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听、评课

作者: 宋玲玲

摘要: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或缺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经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  听课  评课

一、为什么要听课与评课

先来回忆一下,看看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言行“刘老师这节正好我有空我去听您的课吧,顺便我也能把这个班的作业批完您不反对吧?”

“王老师你不用去听:学生太烂,没啥意思。”

“今天谁有课啊?我这周的听课任务还没有完成呢。”“姜老师把你的听课本借我抄抄吧。”

……。

诸如此类的言行,不知各位老师是否曾相识?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听课评课活动中常见的现象--重视程度不够、为完成听课任务而听、边听课边处理杂事、听课后不交流反馈、听课笔记没有自己的反思而只是记录教师的板书……。难道听课真的是一项强制性任务吗?若是这样课听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是任务,那听评课的目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听评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重要的教研活动,是教师观摩学习、交流提高的最佳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经常性的有质量的听评课,有利于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更快成长,有利于良好教风的形成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也许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听课和分析课,应当从开学的最初几天直到停课前的最后几天都在进行……。”、“听课和分析课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发展教师的经验,把个别教师的经验变成集体的财富,用以丰富全校的创造性的实验。”“在听课的过程中应当把实际材料加以概括,整理成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某些报告。就这些报告进行讨论、交换思想、进行辩论,有助于形成集体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技巧,鼓励创造性的探索”。

二、听课前应准备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天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熟悉教材,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价一个参照体系。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

三、听课时应关注什么

听课记录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要关注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我们平时听课感到有些名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

(2)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向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接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学会调查、探究。

(3)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因此,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即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二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景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听课后应做些什么

(1)整理好听课记录。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携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景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产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2)做好课后分析。听过一节课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课的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总之,评价一节课,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即看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是否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是否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否留有静思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得到多少,得到些什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总结: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听课评课则是让教学这门艺术逐渐减少遗憾的重要途径。赫伯特.科尔曾说“教育的一个美丽之处在于—作为一名教师,其发展是无限的,正如你事先并不知道学生能学多少东西一样”,那么就让我们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创造自己发展的新机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