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阈 | 不敢犯错 2020年春节过后,她毫无征兆地没有回报刊社上班,没有请假,没有辞职申请,也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来个老将不会面——我自乘风归去。时间一天一天在流逝,报刊社无奈先后三次发出敦促她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及规
名师风采 | 用心引路 以爱护航 【人物简介】徐成兵,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英语教育硕士。2013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新平县第二中学工作;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修;2021年9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 | 大目标 小任务 智评价 尽管今年已是云南使用新教材的第三年,但对于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的模块内容,很多教师依然不知道怎样教、怎样学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问题的探索将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目前,大家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 |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学科知识与技能” 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教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是语文学科建设里程碑式的事件。但在教学一线,课堂教学内容低效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根源在于此次课程改革弱化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 |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读思课设计与实践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语言学习是有意义的主题探究活动,主张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并融语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 | 新高考下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内容及考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过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建立全面发展、体现公平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体
专题研究:"双减"之下 | “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作文面批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学生课堂作文不达标,是不是惩罚学生重新再写几遍就行了?在“双减”政策下,这种“一罚了之”的做法明显是行不通的了。是不是“一批了之”既省时又省事,这样就达到“双减”政策的要求,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
专题研究:"双减"之下 | “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双减”的实质是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
专题研究:"双减"之下 | 云南党史融入义务教育课后育人活动实践的探索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
专题研究:"双减"之下 | “四化一融”推动课后服务落地落实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有关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
课堂实践 | 基于STEAM理念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 乡土地理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研学旅行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乡土地理研学旅行是文化、教育、乡土情怀和旅游相融合的产物,是非遗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国家文旅融合背景下,研
课堂实践 | 聚焦三重视角,达成高中历史课程学习要求 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扩展。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向学生展示人类5500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风貌,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
课堂实践 | 一题多思:深度学习理念在高中数学习题课中的渗透与实践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培养人的问题”的方向,还切实地驱动着一线教育工作者优化传统教学方式.核心素养不仅仅代表着学生学习的深刻变革,在学习与发展的关系视域中,核心素养的生成还内蕴着
课堂实践 | 高中语文课前演讲微型课程教学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材的变化,语文课堂中以学生主体的模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位置。在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尝试用
教学方圆 | 语文教学要“本土化” 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途径,颇多名家专家,各执一言,各有千秋,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总的情感宗旨尚为同源,即培养时代责任感的、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正因如此,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何民族课堂教学中都朝着这
教学方圆 |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圆锥曲线取值范围“2+1”教学策略 中学数学中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取值范围及最值问题,常常与函数、不等式、立体几何、平面几何、向量等知识密切联系,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解决这类问题往往要利用数形结合构造不等式或函数方程的思
教学方圆 |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记忆和归纳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推理
教学方圆 | 高中统编语文教材中意境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当文字组合的方式变成一种极美的意境之后,课堂所呈现的情境就是情感教育的成果,教师换位从学生本体出发,感受自身“身体性、情感性”的变化,身心教育同时并行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既尊重学生本体,将教材的平
教学方圆 | 读书笔记在初中生作文写作中的运用 从教22年,笔者一直战斗在语文教学一线。对于作文教学,笔者尝试过很多方法,有失败,也有收获。近十年来,笔者采用的读书笔记促进作文写作的教学方法,是最受学生欢迎、最让同行认可的作文教学方法。一、读书笔记
教学方圆 | 互补与对立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发表于同年3月25日出版的《东方杂志》(半月刊)第21卷第6号,后收入小说集《彷徨》。祥林嫂是《祝福》最主要的人物,鲁迅以其故事网络多个人物的生活现状。人物相互补充、对
教学方圆 | 提炼高中语文微专题教学点的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并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
教学方圆 | 面对突发问题的思考 这是一节八年级语文的常规课,课题是《昆明的雨》,该课主要围绕课文中作者汪曾祺呈现的三个“家”对《昆明的雨》涉及的景、人、物展开讲解,教学主体部分按教学设计顺利进行。讲到《昆明的雨》“美食家”部分,我按
调查与研究 | 社会视野中的高中教师专业角色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专业队伍,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专业队伍,就必然要研究社会各界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期待和需要是什么,尤其是要从社会群体这个“他者”的视角来“审视”教师专业
调查与研究 |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调查与思考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养.2013年,教育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
调查与研究 | 昆明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启示 实验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开展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在实验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证据、动手操作获取证据,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证据意识。初中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
管理方略 | 高中新教师成长的九年计划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教师的成长,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新高考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对新教师的自我定位、业务能力、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
管理方略 | 加强班级制度建设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体的道德面貌。从表层结构来看,道德品质可以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即所谓的知、情、意、行;从深层结构来看,则主要强调道德动机系
师路心语 | 教育,是一份苦苦的坚守 窗外这排印楝树,总让我莫名的欢喜。刚进入五月,元江早已是夏日炎炎的模样。教室里,只有空调运转发出的嗡嗡声,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孩子们都专注于各自的模拟卷,或凝神思考,或奋笔疾书。教室右排的第一个座位上
师路心语 | 教师成长重“四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
师路心语 | 当老师的幸福体验 老师,这一受用一生的称谓,除爸妈外,比任何一种称呼都来得自然,听得亲切,留得久远!回顾半百人生,回眸三十五载为师生涯,见证了教育改革发展巨变,见证了无数家庭脱贫致富奔向小康,见证了无数学子成长成人;真
师路心语 | 想起那年的勤工俭学 记得那年中考后,我头重脚轻地回家,就天天帮父母做饭、洗衣服、浇菜水了。当然也干其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挑柴、锄地、薅秧等,竭尽所能地讨好他们。但他们显然不在乎我的渴求。于是我便选择一个气氛轻松的机会,
师路心语 | 一本书,一盒糖,一颗心 我所任教的禄丰市广通中学是楚雄州为数不多位于乡镇上的高中,中考录取分数线在全州末尾。如果没有广通中学,这部分中下游的学生是不能接受高中教育的。这些学生普遍基础差,多数是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意识薄弱。这
教育资讯 | 教育部开展专项行动严查暑期校外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等 教育部开展专项行动严查暑期校外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快乐的假期,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