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代码编织梦想
作者: 秦银银
“我能试一下如何刷视频吗?”
“隔空真的能给PPT翻页吗?”
“哇,还能用它隔空玩《黑神话·悟空》呢!我能体验一下吗?”
……
2025年1月15日,第二十二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活动现场,来自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的参赛选手利英贤正要结束布展,耳边传来一阵阵惊叹。原来是他的参赛作品“鸿湃零触屏控制系统”吸引了其他参赛选手的观摩。
利英贤很开心,他一边耐心地介绍作品的操作方法,一边忙着教他们用各种手势参与体验。
“真正来说,这应该叫鸿湃零触屏控制系统2.0。”利英贤介绍,这是他第一次以个人名义参赛。此前,热爱编程的他已经将OpenCV、YOLO计算机视觉、AI大模型与Python编程代码结合,赋予作品全新且智能的交互体验。
利英贤的编程启蒙源于父亲的支持——小学时因为要上网课,家里添置了新电脑,为了物尽其用,爸爸提出让他试着学习编程。懵懵懂懂的利英贤哪里知道编程是什么,不过,接触之后,他便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通过图形化编程将手机游戏改造成自定义指令系统,他收获了不一样的成就感,萌生了“做游戏设计师”的梦想;自己用图形化编程做的《熊出没之过年》短视频,被选为学校元旦晚会上的节目;五年级时,以高分通过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YCL)四级编程考试。
随着学习的深入,如何利用科技提升学习能力、方便人们的生活,是利英贤乐于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事。
想突破,就坚定去做
自从学校发布了第39届肇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后(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参加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利英贤就与志同道合的陈卓德同学组队,希望能在计算机科学类别中有所突破。
利英贤对智能终端的技术更新关注较多。他发现,部分智能手机上的手势控制功能非常实用,能否将这项技术移植到电脑中?之后的一个月里,利英贤与陈卓德两人开展了线上线下的调研,结果显示,很多人都愿意试用带有隔空手势控制功能的系统,这表明他们的选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人干劲十足,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鸿湃零触屏控制系统1.0初见雏形。两人迫不及待地让同学、老师、家人试用,“延时较严重”“系统运行后电脑出现卡顿现象”“系统对电脑的硬件要求较高”……试用后的反馈多是不足,利英贤有些哭笑不得:“最离谱的是,有人反馈这个系统根本打不开。检测之后才发现,这是因为他的电脑不支持该系统中用到的最新的代码模块库。”
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时,利英贤有过退缩,有过怀疑,但从未放弃。他一直为自己和队友打气,经过不断修改调试,最终,鸿湃零触屏控制系统1.0的运行效果达到要求,可以通过手势来控制设备,这项作品也获得了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不仅拿了奖,还被学校树为科技创新的榜样,”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看在眼里,“我们当时都觉得特别骄傲!”
从参赛前被认为是“打酱油”到大赛中一鸣惊人,利英贤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因为队友要投入另一项比赛,利英贤开始独自对鸿湃零触屏控制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后的鸿湃零触屏控制系统2.0增加了UI界面、按键,更首创了隔空打游戏模式(目前仅支持小米澎湃OS系统),方便没有摄像头的电脑借助手机摄像头作为采集设备。
今年,利英贤将创新的目光投向“智驾”。传统车机系统通常依赖单一的触控或语音交互,他创造性地将手势识别、AI疲劳检测与障碍物检测结合,开发了玄武AI车机辅助系统,以便实现更自然的驾驶场景交互。例如,驾驶员可通过手势快速切换导航界面、系统可通过眼动追踪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等。在学校的帮助下,他又在包括小米、比亚迪、华为等品牌在内的汽车样车上完成了系统测试。目前,完善后的玄武AI车机辅助系统2.0还接入了DeepSeek。
玄武AI车机辅助系统涉及计算机视觉、嵌入式开发和人机交互逻辑,这让指导老师苏华娣“眼前一亮”:“这不仅贴合实际需求,还展现了利英贤跨学科的技术整合能力,体现了他在复杂场景中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我要用最普通的设备制作出最实用的作品,让优良的软件性能弥补老旧硬件的不足。”对于创新,利英贤有自己的理解,他始终觉得,工具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约束甚至取代人的。
要成长,就勤奋学习
《代码人生》是利英贤拍摄制作的一部有关编程与梦想的科幻短视频。《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流浪地球》中的太空电梯以及《终结者》中伪装成人类的AI机器人,都给了他无尽的灵感。
看完《代码人生》,爸爸不由得感慨:“我这才意识到,他不仅会写代码,还能把技术和情感结合得这么好。”《代码人生》在学校播放后,他也收获了一批“小影迷”。“往常看到的视频大多介绍家乡或日常生活,利英贤同学拍摄的题材很新颖。”“能用绿幕以及3D特效制作,真厉害。”……师生的一致好评让利英贤有了再次创作的动力。
今年,围绕AI的发展,利英贤构思了另一个科幻短视频《AI纪元创世纪》。具体操作时,问题层出不穷——视频中的主角机器人要求结构精细、家中电脑配置不高影响渲染速度等,这些都是对耐心和技术的极大考验。利英贤通过将机器人分模块进行渲染、结合真实与虚拟等方式,在电脑历经5次蓝屏后,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
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勤奋”二字。看博主视频、反复尝试、再次实践,给学校拍摄宣传视频、制作两部科幻短视频、积极参加各类微视频活动,利英贤从零开始自学关键帧和特效制作,如今连配音和剪辑都能运用自如。
“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利英贤以著名企业家雷军的话作为《代码人生》科幻短视频的开篇,雷军和科学家约翰·冯·诺依曼的创新精神深深影响了他,激励他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创新探索。他坚信,AI与编程的融合将改变生活,他渴望成长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