨型管虫、长着“铁足”的蜗牛、能够忍耐80 ℃高温的庞贝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