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阈 | 人情世故(二) 刚入大学不久的一天,一个男同学到邻舍拿过A同学床上的臂力棒,掰了一下说:“好难啊!”A同学笑了。男同学有些不服:“你能掰几下?”A同学含糊地说50下,男同学不信,不客气地说:“你要是能掰50个,我吃屎
校长风采 | 教学中的领头雁 管理上的孺子牛 【人物简介】杨剑明,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县政协委员。1973年生,1993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宁蒗县拉伯乡中学、红桥中学、蒗渠中学任教,担任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2020年9月开始担任
教育前沿 |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社协同共育 凝聚产生力量,创造和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可以达到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路径、优化育人环境的目的。相对于单向教育而言,多线教育的融合渗透,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双减”
教育前沿 | 云南少数民族非遗进校园的策略研究 2021年下半年,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和课程资源建设,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当前横亘在每一个教育人面前的难题。非物质
教学方圆 |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的思考 “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概念。此概念有三个要点:一是“学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指向语文学习活动 二是“任务”,强调任务意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语文学习
教学方圆 | 谈诗歌教学的小初衔接 谈到义务教育阶段全学段融通的诗歌教学,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当中四个学段诗歌教学的课程目标。义务教育第一、二、三学段的诗歌学习,强调“诵读积累”“展开想象”“体验情
教学方圆 | 对《阿房宫赋》中“直栏横槛”的理解 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其实大家认真研究新教材,会发现它与老教材还是有很多接续性的,不是要颠覆以前的教材,从头来过。”他同时表示:“以前语文教学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比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
教学方圆 | 教《庖丁解牛》 学素材引述 高中生要写好议论文,引述典型精当的论据素材必不可少。素材发挥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可引述素材导出观点,或者在观点的统领下,通过引述素材论证观点,或者化用素材点明观点。选择、整理、消化是学生积累素材的日常功
教学方圆 | 高考视角下的化学课本知识再阅读 2021年,笔者受学校委托,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上了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高三复习课,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课”。可以说,这节课是在高考视角下,由教
教学方圆 | 大概念下的英语课时学习目标设计案例分析 大概念英译为Big Idea,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大观念(Big Concept)。在教育领域,有关大概念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布鲁纳对于教育过程的研究(李刚,吕立杰,2018)。埃里克森(H.L.Eric
教学方圆 | 高中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培育途径例析 直观想象是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的新发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
聚焦中高考 | 中考古诗词比较阅读题思路指津 近年来,古诗词鉴赏在中考里的考查形式不再局限于课内诗词的单篇考查,比较阅读题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究其缘由,一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
聚焦中高考 |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 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突破传统中考试题固化思维,创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试题是新时代中考命题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试题具有综合性目标
聚焦中高考 | 传统阅读新思路 学考结合促情智 经典作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一直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好
聚焦中高考 | 高考试题中小说阅读题的常见题型及思路指津 小说鉴赏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常考类型,由于小说阅读需要的文学素养较高,考点涉及的术语较为专业,答案的组织较实用类文本阅读困难,得分较低,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的情况之下,选择文学类文本阅
聚焦中高考 | 记叙文阅读教学要回归学科的“语文性” 2021年昆明市学业水平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笔者有幸参加了本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的阅卷。本套试卷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倡并考查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
聚焦中高考 | 指向核心素养考查的情境化命题启示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和展示出来的。这意味着要合理测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要依赖于创设合理真实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由此,情境化命题将成为中考语文转型的方向
质量评价 | 质量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 考试是对学生学业状态的客观描述,反映了某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具有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功能。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正确应用检测结果,对检查和反思教与学的效果等有
师路心语 | 助人自助,十八成人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进入高中时,大部分学生是15岁,高中毕业时,就是18岁了。从法律角度上讲,满18岁就是成年人。因此,高中是学生从未成年阶段到成年人阶段的最后三年。高中三年,可称为“准成年时
师路心语 | 新起点 1995年,我师范毕业,像大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充满青春活力的同时又非常的自负和自大,好高骛远,目空一切,感觉多难的事,我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读师范的时候,我是学校文学社的骨干成员,又在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