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知县追溯自由民权运动
作者: 王新生高知县高知市有座自由民权纪念馆,1989年为该市建制100周年而建。门口竖立有两块招牌,除“自由民权纪念馆”外,还有一块书写着“自由来自土佐山水”。当地人肯定很自豪,但外地人大概觉得有点夸张吧。
漩涡中心:幕末时期的纷争
幕末维新时期(185—1868)有“萨长土肥”之说,即萨摩藩(鹿儿岛县)、长州藩(山口县)、土佐藩(高知县)、肥前藩(佐贺县)4个影响力最大的藩,均为外样大名(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萨长肥三藩地处西南,最早接受西方影响,幕末时期已经开始工业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单独反抗幕府的军事势力。土佐藩地处四国岛偏僻一隅,20万的“石高”(藩领地收获的大米)在4个藩中也是最低的,其能够主导幕末明治初年的政局,与其人才(也可以说是叛逆者)辈出关系密切。
土佐藩第一代藩主山内一丰早年跟随丰臣秀吉南征北战,“关原之战”站队德川家康的东军,作为有功之臣转封土佐藩。
幕末时期,土佐藩第15代藩主山内丰信(容堂)一直坚持“公武合体”立场,与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发生对立,在“安政大狱”中受到隐居处分。1860年“樱田门之变”(日本尊王攘夷派18名浪士在江户城樱田门外刺杀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事件)后复权,参与了幕末诸多重大活动,幕府最后一位将军德川庆喜的“大政奉还”(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最初由容堂提出。
土佐藩内也有反对幕府的尊王攘夷派。以武市瑞山为首组成“土佐勤皇党”,组织成员到京都举行恐怖活动,但在“八一八政变”(幕府势力操纵公武合体派在京都发动政变,最终导致以长州藩为主的尊王攘夷派势力被驱逐出京都)中遭受毁灭性打击,瑞山被捕后遭到剖腹处分。坂本龙马积极游说各藩志士,促成萨摩、长州两藩同盟,提出著名的未来蓝图“船中八策”(坂本龙马与后藤象二郎在1867年6月9日共同提出8条政治改革计划,旨在通过政治改革来振兴日本),可惜的是,坂本龙马于1867年在京都近江屋死于暗杀。板垣退助(日本第一个政党自由党创立者)积极参加讨幕活动,甚至无视容堂藩主的制止炮击幕府军,容堂只好转向,奉命进攻四国亲藩大名的高松藩、松山藩,好在两藩审时度势,不战而降。其后,土佐藩2700名军人在板垣的率领下,参与明治新政府的东征战事,死伤近300名。
板垣退助: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先驱
明治政权建立后,土佐藩提供了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等人才,但藩财政处在破产状态,因而在奉还版籍、废藩置县过程中比较积极。1873年,主张“征韩论”(征服朝鲜半岛)的板垣、后藤等人下野,回到高知县与片冈健吉、林友造等人组成“立志社”,要求开设民选议院。
1875年2月,以“立志社”为中心,日本各地政治团体的代表在大阪举行集会,并组成“爱国社”。针对自由民权运动骤然兴起的局面,明治政府一方面进行部分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劝诱自由民权派的中心人物板垣退助再度入阁,以达到瓦解运动的目的。1875年3月,板垣退助重新担任政府参议,爱国社也因此在1875年4月解散。同年10月,板垣退助因政府未遵守建立宪政体制的约定而退出政府,继续从事自由民权活动。
在自由民权运动过程中,由集体或个人起草的日本宪法草案达数十种,其中有著名启蒙思想家、土佐藩出身的植木枝盛起草的《日本宪法预定案》和《日本国国宪案》,在强调主权在民的同时,主张人民具有“革命权”。
1881年10月,政府宣布在1890年开设民选议院以及制定宪法的诏书后,板垣退助组成自由党,主要干部多为高知县出身。为扩大自由党的影响,板垣到处演说,1882年4月,板垣在岐阜县遭到小学教师相原尚褧的袭击,浑身是血的板垣在吉田茂父亲、土佐出身的自由民权积极分子竹内纲扶起后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板垣死、自由不死”。在板垣的要求下,凶手没有判处死刑,而是无期徒刑,被罚到北海道网走监狱服苦役。1889年《明治宪法》颁布后,凶手获得大赦,面见板垣道歉,但在登船后下落不明。
包括此次暗杀在内,板垣曾遭5次暗杀,但均幸免于难。国会开幕后,板垣率领自由党与政府展开针锋相对的抗争,但甲午战争爆发后,马上转向支持政府对外战争,甚至担任了伊藤博文内阁的内务大臣,典型地反映了近代国民国家的本质,即“对内立宪主义,对外帝国主义”。1898年,自由党与大隈重信的进步党合并为宪政党,组成短暂的隈板内阁,大隈任首相兼外务大臣,板垣任内务大臣。1900年,板垣将自由党交给伊藤博文,改组为立宪政友会,自己退出政界,1919年去世。板垣退助在日本评价很高,被誉为“国会之父”。国会议事堂四角大厅竖立着其铜像,与大隈重信、伊藤博文各占一个角落。还有一个角落有台座,但上面空着,据说是象征宪政政治尚不完善。
“穷则思变”:何以人才辈出
高知县还出了两位首相,一个是滨口雄幸,1929年因签署伦敦海军裁军协定而遭右翼分子枪杀。另外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吉田茂,因设定战后日本发展方针“吉田路线”并获得成功而广为人知。
高知县也有著名的左翼人士,如被称为“东洋卢梭”的中江兆民、从社会主义转向无政府主义的幸德秋水等。

高知县最为著名的企业家是“三菱财阀”创始人岩崎弥太郎。三菱起步较晚,1870年岩崎弥太郎在土佐藩设立九十九商会,当时贩售铸铁制成的“天水桶”,1872年,九十九商会改称“三川商会”,次年3月又改称“三菱商社”,从接收政府造船厂开始,逐步涉足采矿、银行、保险、贸易、钢铁、机械等领域,在20世纪初期成为与三井、安田、住友等并驾齐驱的四大财阀之一。
土佐藩人才辈出,其原因一方面是藩政宽容,身份等级观念不是很强,对旧领主的家臣也一视同仁,给予任职,同时有一大群可兼农业、工商业的在乡武士(乡士),依靠才能逐步上升。另一方面是高知县的地理特征:在47个都道府县中,面积排第18位,人口排第45位,地广人稀,山地面积占89%,远远超过日本的平均数字66%。虽然难说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但终究是“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
高知县:传统又神秘的旅游地
高知县面积约占四国的一半,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森林保护政策坚持400年之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居日本第一,是日本屈指可数的林业县。四万十川为四国最长河流,196公里,没有建设水坝,河水清澈见底,被称为“日本最后的清流”。
沉下桥

爱媛县道后温泉

高知县在四国岛南端,从神户进入四国岛到达高知县需纵贯四国岛,如果从冈山进入四国岛到高知县需横穿四国岛,一圈下来,四国岛上的数个著名观光点均可体验,如鸣门漩涡、高知城、道后温泉。
四国岛山地较多,人口密度低,青山绿水,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服务区(日本称“道之驿站”)设计如同景观,据说排名日本第一。四国岛的亮点不像京都那样随季节产生较大起伏,其美丽之处不只在景观,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和历史,即一种弥散在空气里淡淡的神秘感,传统、低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极适合追崇宁静、浪漫、清新且知性的来客。
(责编: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