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与新时光(组诗)
作者: 三色堇瓦当
在汉代它是瓦当,在时间深处是遮朽
对于历史,它是“单于天降”的瓦当
而今日,工匠们称它是陶
我不清楚,在古代它如何纠正雨水的偏差
庇护着众生的心跳。此时两只麻雀落在
瓦当凸起的花纹上,安静地看着檐下的
老人在自家的庭院,对着灯火开心地小酌
当绘有兽面的瓦当在历史中退场
麻雀还在树梢上紧紧地
注视着被时间压着瓦当的日子
注视着我们这些如履薄冰的人
立秋之后
立秋之后山顶漫过来的雾气
跟着我,像是一个随从不肯散去
我听到风与时间的摩擦声和脚步声
它们穿过墨绿色的远山
和依然有些滚烫的屋顶
我打开一部小说的扉页
点燃一支薄荷香烟,跟着文字的情节
一步步走进去。在过去的故事前停了下来
作者设置的每一个场景
都傲慢地接受着我的敬意
我用力推开小说让人悲叹的结局
秋意,像一场火灾从远方生起
光的长廊
它们躺在沙滩上,那些成堆的
有着豹子高傲花纹的贝壳已经发臭
命运从这里开始消逝
只有像号角的那种,被风一吹
就发出了金属一样直达词语的声音
像一种乐器,从海上跃然而出
落在我的胸口。更像巨大的鸥鸟用翅膀
划出的水面,一条光的长廊深不可测
吴堡,石城
朝阳爬进石砌的窗台
房间里挤满了暖光
我俯下身来仔细辨认着古道下的石头
与历史的厚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竟有千年,我们面面相觑
我站在高墙上眺望
这些褐色的石头,让我内心沉重
它们的风烛残年,它们的悲喜与安然
依然保存着千年前的温度
和原始的精神力量
坐在石凳上,我看到黑翅鸟
高傲的脖颈从拱门飞过
我从未向它吐露漫山遍野的青枣
在石城是什么味道
辛庄的夜晚
辛庄的夜晚格外耀眼
篝火将枣树的影子贴在了诗人脸上
这些细微的光
贴在了朗读的诗句上
一城灯火穿过词语
穿过旷野
穿过夜色里的信天游
穿过秧歌舞者手里的绸扇
最后落在红砖堆砌的
未来之城的屋顶
我从这个夜晚走进辛庄课堂
走进从拱形的高窗里升起的万籁与星光
倾听他们在讲述着各自的时间
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石峁遗址
一座石城躺在秃尾河北侧
一躺就是四千多年
它的横空出世
让我看到了那无妄的欢喜与破絮中
遍地奔走的小兽们的蹄痕
泥土下,千年的骨针
刺穿了光阴的魔咒
刺穿了这座石筑的城堡
马背上的王者用弓箭射杀着黑暗
一位穿着麻制长裙
胸前挂着铜镜的女人
带着羞赧的红晕
坐在落满了夕光的石头上
正用精美的口簧吹奏出随风飞舞的旋律
铜镜照射着音符,它们穿过街巷
穿过每一堵光滑的石墙
掩盖了车水马龙的回声
在时间的季风中
凝固成被时光反复打磨的废墟
某个片段的旋律
小提琴G大调的旋律
带着烛光,正从它棕红色的体内飞出
它们一跃而起。掠过音乐大厅红色的穹顶
每个音符都在眺望着人间的烟火
它正在淘空这个夜晚
淘空那一场大雪
淘空我眼里所有的泪水
它深深地种在我的心里
再也没有离开
是的,我终将接受命运的驱使
今夜是我在慢慢靠近它
靠近那曾经消逝的托塞利的悲伤
风景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到好看的去处
看夕阳落在屋顶
看风在涌来路上的摆向
看时间在上空盘旋
看一个身披灯影的人,将秋风卷进衣袖
我想折一些花枝遮盖谎言,在必要的角度
一个音节,一个句式,一个词语筛选
我蹲下来,仔细辨认着它们的真伪
我甚至触摸到了它们的肋骨和牙齿
用力掀开那夺目的好看的风景
【作者简介】三色堇,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钟山》《上海文学》《诗刊》《诗歌月刊》《星星》等刊物。有作品入选年度选本和多种选本。出版诗集《南方的痕迹》《三色堇诗选》《背光而坐》,散文诗集《悸动》等。曾获得天马散文诗奖、中国当代诗歌诗集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