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履以往
作者: 龙建芬在繁华都市那被喧嚣遗忘的角落里,一条老街沉默而静谧地蜷缩着。老街的中段,一家“福记杂货店”静静矗立。店门的漆面早已斑驳脱落,露出陈旧的木质纹理,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招牌摇摇欲坠,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
清晨,阳光像一层薄纱,轻柔地穿过薄雾,洒在老街那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泛出微微的光晕。老福像往常一样,双手握住店门的把手,用力一推,“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阿强来啦?”老福笑着跟一瘸一拐走进店里的阿强打招呼。阿强虽然腿脚不便,但手上利索,眼里都是活儿,只要出现在店里,他忽高忽低的身形就像老缝纫机的轱辘一样,不停地转动,停不下来。老福的小店从前确实都是活儿,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要是忙起来,也得加足马力才能应付。每每忙起来,阿强总会守不住身体的平衡,越急越乱,越乱越急。阿强想多干点活儿,毕竟他知道,福叔完全可以雇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而福叔却只字未提,一直让他在店里干了十几年,工钱从不拖欠克扣。阿强了解过,他的工钱甚至比超市里身强力壮的工人工资还高二百元,因而干得更加起劲。朝夕相处的时间久了,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家人。刚开始的时候,是老福说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的,阿强不敢这么想,他觉得福叔只是客气,老板终归是老板,所以他陪着小心,卖力干活。但心里总是五味杂陈,难免顾影自怜,觉得自己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因他而双双离世,他留在人间始终是社会的累赘。他是从一次意外中找到在福记的归属感的。
“老福,你看我的外甥现在没事可干,不如我们让阿强先回去,生意上带带咱外甥吧?咱姐都跟我说好几次了!”老福老伴估摸着阿强还没到,就小心翼翼地跟老福商量着这事。老夫老妻那么多年,老福的脾气她能不知道?果不其然,在一阵令人尴尬的死寂过后,老福终于开口了:“国章是个大学生,有文化,四肢健全,咱姐就是太溺爱了,恨不得拴在裤头上,天天带在身边。她不知道这是在害娃,咱也不能做帮凶啊。眼看这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你还跟着你姐添乱,让他来店里干啥?咱这生意有什么值得取经的地方?你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程吗?再说了,阿强干了那么多年,这让我怎么开口?而且以他的腿脚,我们推他走,不就是眼睁睁将他推进火坑里吗?你狠得下心,我可开不了口。”
他们不知道,阿福估摸着今天店里附近学校开家长会,顾客会比以往多,因此就提前一点儿到。到了门口,听到他们的对话,眼眶红了。也就是从那天起,阿强决心这辈子就算不领工钱,只要有口饭吃就跟着福叔干活。也就是那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有了家人,有了归属,不再是被所有人和老天都遗弃的孤儿。他开始要求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尽量成为福叔这种好心人的福报,但他又时常打退堂鼓,自问:“我自身难保,何德何能可以成为福叔的福报?”阿强既满心期待,又信心不足,就像深陷爱情的人,患得患失,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阿强笑着回应福叔的招呼,这声招呼是阿福的加油站,每天只要准时响起来,他生活的能量就能一次次复苏。“阿强,来包烟!”“福叔,给我拿瓶酱油。”老街坊们熟稔地打着招呼,小店内瞬间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日子如果能够一直这样周而复始地宁静流转下去,其实也是称心如意的。
老福是个慢热的人,从小老福的老爹就告诉他,凡是有热闹可看的场所,必定是个是非地,不近是非地,便不染是非事,不成是非人。所以,当大家都在上网冲浪,买智能手机的时候,他只远远地看着,耐心地等待热浪潮头从天上落下来,才去看个究竟。因此,对于网购这个新事物,他也是不放在心上的。但浪潮终究是会遇上的,老福发现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年轻人,更是日渐稀少。
一天早晨,老福下定决心要出门看看到底发生了啥。他拦住了下来领快递的老主顾,快递车就停在他小店的巷子口,可这么久,他确实没有关注过。老主顾有些许不好意思,从前每天必到店里买这买那的,如今也快有三五个月没到店里光顾了。
老福在心里咀嚼了好几遍措辞,终于若无其事地聊开了:“老马呀,领包裹啊。”
老马马上纠正道:“是啊,儿子打发出来跑腿领快递,是快递,现在年轻人把这玩意儿叫快递,不叫包裹了!”
“哦,是这样!这段时间你出去旅游了?也好久没见到你啦!”
