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下文昌祖庭年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作者: 王雨晨 朱艳秋

文昌祖庭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年画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年画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主要探索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文昌祖庭年画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策略,以期推动文昌祖庭年画实现创新性发展。

一、文昌祖庭年画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文昌祖庭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重要起源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文昌祖庭年画是四川省的传统民俗文化,先民以“悬苇索、螺蛳”作门神,再而有名,呼之为“神荼、郁垒”,进而演化成了人形。东汉时期,门神符箓被广泛用于驱鬼辟邪,到了晋代,文昌神的“真、忠、孝、仁、善、美”思想正好契合了当时社会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逐渐深入人心。道家顺应这一趋势,将门神符箓转化为以文昌神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年画,文昌祖庭年画由此诞生。

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文昌祖庭年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内容涵盖镇伏、禳解、祥瑞、喜悦四大板块,通过正神镇伏恶煞、法宝禳解百秽、天仙堂奉吉祥、童乐增添喜悦等形式,传递出浓厚的吉祥文化色彩。在工艺上,文昌祖庭年画融合了手绘、版印、填彩描金、贴片、堆锦、包纱、滚线、捧线、挤线等九大传统工艺,其制作精细,色彩鲜艳且经久不衰。从文化价值层面来看,文昌祖庭年画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瑰宝,还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其影响力遍及全国,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二、数字化赋能下文昌祖庭年画传承发展优势

(一)数字化保护

传统的文昌祖庭年画多以纸质或木质版保存,这种保存方式使其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自然因素如湿度、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纸张老化、褪色,木质版变形;人为因素如保存不当、搬运过程中的损坏等,也会对年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数字化技术为文昌祖庭年画的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3D扫描技术,可以对年画的立体形态进行全方位记录,如画面的凹凸纹理、色彩的层次变化等细节信息能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形成数字化的3D模型。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纸质脆弱的年画原作,3D扫描能够在不接触原作的情况下,获取其最真实的形态数据。某博物馆对一幅清代的文昌祖庭年画进行3D扫描后,发现了画面中隐藏的一些细微笔触和色彩渐变,这些细节在传统的观察方式下很难被发现。高清摄影技术则能捕捉年画的色彩和细节,以高分辨率图像的形式存储,方便后续的研究和修复。可以说,利用专业的摄影设备能够将年画的色彩精准还原、细节放大呈现,而通过对高清图像的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年画的制作工艺、颜料使用等信息,为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二)数字化创作

数字绘画软件为文昌祖庭年画的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创作者可以在电脑上轻松地进行草图绘制、色彩搭配和细节调整,无须像传统创作那样受限于纸张、颜料等材料。例如,在绘制文昌帝君形象时,创作者可以通过数字绘画软件快速尝试不同的服饰风格、色彩搭配,甚至可以对背景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大大提高创作效率。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更是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灵感源泉,具体来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算法可以分析大量的文昌祖庭年画作品,提取其中的图案元素、色彩规律和构图特点,进而生成新的设计方案。创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创作出更具创新性的作品。例如,某AI设计平台通过对数千幅文昌祖庭年画的分析,生成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感的图案元素,创作者将这些元素融入新的年画创作中,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三)数字化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为文昌祖庭年画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可以吸引大量的年轻观众。例如,在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上发布的年画制作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年画的制作步骤,配上简洁明了的解说,能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文昌祖庭年画。据统计,一些优质的年画制作短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达到了数百万次,点赞数超过数十万。

数字博物馆则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近距离欣赏文昌祖庭年画的细节,了解其独特的艺术特点。AR技术则可以让观众通过手机屏幕,将年画中的元素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某数字博物馆推出AR观展活动,观众只需要用手机扫描特定的年画图案,就能看到画面中的人物动起来,讲述文昌祖庭年画的故事,这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

