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结策略的研究

作者: 任俊 耿瑜 任娟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在目标、内容与方法上经历深刻变革。课堂小结作为教学关键环节,对知识巩固、思维发展及学习兴趣提升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新课标要求,探讨多样化小结策略,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标  课堂小结  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形成积极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小结不再是简单回顾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化理解、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有效的小学数学小结策略十分必要。

一、小学数学小结的重要性

(1)知识巩固与梳理通过小结,学生能回顾当堂课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系统化。例如,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小结时可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图形特征,明确其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对图形知识理解更深刻。

(2)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强化有效的小结能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后,引导学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面对类似问题时能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解决。

二、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小结策略

(1)问题引导式小结。教师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思考,自主总结知识点。如“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后,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时如何计算?”学生思考回答过程,就是对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培养反思总结能力。

(2)思维导图式小结。思维导图能直观呈现知识结构与联系。教师可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后,学生以“分数”为中心,分支列出分数的意义、读写法、大小比较等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理解记忆,提高归纳整理能力。

(3)活动体验式小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总结知识。如“认识人民币”教学后,开展“小小商店”模拟购物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人民币知识,总结购物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结论有效的小结策略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多种小结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结,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论》:作者周玉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作者〔美〕D.A.格劳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