“没呢,在家待着呢!就是出门少了,平时就出门买个菜、领个快递。原来在你那儿买的茶叶、日用品啊,现在都不用我操心了,年轻人全都网购了。”
“网购?哦,网购!”老福恍然大悟,网购让他的老主顾变成了别人的主顾,他们买东西甚至不知道店在哪儿、老板是谁,只在手机上点点,交易就完成了。主要是送货上门,还比自己卖得便宜,甚至比他的进货价还便宜!老福发现,这个生意的竞争对手死对头,居然对不上头,抢了他的生意,还抓不着个真人吵一顿或干一架泄泄愤。那种压抑在心里发酵,发酵成了一块莫大的心病。
老街的生意日渐冷清,“福记杂货店”的顾客越来越少。老福望着空荡荡的店面,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了一个“川”字,心病变成了顽疾,最后成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悬在心头,令人窒息。他下意识地走到货架旁,机械地整理着货物,眼睛却时不时瞥向正在认真擦拭货架的阿强。
老福知道,店铺的生意再不景气下去,自己的生活都可能成问题,可阿强该怎么办呢?阿强行动不便,在外面找工作四处碰壁,若不是自己收留他,他的日子恐怕会更加艰难。想到这儿,老福的手顿了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他又坚定起来,轻轻摇了摇头,像是要把那些不好的念头都甩出去。
“不行,说什么也不能让阿强走。”老福在心里默默念叨着,他像从前忙起来的时候一样,伸手拍了拍阿强的肩膀,挤出一个笑容:“阿强,别累着,慢慢来。”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安抚,也藏着老福给自己打气的决心。就算自己的日子再难,也不能把阿强丢在一边不管。这是老福心里最坚定的想法,就像这老街的石板路,历经风雨却依旧稳稳当当,承载着岁月和情谊。
“这可咋整?再这么下去,店都快开不下去了。”老福愁眉苦脸地跟老伴念叨着。老伴无奈地叹口气,提议道:“要不,咱也跟上潮流,在网上卖点东西?”老福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连忙摆手说:“咱都这把年纪了,哪会弄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再说,咱这小店,能在网上卖啥?”
老福每天守在店里,就像方丈守在寺庙里一样,如果天下太平,那么他可能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完一生,可人生哪有一成不变的?这网购的浪潮劈头盖脸席卷而来,他于是出来走走。走街串巷时,发现熟悉的街道悄然发生了变化。老赵家做起了体验店,让顾客先体验再在网上下单;老李家告诉他,他们已经开始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销售渠道;还有老孙家、老陈家……“也许,我也该试试。”老福心里有了主意。
回到家,老福赶紧打电话给他的大孙子。大孙子一听爷爷要开网店,来了劲头,拍着胸脯对老福说:“爷爷,您算是找对人了,我会这个,开网店手到擒来!”
老福开始尝试在网上注册店铺。面对电脑屏幕上烦琐的流程和复杂的操作,老福的手有些不听使唤,鼠标在他手中笨拙地移动着。但他咬着牙,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一遍又一遍地学习。阿强虽然不懂这些,但他一直守在老福身边,时不时给老福递杯水,或者帮忙翻翻资料。终于,“福记杂货店”的网店上线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店里的商品种类有限,图片拍得不专业,价格也没有优势,邮寄费用更是雪上加霜,根本吸引不了顾客,更别说能把东西卖出去盈利了。老福看着寥寥无几的浏览量、纹丝不动的销售量,满心沮丧。阿强感觉到了什么,曾经好几次,他把到嘴边的话都生吞了回去。事到如今,他也不能再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他放松了一下面部表情,习惯性地擦擦手,但实际上他的手并没有任何东西,也不脏,生意不好,他什么也没干,除了忧虑还有什么是需要擦拭的呢?阿强走到老福面前,尽量使声调沉稳平和:“福叔,您最近恐怕也用不了那么多帮手了,但我可以继续在这帮忙。您不用发我工钱,如果可以,中午我在这里吃碗白粥就可以了。如果您还觉着不行,我可以中午回家吃过饭了再来干活。”阿强想,这是老福迫在眉睫的难关,他本来想走的,不拖累老福,但转念一想,他不陪老福渡过难关,谁陪老福渡过难关呢?他把已经推到舌尖的关于辞职的话吞了回去,变成了不要工钱的磕磕巴巴的几句话。老福愣在原地,起初是悲哀,觉得自己生意没落了,然后是生气,长久以来哽在心头的话脱口而出:“怎么?主顾丢了,连你也要炒我鱿鱼吗?你好好干你的活儿,其他的不要瞎想,工钱一分不少,饭你也要继续在这里吃,在这给我把店铺守好。我就不信这个邪,就那一块像砖头的小玩意儿,难道我老福还干不过它?”
