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童年,情牵故乡

作者: 王重阳

雪落童年,情牵故乡0

电视上,一位运动员踩着雪橇,在雪山上纵横飞舞,轻松翻越一道道障碍,留下一个个帅气的背影。冰雪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其他运动项目,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看着世界各国运动员在赛道上竞速、在舞台上展演,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美,也能体会到体育竞技精神的真谛。

长久以来,我也期盼着可以在雪山下滑动滑板,可以在空中飞跃出完美的弧线;可以在冰雪赛场上奋力拼搏,跑出中国加速度;可以在奥林匹克五环下,代表国家和人民,站上最高领奖台,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不断奏响。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只能在电视机前、手机屏幕前,为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

其实,有时候想想,冰雪运动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故乡,冬天天气寒冷后,飘洒的雪花就会如期而至,纷纷扬扬,铺洒在天地间。一夜过后,拉开窗帘,外面的世界如同玉砌冰雕一般,雪白而纯真。世界进入童话模式,人们在雪地里欢呼雀跃,迎接着冰雪季的到来。

走,滑雪去,溜冰去,打木牛去。我们十几位青少年越过雪地,在上面留下一串串或凌乱或整齐的脚印,将呐喊声和欢笑声泼洒在雪地里。然后,我们走上崎岖陡峭的山路,穿着臃肿的棉袄,拿着木板,排着队,登上陡峭山路的最高处。一个人坐在木板上,身后再坐一个小伙伴,喊一声“发车”,两腿一蹬,两个人就朝着坡下滑去。几十米的长坡,被我们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滑到坡底后,我们往往是四脚朝天的姿势,但又翻滚着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捡起木板,继续往坡上爬……我们欢快的笑声穿透了茫茫雪谷。

登高是滑雪的高手,每次出门,他都会偷偷从家里拿一张牛皮,等到他滑时,他就将牛皮放在屁股底下,再叫上三四个人跟在他身后,然后滑动手里的木棍,带着大家滑向坡底。半天下来,其他人的屁股上都留下了一坨雪水印,只有他的裤子干干净净。寒冬的风吹红了我们稚嫩的脸蛋,我们把灿烂的笑容留给了冬天。

接下来就是溜冰。初冬时,河道上的冰只结了薄薄的一层,犹如一层白纱漂浮在水面,凑近还可以瞧见河里的游鱼。有些小伙伴好奇,砸破薄冰想去抓鱼,结果却只捞到冰冷的河水,根本找不到鱼的影子。这个时候,冬还不深,冰也不厚,我们还不敢去踩,可因为心急,还是会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

等到进九后再来到河边,冰已经冻结实了,连村里饮水的老黄牛,都能在上面稳稳地行走。我们赶紧溜起了冰,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鞋鞋底光滑,如同冰鞋一般,一次就能滑出十几米远,有一种飞翔的感觉。其他人听见了河坝里传来的笑声和尖叫声,都飞奔而来,跟我们汇合。很快,滑冰的队伍就壮大起来,二十几个小伙子个个身姿矫健,像极了大城市训练场上的运动员。乡村孩子家里的条件差,没有正规的滑冰装备,也得不到教练们的指导和培养,却有幸得到了大自然的眷顾,能无忧无虑地感受着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有时,我们玩闹半日口渴了,就抓起石头用力砸开冰面,取出干净的冰块舔起来,冰块寒凉坚硬,可我们毫不在乎,反倒品尝出一丝甘甜的味道。

打木牛也是我们很喜欢的冬日游戏,把木头削成对称的锥形,在尖部放一个铁珠,一个木牛就做成了。再制作一把小鞭子,把木牛缠起来,快速甩动鞭子,木牛就会变成旋转的陀螺,在冰面上转动起来。要是木牛转得慢了,我们就用力挥动鞭子,给左右摇晃的木牛注入新的动力,让木牛继续旋转。

在那个年头,即使天气十分寒冷,也阻挡不了我们亲近自然的热情。我们没有华丽的衣服,没有高档的设备,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尽情享用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纯净的馈赠。

每年都会下雪,每年都有孩子长大。渐渐地,我们各自走向了远近不同的城市,从事着各式各样的工作,故乡的雪,很难再落到我们的肩头。但每次回乡,或者看到故乡人发的滑雪视频,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那些滑雪的人里,不也有曾经的我们吗?

责编/高爽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