三、数字化赋能下文昌祖庭年画文创设计策略

(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数字化时代,在进行文昌祖庭年画文创产品创作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是关键。首先,针对文昌祖庭年画中的核心形象,如文昌帝君,不能仅着眼于其外在表象,更要深入研究其服饰、配饰所蕴含的文化寓意。例如,文昌帝君手持的如意,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如意、万事顺遂。设计者可以将这一寓意融入文创产品,如设计成带有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形象的书签,让使用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这份美好的祝福。其次,对于年画里的吉祥物元素,设计者要巧妙地将它们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既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又不失现代的简约美感。设计者可以将鲤鱼跃龙门的图案与手机壳设计相结合,传递出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文化内涵。再次,设计者还可以深入挖掘年画背后的故事,以故事为线索来设计系列文创产品。比如,以文昌帝君的传说为蓝本设计一套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绘制传说中的一个场景,并配上简洁的文字说明。这样的文创产品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能引导消费者深入了解文昌祖庭年画所承载的文化故事,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手法

一方面,对文昌祖庭年画中的传统图形进行创新处理。设计者可以运用现代设计软件,将年画中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元素进行分解、重组,比如将文昌帝君的形象与现代几何图形相结合,把帝君的轮廓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再填充以富有现代感的色彩渐变;或者将传统的花卉图案进行抽象化处理,以重复、对称等形式构成新的装饰图形,并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表面设计,如笔记本封面、手机壳等,既保留传统年画的韵味,又展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另一方面,在保留文昌祖庭年画传统色彩基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拓展。传统年画常用红、绿、黄等鲜明且对比强烈的色彩,在现代文创设计中,设计者可以适当调整这些色彩的比例与色调。例如,将传统的大红色调淡,使其更具时尚感与亲和力,或者在绿色中加入一些蓝色调,营造出清新雅致的视觉效果。并且,设计者也可以根据不同文创产品的定位与受众群体,引入一些流行色彩元素进行搭配,如针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文创产品,可以将粉色系元素与传统色彩相融合,使产品更具吸引力。此外,设计者还可以将文昌祖庭年画中的其他元素进行创新处理,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在保留传统年画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展现现代审美观念和创新思维。

(三)拓展多元产品载体

在当今这个追求个性化与文化融合的时代,开发一系列以文昌祖庭年画为设计元素的时尚生活用品显得尤为有意义。这些产品不仅能够将传统艺术带入现代生活,还能通过独特的方式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可以将精美的年画图案印制在高品质的丝绸围巾上,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确保图案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另外,设计并制作带有年画元素的陶瓷餐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餐盘、茶杯等日常用品,它们能够在家庭用餐环境中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一次美好的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推广和保护文化遗产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可以围绕文昌祖庭年画这一主题开发出多种形式的数字文化产品。首先,设计者可以创作一款基于文昌祖庭年画故事背景的手机游戏,在游戏中设置丰富的角色设定及关卡挑战,让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其次,设计者可以制作适用于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电子壁纸或屏保程序包,使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下载使用,使其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或是休息时刻也能感受到古老艺术的魅力。

(四)设计互动体验式文创

设计者可以设计一款文昌祖庭年画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制作)文创套件,使消费者可以自己动手绘制、雕刻属于自己的年画作品。套件应包括所有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如画笔、颜料、刻刀等,以及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即使是没有艺术背景的人也能轻松上手。通过DIY过程,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能深入体验年画的创作乐趣与文化内涵。完成后的作品不仅可以作为家居装饰,还可以作为独特的礼物赠送给他人。再者,可以举办一系列文昌祖庭年画文化体验活动,如现场制作年画工作坊、文化讲座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在年画制作工作坊中,参与者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一幅年画,活动结束后,可以赠送每位参与者一个精美的文创礼包,文创礼包可以包含制作工具、未完成的小型年画DIY材料及介绍文昌祖庭年画文化的手册。这样的结合方式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对年画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进一步传播文昌祖庭年画文化。并且,设计者可以根据文昌祖庭年画的特点设计并推出一系列相关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应既实用又具有纪念意义。另外,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这些文创产品,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并了解文昌祖庭年画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昌祖庭年画的文化创意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借助先进的数字化保护、创作及传播手段,传统年画得以实现现代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我们不仅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其应用的深化,文昌祖庭年画的文化创意设计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推广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数字化平台,珍贵的艺术作品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触及全球观众的心灵,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作者简介:王雨晨(2000—),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与创新设计。

通信作者:朱艳秋,邮箱:[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时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