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的秘密

作者: 姚林翼

清明雨的秘密 0

本期“科学主角”: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

课 文 再 现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清明节气期间,你是否经历过杜牧诗中“雨纷纷”的天气呢?清明时节真的离不开雨吗?

气象学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共30年的气象数据,发现清明节气期间,长沙、南昌、福州、贵阳、广州、杭州等城市“遇雨”的概率均超过了50%。

由此看来,“清明时节雨纷纷”并非我们的错觉。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清明雨背后的科学秘密吧。

冷暖空气的锋面交锋

每年清明时节,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海洋的暖湿空气,都会在中国江南地区的天空中相遇。

冷空气密度较大,“身体”相对较重,总是下沉;暖湿空气密度较小,“身体”相对较轻,倾向于上升。当它们相互交汇时,暖湿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冷空气迅速冷却,凝结成无数小水滴,聚集成云。小水滴们越聚越多,云朵变得像装满水的棉花,沉甸甸的。当云朵实在托不住这些小水滴时,小水滴就像跳伞一样,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雨。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雨叫“锋面雨”,这是清明时节南方降水的主要原因。清明时节暖湿空气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形成的是绵绵不断的小雨,如同用喷雾洒水壶浇花一般。这就是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而不是“雨哗哗”。

水汽循环的能量之旅

春天回暖,太阳把大地晒得暖暖的。河流、湖泊和土壤里的水分子吸收足够的能量后,部分水分子脱离液态表面,通过蒸发作用,纷纷变成水汽升上天空,仿佛赶赴一场盛大的派对。

当它们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或夜晚气温骤降时,水汽宝宝们冷得发抖,赶紧抱在一起,凝结成无数微小的水珠。当这些水珠不断聚集、合并,变得足够大时,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回地面。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时,空气会膨胀上升,水汽在高空中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叫“对流雨”。这种降雨的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变化较快。3 — 4月,对流雨主要在华南地区出现。到了5月,随着气温升高,对流天气在华南、江南地区尤为频繁。6 — 8月,太阳辐射更强,对流天气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高发阶段。

自然界的每一场雨都蕴含着科学秘密。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下雨呢?你不妨开动脑筋思考,去探寻更多关于雨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