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提:圣城的新篇章

作者: 行走的鱼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0

清晨的康提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湛蓝天空与四周的青山绿树,湖面上偶尔泛起丝丝涟漪,那是微风轻轻拂过。湖畔,高大的棕榈树与低垂的柳枝随风摇曳。沿着湖边悠然漫步,清新湿润的空气裹挟着花草的芬芳沁人心脾。远处,佛牙寺在晨光的映照下,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1

康提以这样一幅宁静的画面打开了崭新的一天。不过,这份宁静不会持续太久,夜幕降临之后,这里便会成为斯里兰卡最热闹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将涌入这里,盛大的游行会将整座城市渲染得灿烂非凡,因为斯里兰卡最重要的节日——佛牙节(Esala Perahera)到了。

亲历佛牙节盛典

炎热笼罩着斯里兰卡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就连康提这座山中的城市也不例外。不过人们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下午的时候就涌上了街头,为的就是抢占一个看游行的好位置。佛牙节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7到8月举行,这场盛典一般会持续10天,并且在月圆之夜达到高潮。

随着夜幕的降临,街上的人越聚越多,不管是当地人还是游客,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浓郁的节日氛围瞬间将我也卷入其中。安全起见,观看游行的人们被护栏隔开,以免发生事故,不过护栏却拦不住人们的热情,随着鼓乐声的逐渐临近,观众的热情也到达了顶峰。游行的队伍分成了很多方阵,在行进过程中还有康提民间传统技艺表演,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独属于康提的传统舞蹈。康提的舞蹈有很多种,表演者们包着头巾,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古朴的动作中凝结着康提悠久的历史。作为康提文化的代表,传统舞蹈平时也在剧场中表演,不过也许在舞者心中,街头才是传统舞蹈真正的舞台。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2
佛牙寺标志性的八角亭,白色的外墙雕刻着复杂的几何图形,康提国王曾在这里演讲。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3
八角亭侧面的建筑是佛牙寺的“内殿”,被称为“佛牙殿”,里面供奉着佛牙舍利。

佛牙寺与康提王宫建筑群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4
康提王宫与佛牙寺紧紧相连,坐落在康提湖畔,这片人工湖建于1807年,由当时的康提最后一任国王下令建造。湖中的小岛曾是国王的后宫,英国殖民时期变成了军火库,如今已改为湖心花园。

随着大象方阵的登场,整场游行活动达到了最高潮。在一头主象的带领下,数十头大象随着游行的队伍缓缓前行,它们身上披着精美的华服,背上则载着供奉佛牙神龛的复制品。孩子们和游客被气势非凡的大象方阵所震撼,发出了阵阵欢呼,而虔诚的信徒则望着佛龛默默祈祷。游行结束,节日的气氛却丝毫没有减弱,街边的摊位贩卖着各种小吃和纪念品,大人们悠闲地与小贩讨价还价,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奔跑。

一枚舍利,一座圣城 

公元4世纪,盘陀公主赫摩摩罗和丈夫丹陀王子一起将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护送到斯里兰卡,献给了僧伽罗国王。之后,这枚佛牙舍利便不再只是单纯的宗教象征,而是成了王权的标志。

佛牙寺无疑是康提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15世纪,康提王国的开国国君维摩罗·达摩·苏利耶一世建立王国不久,就急不可耐地修建了这座庙宇供奉佛牙舍利,并且将这座寺庙与王宫紧紧连在一起。也是因为这枚佛牙,让康提有了“圣城”的称号。佛牙寺建立在约6米高的台基之上,白色的外墙与灰色的屋顶肃穆而典雅。沿着护城河延伸的外墙就像水波一样凹凸有致,上面排列着很多三角形的孔洞,据说这是为了放置油灯照明。佛牙寺标志性的八角亭位于护城河边,八角亭的外墙雕刻着复杂又美丽的几何图形,红色的屋顶显得格外出挑,据说这里曾是国王向民众讲话的地方。穿过庭院,步入殿堂内部,你会发现,厅堂套厅堂,结构错综复杂,仿佛一座迷宫。

佛牙舍利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5
佛牙殿中央供奉着金色的佛像,天花板和墙壁上精美的壁画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佛教故事。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6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7