其实老福内心也是几乎要放弃了的,但他突然想到,老街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比如阿莲的手工刺绣、根寿的木雕、阿炳的云片糕,还有老全家有口皆碑的螺蛳粉等,这些都是老街独一无二的宝贝。他立刻起身,快步走出家门,挨家挨户地拜访老街的手艺人。每到一家,他都诚恳地劝说:“咱这老街的手艺不能丢,放到网上卖,说不定能让更多人看到!”在他的努力下,这些知根知底的老手艺人纷纷答应合作。老福还请大孙子帮忙,为这些手工艺品拍摄精美的照片,撰写生动有趣的介绍。
阿强开始忙起来了。福记网店售出的第一件商品是根寿的木雕,顾客给了定制的图,让根寿看图制作。阿强负责穿针引线,对接客户,再联系根寿。这个定制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当木雕成品做出来后,阿强把图片传给顾客,顾客连连惊呼:“这才是我想要的艺术品!这才是我想要的纯手工雕琢!”阿强小心翼翼地将木雕打包寄出。老福收到第一笔网上的销售款时,弥漫在他眉宇间的愁云被一洗而净。他请阿强和老伴到老全家吃了一碗加猪脚、鸭掌、豆腐泡和卤肉的超奢侈版螺蛳粉,庆祝福记获得新生。
“福记杂货店”的网店有了起色,老福的想法也跟着大胆起来。他把老街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匠人都组织起来,开发了众多实用且精致的手工艺品和特色产品。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发展的速度超乎想象,产品的主顾也遍地开花,不受地域限制。订单渐渐多了起来,不仅有国内的顾客,还有一些国外的订单。老福坐在电脑前,看着不断刷新的订单页面,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阿强在一旁看着,眼眶时不时红起来,他知道,天无绝人之路,福叔是个好人,老天不会辜负他。
阿强又像缝纫机的轱辘一样,转起来了,他要跑上跑下,拿货、打包、邮寄。一天,阿强正在打包一个顾客定制的根雕茶盘,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为首的是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眼神傲慢。他带着几个手下,大摇大摆地走进“福记杂货店”,大声嚷嚷着:“你们这些手工艺品,涉嫌抄袭我们的设计,赶紧把相关商品都下架,准备巨额赔偿!”
老街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商家们个个惊慌失措。老福心中一紧,眼神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深知,这些手工艺品皆是老街艺人的心血结晶,绝无抄袭之嫌。他挺身而出,挡在货架前,目光坚定地与这群人对视,他大声说道:“你们说抄袭,可有真凭实据?我们老街的手艺传承百年,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容不得你们随意污蔑!”
对方却拿出几张所谓相似的图片,不屑地晃了晃,态度嚣张:“这就是证据!识相的就赶紧赔钱,不然有你们好看!”老福眉头紧皱,双手紧紧握拳,他明白,这群人分明是来讹诈的。但对方来势汹汹,若处理不当,老街好不容易恢复的生机恐将毁于一旦。
阿强虽然心里害怕,但对福记的归属感驱使他走到老福身边,小声却坚定地说:“福叔,您别怕,我在这里,他们要是敢耍流氓,我就跟他们拼命。”
晓燕是外出打工赚到第一桶金,再毅然决然返乡创业的老街新生代年轻人。她是最先站出来,在福记初期组织老街手工艺品线上销售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年轻企业家。她平常除了忙自己的工作室,就是到福记去串门并给出一些年轻人的与时俱进的声音和建议。晓燕听闻老街的变故,放下工作室的事务匆匆赶来。她看到老福和阿强坚定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同时也为老街的处境担忧。“福叔,我们不能就这么认栽,一定有办法证明咱们的清白!”晓燕眼神中透着决然,她的眼神里有利刃,更有力量,她不容许自己的长辈在这些兴风作浪的小妖怪面前失去威望,她要挡下这股妖风,平息这乘隙而入的投机取巧之事,将居心不良的他们赶走。
于是三人四处奔走,寻找能够证明手工艺品原创性的证据。老福和晓燕翻出老街艺人多年前的设计手稿,走访曾经购买过早期作品的顾客。阿强虽然行动不便,但也没闲着,他在店里帮忙整理资料。然而,对方似乎早有准备,对这些证据嗤之以鼻,甚至扬言要发动媒体抹黑老街,抹黑福记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