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春节

作者: 老二

从超市买来的肉大多经过分割,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久之,渐忘其本来面目,直到春节前夕赶大集,才有机会与家畜们碰个头——那一颗颗脑袋素面朝天,或怒目圆睁,或双目紧闭,或去骨后悬于半空,乍看森然,然后熟视无睹。再看店内,火腿蹄膀挤挤挨挨,夹杂着一人多高的鱼和巴掌大的虾,静候买家讨价还价。

消费者没工夫琢磨体格面相,此中老手一边拎着年货,一边拈着牙签,每到摊前扎一块“免费品尝”,从街头嚼到街尾,勉强混个半饱。既然得了便宜,自然喜笑颜开,随大流移步公交站,盘算年夜食单。

云南的春节0
成昆铁路上的候车室,附近山民乘火车走亲访友。
云南的春节1
年夜饭的前奏曲。
云南的春节2
 新春伊始,昆明大观公园引进广东醒狮,十分醒目。
云南的春节3
年货街上的风干鸡。

除夕下午,人们若不在家,就在回家路上,极少有人闲晃。公交地铁空空荡荡,省城俨然空城。夕阳西下,蒸煮煎炸八九道菜,就着春晚下饭,熬到午夜遥望烟花盛开,一朵朵忽明忽灭循环往复,终于意兴阑珊。接下来的日子打扫剩菜,至多出门消食,景区外依然人迹寥寥,不出三天,年味尽失,远逊于乡镇的热闹光景。

在云南,少数民族占多数,对春节缺乏执念,然而猪养肥了总要杀一杀,用二师兄的名义聚聚人气,大家方便叙旧。僵卧孤村不自哀,鸡叫三遍,依稀传来悲鸣,日上三竿,案上玉体横陈。死猪不怕开水烫,任人开膛破肚和搜肠刮肚,它自岿然不动。顷刻间,肉片混合蒜苗下锅爆炒,香气四溢,搭配下水与蔬菜,凑齐一桌杀猪菜。当中一盘“辣椒旺子”系放血所得,既是头道菜,又是头刀菜,生猛异常。

素闻白族人爱吃生皮,与凉拌生猪肉无异,又见彝族人爱吃凉拌生猪肝,并以骨渣制成咸菜,斗胆一试,竟十分下饭。与民族兄弟围坐一桌,言语不通,心境却相仿,端起碗来走一个,祝酒词仅三个字:样样好!

吃饱喝足,大爷大叔抱起三尺长的水烟筒,沿墙根蹲下做深呼吸。一支烟功夫,人群四散,上山的上山,下田的下田,挖藕拾柴,烧荒锄地,余下村童,兜里揣几颗花炮,弄出点回响,山村愈显寂静。

云南的春节4
在楚雄黑井古镇,回家的人走过百年石板路。
云南的春节5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云南的春节6
一碗蘸水,半碗辣椒,提神醒脑。
云南的春节7
生活越来越滋润,八大碗已不止八大碗。

立冬以后,云南天气基本晴好,万物照常生长,谈不上农闲,却足够悠闲。有空与亲朋好友自滇中南下,经玉溪入红河,拐入元江温泉谷,谷里水汽蒸腾。溪畔店家杀鸡拔毛现场烧烤,烹煮玉米、土豆和鸡蛋,温泉水煮蛋鲜嫩爽口。

出山谷,抵平坝,邂逅蒙面歌会。再往南,到达普洱磨黑镇,看老街人家门首烧高香,与红灯为伴彻夜长明,从除夕燃到新春。香烟缭绕中,中年人舞动瘦龙,带领鱼虾仙鹤招摇过市,被人群簇拥着爬上山顶水晶宫,群众列队相迎,是时鼓乐齐鸣,婆婆妈妈们先向龙王叩首,再向神明磕头,连古树青石也要作揖,可见万物有灵。

云南的春节8
天气晴好,门前洗衣。
云南的春节9
在东川的大地上,以犁作画。
云南的春节10
这边杀鸡拔毛,那边打水煮蛋。 

云南的春节11
热水塘里做游戏。

新年祈福,好比神仙面前点卯,“横竖挂个名,将来如何,您老人家看着办。”心诚则灵起于心,到底是主观感受,若逢庙便拜,诸神恐怕要踢皮球:“这事不归我管,麻烦您另请高明。”

云南的春节12
西双版纳橄榄坝的泼水节

穿越北回归线,亚热带季风吹落棉服,正午阳光下穿T恤喝冷饮,暑热顿消。村外蕉林碧浪翻滚,村道细狗闭目养神,此时此刻,唯游人哪里响动往哪扎堆,纷纷抄起水桶泼水狂欢,尽享傣族人的快乐新年。

勐巴娜西舞台上,小卜少(少女)与小卜冒(少男)翻转手腕起舞。舞台边,蟒蛇打盹,大象献艺,孔雀徘徊,猴子上蹿下跳。倒霉的是,一不留神被老孙咬了一口,忙赴卫生院注射疫苗。路过竹楼,误把人声鼎沸的农家院视为农家乐,遍寻堂倌不遇,却有主人递来烤肉和米饭,声称来的都是客,见者有份——原来人家正办喜事,不贴喜字而传递喜悦,当真喜气满满。

享用免费午餐,晃荡到假期尾声,既有不舍,倒没遗憾。从别人待腻的地方回到自己待腻的地方,返乡途中,油菜花按捺不住提前开了。

(责编:常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