因为佛牙舍利太过珍贵,所以佛牙寺的安保十分严格,这里是斯里兰卡为数不多需要安检的地方,并且为了保护内部的设施,进入寺庙需要脱掉鞋子。沿着长长的甬道前行,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映入眼帘,壁画用鲜艳的色彩描述了佛牙节的盛况:盛装的大象、欢快的舞者、虔诚的信徒……寺庙大殿的天花板精美绝伦,木头拼成的格子中嵌着金色的莲花,象征着佛法昌盛。不过最令人感到震撼的还是由巨大象牙组成的拱门,虽然如今看上去有些“不环保”,但在当时确实是彰显神圣与王权的最佳方式。

在佛牙寺二楼的内殿中,供奉着举世闻名的佛牙舍利。舍利被放置在一个精美的佛塔内,塔身镶嵌着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华丽非凡。虽然佛牙舍利并不对外展示,但这丝毫不影响信徒们的热情。就连旅行者也会沉浸在这片神圣的气氛之中,不由自主地双手合十。

佛牙寺的旁边就是康提王宫,历史上,康提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者入侵,所以康提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本土风格与欧式风格相结合形成了康提特有的殖民建筑风格。而康提王宫由于修建较早,呈现出鲜明的斯里兰卡传统建筑风格。王宫布局精巧严谨,庭院错落有致,功能分区明确,既满足了宫廷生活的多元需求,又契合防御需求。在建筑上使用了木雕、牙雕、石雕、绘画等丰富的建筑手法,为王宫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圣城背后,新的光彩

康提整座城市建在山谷中,是狭长的一条,地形极大限制了城市的空间,以至于这里的房屋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除了几条相对宽敞的主干道,只剩下无数狭窄的街巷,连接起康提人的市井生活。

走在康提城区,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商店和摊位,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烤饼的香气。正值佛牙节,游客摩肩接踵,而商家却是呈现出两个极端,有的商家热情地招呼客人,希望多卖出一些东西;而有的商家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认真忙着手中的活计,只有客人询问的时候才抬头聊上几句。我走进的这家木雕店便是如此,老板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在一块木头上雕刻着,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手中的木雕。他的孩子倒是格外的开朗活泼,看到我走进店铺便忙着招呼,一副“小掌柜”的样子。不一会的工夫,一块普通的木头在老板的手中变成了一只灵动的小鸟,每一片羽毛都清晰可见。老板放下手中雕刻,发现我一直在看他创作,便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

在与他的交谈中得知,木雕技艺在康提传承已久,基本上都是父子相传。店主也是从小便跟随父亲学习木雕,如今已经将近30年了。在他的心中,木雕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也是对康提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因为雕刻最重要的题材就是宗教故事和人物,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信仰交付到他人手中,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只不过他的孩子并不想学习木雕,对“蜘蛛侠”的喜爱也远远超过这些传统故事。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8
纺织工坊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9
木雕技艺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10
康提:圣城的新篇章11
穿着橙色僧袍的僧侣在佛牙寺外的市集托钵乞食。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行方式,僧侣们一般在清晨,手持钵盂沿街行走,接受信徒和民众的布施。

在一家纺织工坊中,我听到了类似的故事:几位中年妇女坐在古老的织布机前,手脚并用,熟练地让经纬线在手中交织,一匹匹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纺织品就这样在她们的手中诞生。这种古老的纺织技艺,从挑选棉花、纺线,到染色、织布,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她们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手工艺,但年轻人却更喜欢穿着印花T恤抱着手机浏览网页。

市场边的一棵大树下,几位老人在悠闲地下棋,我在旁边茶馆点了一杯纯正的锡兰红茶,一边休息一边和他们闲聊。老人总是怀旧的,他们用口音浓重的英语向我介绍康提曾经的辉煌。但他们也有一份担心,外界文化的冲击前所未有的强烈,甚至超过了殖民地时期。孩子们更喜欢捧着手机,更喜欢外面的快节奏,反而忽视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其实,这种“冲突”在许多古老的国家都发生过,有些传统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已经被渐渐淹没。

临近傍晚,又一场游行即将开始,年轻人依然拿着手机,只不过他们将盛大的游行拍摄下来,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责编:昭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