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9期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9期

半月刊 商业财经

简介

中国管理阶层的首选杂志。我们的宗旨建造商业影响力。汇聚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人物,追踪最具影响力

目录

开篇 | 十年巨变

在梳理过去10年经济成就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故事。湖南有个苗族村落,现在人们熟悉了——十八洞村。相传,古夜郎国打了败仗,退兵后翻山越岭进入湘西,在此群山之间发现了一个能够容纳几万人的大溶洞,且洞内有十八

创新 | “中国创新”这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展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态势

创新 | 中国航天再创新高度

逐梦苍穹,未来可期。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正在迈得更大、更远。十年来,接续奋斗的中国航天人创造着多项大

创新 | “数字中国”的精彩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信息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

创新 | 大国重器的十年之变

中联重科3200 吨履带起重机成功吊起核电华龙一号6 号机组穹顶2022 年,中联重科打造的全球首台万吨米塔机进驻常泰长江大桥施工。“2012年,我们做5200吨米塔机的时候,还有两家外资企业参与竞标

创新 | 科研转化开新局

过去的十年中,在政策的引导、资本的助推和创业者的拼搏之下,中国迎来了又一轮创业创新的浪潮,新技术和新模式层出不穷,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独角兽”新贵。当然,其中也有佼佼者成长为国际巨头,登上全球科技竞争的

创新 | 经济与科技正强耦合

上交所科创板、北交所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远远高于其他板块,对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过去科技与经济的弱联系正在因为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参

协调 | 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开启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历史篇章。8年多来,习

协调 | 成长中的粤港澳大湾区

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5年来,从中央到各地,一系列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粤港澳三地加速融合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与世界其

协调 | 汽车产业的“十年蝶变”

在世界汽车历史长河中,中国是一名后来者,一路追赶,历经坎坷。从借鉴模仿到正向研发,从“四个轮子配沙发”到自主发动机列装,从被合资车企全面压制到依靠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曾经,国内车企“遍尝百草”。

协调 | 中国钢铁的辉煌十年

太钢人时常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来考察时的情景。那一天,在轰鸣的车间,总书记拿起一片“手撕钢”——厚度仅为0.02毫米的不锈钢箔材仔细察看,用手指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道:“工艺确实好,就像锡

协调 | 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在老百姓之间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却道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背后,离不开交通先行。这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建成了过去想建而没有建成

协调 | 最新的时尚叫新国货!

“Made in China!”十年,这句中国人最熟悉的英文经历了两种翻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一样的读音,不一样的是多了“中国式”自信,融入了“匠人匠心”,融入了“国货情怀”。党的十八大以

绿色 | 可再生能源推动中国绿色发展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现绿色供电,这些“绿电”主要由河北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这不仅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多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可再

绿色 | 奥运会、进博会、服贸会绿意盎然

国家速滑馆在9月15日中宣部举办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时说,从绿色低碳来看,这十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绿色 | 村民们的“希望田野”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去十年,生态农业在各地的乡村经济发展中可谓是厥功至伟。生态产业的建设过程也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过程,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不同地区的实

绿色 | 绘就人水和谐生态画卷

冰清玉洁着薄纱,一湖静水一湖花。盛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连片海菜花再次盛开于清澈的洱海湖面。由于对水质要求极高,海菜花又被称为“水质风向标”。水清花盛,水污花败。当地人说,在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里,

开放 | 外企投资变迁:从来中国投资到投资中国

资生堂独资的资悦基金斥资近亿元领投江苏创健医疗,默克公布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向上进击”中国投资倍增计划,星巴克斥资约14.6亿元构建中国首个专属数字技术创新中心……从来中国投资在中国做生意,到斥巨资

开放 | “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强大韧性

共商、共建、共享。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先后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从此,“一带一路”建设掀开了世界发展进

开放 | 进博会的“铁粉”

“相通则共进”。当地时间9月26日,万里之遥的中欧班列“进博号”从德国汉堡发车。这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展品连续第二年从汉堡搭中欧班列直达上海,总共35个40英尺的集装箱中,有14个装载着参加第五届

开放 | 请回答2021:广东外贸经历了怎样的十年?

稳坐外贸第一大省第36年,广东仍是中国外贸开放的桥头堡。过去十年,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屡创新高,2021年突破8万亿元,十年增长了33.1%,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达14%。如果按照2021年的数据平均算下

开放 |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阔步向前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金融业开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回望过去10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进展: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权重从10.92%提升至12.28% 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

共享 | 绘制共同富裕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从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

共享 | 脱贫攻坚创造彪炳史册的奇迹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

共享 | 居民可支配收入翻番,将取得哪些突破?

投资、消费、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十年间,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也使得消费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支撑消费的必要条件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十年间,我国居民

共享 | 就业稳定在7.4亿以上,靠什么?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国经济不仅展现出韧性且持续正增长,在就业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自2012年以来,城镇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 就业结构

共享 | 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保体系

“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一张小小的社保卡蕴含着对参保群众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经历了10年,如今已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

影像 | 这十年,我们一起走过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习近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