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2023年第7期

党员文摘

党员文摘2023年第7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系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文摘类党员个人读物。荟萃了国内外报刊之精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高雅

目录

思想者 | 生活的开始

比塞尔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一位学者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村庄。这里的人从来没有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而是他们尝

看大势 | 数字经济时代,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生

中午点个外卖,下午和同事在微信小程序拼单买奶茶,网约车、预约挂号、“无人工厂”、“透明化生产线”……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红利正在覆盖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这一现象,伏羲智库联合有关机构

看大势 | 在亦庄,你能窥见未来交通的模样

左转绿灯亮起,转向灯点亮,方向盘转动起来,主驾驶的座椅上空空荡荡。坐在后排的小靳,好奇地盯着眼前这一切,无人操控的汽车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又称亦庄新城)宏达南路顺滑地拐进荣昌东街,经过一个7出口的环

看大势 | 一只小龙虾的长三角“数字”之旅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盛产小龙虾,每年开捕时节,虾农最为忙碌。新华社生醉食物,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考验。 但“糟醉”,这种从酒文化衍生,因储存生鲜演变而来的特殊风味,一直是江浙沪地区人民的心头好。糟醉食

看大势 | 一家拉链工厂的数字化试验

在著名的“产业微笑曲线”中,生产制造处于价值链的低谷。传统制造工厂的变革,因此也被品牌和技术两面裹挟。越来越多变的时尚,会“强迫”工厂对生产设备、流程管理、人员组织和协作进行全面革新。“个性化”和“大

观社会 | “银发知播”:把课堂搬进互联网

有一群网友每天晚上准时捧着手机看视频直播,他们不是看卖货,而是穿梭于各个直播间学习。他们在直播间跟随着视频主播,了解苏东坡诗里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拆解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常识,甚至重新学习汉语拼音

观社会 | 海岛护鸟人

碧海蓝天之间,点缀着一串小岛。远远望去,似乎平平无奇,但若来到近前,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便跃入眼帘:数以万计的鸟儿在海天间舞蹈,或高或低、或近或远,有的迎风展翅,有的追逐嬉戏,喧闹不停……这里是地处浙江

观社会 | 这届年轻人,​开始“报复性存钱”

年轻人开始喜欢存钱了。2023年初,“年轻人报复性存钱”的话题开始发酵。外界习惯于给年轻人打上标签,而他们的真实状态或许与此不同。存钱对应了他们的金钱观,也间接关联到他们的消费理念。这届年轻人,不仅有

观社会 | 职场标配:线上办公的无限可能

线上会议、线上打卡、线上培训……依托于“元宇宙”概念和技术平台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场景似乎被无限拓展了。福布斯发布的文章《工作的未来:2023年工作四大趋势》提到,对于知识类工作者来说,居家工作、远程工

观社会 | 高铁过处,最后的长途大巴车驶向何方

很久没坐过大巴车了——这是很多人的感叹。在一段时间内,长途大巴车曾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也让人们从中享受了许多利好。但随着国家高铁网络的完善、私家车的普及,人们对于交通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客运

鉴历史 |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油画《农村调查》邓澍/绘“调查研究”无疑是一个极具中国共产党特色的词语。在理论系统中,它与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根本原则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使它不仅作为一种工作方法,而且以更为重要的面目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

鉴历史 | 中央党校的早期岁月

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193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局集中中央苏区的党、团、政府、工会力量,在江西瑞金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2023年3月,中央党校迎来了自己的90岁生日

鉴历史 | 兴办经济特区:唱响“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在党中央统筹部署下,1980年8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成立。经济特区

悟文化 | “上下五千年”如何被科学证实

“5000年文明史”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我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与这个观念密切相关。恰巧出现在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论据。必然的一站世纪之交,中国考古学迎

悟文化 | 从荒园到公园,保护“被烧毁”的圆明园

这片面积是故宫5倍的土地,曾有着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园林建筑组群。然而,1860年后的近百年间,圆明园历经帝王园居、侵略者及各路豪强的践踏破坏,园林尽毁。如今,身处日新月异的北京四环与五环之

悟文化 | 诗人“追星”,很拼

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因其才华与人格流传后世,许多人把他们奉为偶像,成为其铁杆粉丝。殊不知,偶像也有自己的偶像,甚至环环相扣,构成了诗人圈中单向的崇拜链。人人都爱苏轼,苏轼崇拜谁?苏轼在诗词书法等方面的成就

