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了”的人生哲学
作者: 马斌学生时代,有一种恐惧,那就是亲戚向父母打听自己的考试分数。似乎在大家眼里,分数是衡量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沉甸甸地压在每个学生的心头。
郭德纲曾讲过:“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他的儿子郭麒麟在初三那年选择了辍学,而郭德纲的一句“算了”,成就了郭麒麟的独特人生,离开学校的郭麒麟并未就此放弃学习。
在一档电视节目里,众人参观一家扇子制作店铺。当工作人员正要介绍一把扇子时,郭麒麟率先指出这把扇子不是纸制的,而是采用了布的工艺。工作人员夸赞他眼光独到,随即将那把扇子递过去让他近距离观察。郭麒麟看后毫不犹豫地说,扇子上亮晶晶的图案叫作“洒金”。这脱口而出的专业术语,尽显郭麒麟的文化底蕴。
这让我不禁想起好友小北,他平时考试分数不高,但知识面却很广。高中时,小北就很“不一般”,不仅熟知中国历史,还能侃侃而谈冷门的南美洲历史。有一次放学回家,我俩在公交车上偶遇,他兴致勃勃地跟我聊起汽车,从配置差异到品牌对比,我惊叹于他丰富的知识。他却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爱看一些课外书和相关视频而已。
课间,小北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同学。他一会儿聊电影里的奇妙情节、一会儿科普冷门的科学知识、一会儿又分享绘画技巧。似乎不管同学们问他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大家都很好奇,他脑袋里怎么装了这么多的新奇知识。可一到考试,小北的成绩就不理想。
最终,小北还是没能考上大学,只能早早步入社会。分别的那天,他故作轻松,笑着对我们说:“我先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提前给大家探探路。要是以后发达了,回来给你们分享我的经验;要是没混好,就当是去体验生活了。”
几个月前,小北回来了。他戴着一副厚实的黑框眼镜,拉着两个黑色大皮箱。小孟打趣道:“你可算回来了,两个箱子里装的啥好东西,快让我们见识见识。”小北稳稳地把箱子放在地上,熟练地打开密码锁。
一个箱子里,装满了书籍和几件朴素的衣物;另一个箱子里则放着两台相机、一堆镜头和配件,角落里还散落着一些小物件。小北笑着说:“好久不见,真想你们!这两个箱子陪我跑了好多地方。我带了些法国的小玩意儿回来,送给大家。”说着,他从箱子里掏出几个小物件递给我们。小孟连忙问:“小北,这些年混得咋样?”有人开玩笑说:“都去法国了,肯定混得好啊!”
小北笑了笑,说前几年真的挺难的,那时候边工作边玩摄影。大家都知道学摄影要投入很多钱,他没少找家里要钱。后来工作逐渐顺利,摄影作品也得到了认可,才攒下一些积蓄。他一直想趁年轻时多走走,拍些想拍的照片,于是辞去了工作。他坦言,现在赚得不多,但能养活自己。
小北没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也没有被生活打倒。在我看来,就算真的失败了,按照他的性格,他也会坦然地说出“算了”,然后拍拍尘土,重新出发。这种“算了”的态度,不是认输,而是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后,还能笑着继续向前走的人生哲学。
责编/高爽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