悟文化 | 千年蜀道,穿越中国的竖行文字

一一骑红尘,一路由锦官城,经锦江,马蹄哒哒,过巴山蜀水,沿着栈道,走向汉中,走向长安。脚下,是一条空谷回音的蜀道。蜀道,也就出现在竖行文字中,出现在诗词中。古人开辟出了蜀道,又给蜀道打上神话色彩,于是

悟文化 | “镇国神器”改写世界音乐史

如果回到战国时期,曾国的宫廷之上,有这么一位叫作乙的诸侯王或许会在宴席上这样命令道:“来呀,接着奏乐接着舞。”于是下一秒,曾侯乙编钟的金石之声响彻整座宫廷。有人说,如果音乐有“鄙视链”的话,那么编钟就

览世界 | 欧洲能否离开“中国制造”?

对全球化自由贸易习以为常的欧洲民众,在各种危机带来的影响下,开始重新关注全球贸易话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这个在过去20年被世界广泛知晓的概念,正被欧洲政客和媒体频频提及,民众们也热烈地讨论着一个

览世界 | 这个国家的首都为何这么“拉胯”

作为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一座很“奇怪”的城市。在这里,你用荷兰语点餐,服务员用法语回复你,大家顺畅交流,仿佛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从布鲁塞尔北站的西门出去,你会看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这里是比利时国内各大

览世界 | 日本人为什么不爱生孩子了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2022年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出生人数速报值为799728人,比上年减少5.1%。日本出生人数跌破80万是自189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第一次,且比国家的预测提前了11年。双层飞碟在

览世界 | 波尔多:一座被葡萄酒耽误的城市

“水之镜”站在位于法国西南的港口城市波尔多的“水镜”前,只见人头攒动。不管大人小孩,都赤着脚踏入水中,孩子们在嬉戏,甚至大笑着在水中赤身翻滚。阳光打在水面上,投射着天空的颜色,以至于目力所及之处,水面

品生活 | 一位民航机长的“诗意飞翔”

马保利在飞机驾驶舱内。金良快/摄如果不是身着飞行制服,很难想象这位举止儒雅、满腹诗书、出口成章的中年男子是一名飞行教员、客机机长。他因在飞行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特色广播问候被称为“诗意机长”,由他执飞的航

品生活 | 滕子英,你的朋友陈长志在出站口等你

滕子英与丈夫不久前,网友“子英姐”发布了一组老照片纪念与丈夫相伴20年。伴随一曲《终于等到你》,网上几千万人含泪看到最后。吸引大家的,除了“子英姐”的面容,还有背后的真情。无数网友说,这根本不是爱情故

品生活 | 我骗奶奶拍“电影”

当一个23岁的年轻人辞职回农村,打算做自媒体,但又担心年迈的奶奶不理解,该怎么办?吴木良想到的方式是骗奶奶,说自己是回来拍电影的。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奶奶不懂什么是自媒体。“说拍电影,她还稍微知道一

品生活 | 一位母亲给儿子的成年寄语

我们最最亲爱的儿子,一珂:在你18岁生日到来之际,我们都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你将成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拥有了成年人的所有权利;父母将有成就,人生第一次生子育儿,在欣喜与骄傲、摸索与承受、

品生活 | 工作日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周中每天的心情都会有明显的变化,距离周末越近,心情越好;当周末快要结束时,心情越差。有人曾用恋爱的不同阶段来比喻每周七天的心情变化:周一是失恋,周二是想脱单而意中人却

品生活 | 你的苟且,正在成为别人的红利

在上海,一位超市阿姨干了一件事。当然算不上惊天动地,甚至有点鸡毛蒜皮:灭蚊。但她灭了整整13年。阿姨叫浦赛红,是上海某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员工,有她在的店,哪怕是最容易招虫的肉类、果蔬区,夏天光腿进去站上

品生活 | 食物是记忆的开关

作家村上龙写过一个关于“蛋包饭”的故事。一个女歌手在巴拉圭演出时,对一家饭店非常着迷。原因是这家饭店提供蛋包饭,而女歌手对蛋包饭有着几近偏执的喜好。在旁人的追问下,女歌手说出了如此偏爱蛋包饭的原因。在

品生活 | 有鸟笼,必买一只鸟装进去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喜欢养鸟,他的同事卡尔却说:“鸟太脏,我是绝对不会养鸟的。”詹姆斯说:“你敢和我打个赌吗?你只需将一个空鸟笼挂在房中,那么你就一定会买一只鸟装进去。”卡尔说:“这不可能!”按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