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2022年第8期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2022年第8期

半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

目录

聚焦 | 保护生物多样性,共享美好家园

2021年堪称中国生物多样性“大年”。这不仅是由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并通过了《昆明宣言》,而且这一年里还发生了一系列与野生动植物相关的新闻,引起了

资讯 | 为何女性更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为何女性更易得阿尔茨海默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至少有50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其中女性患者数量为男性的2倍,而且女性患AD的终生风险高于男性,疾病进展率大约高出3倍。对于这一现象,科学

科技 | 从“冬奥塑料钞”说聚丙烯

为了纪念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我国发行了一套冬奥纪念钞,包括冰上运动纪念钞和雪上运动纪念钞各一枚。其中,冰上运动纪念钞是我国第一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钞,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第

科技 | 为什么你该了解朊病毒

60多年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丛林里,流行着一种怪病。患上这种怪病的人先是出现走路不稳、语言不清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将完全失去行走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时候还会剧烈颤抖并发出无法控制的大笑。最终,

科技 | 向日葵为何逐日而生

向日葵因其花朵经常朝向太阳而得名,它的这一特点也常与人们向往温暖和光明的美好心愿联系在一起。印加帝国时期,向日葵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我国北宋文学家司马光曾用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来表明

科技 |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的秘密

《维特鲁威人》是由达·芬奇在1487年前后创作的著名素描作品。在对这幅画的研究当中,人们发现了很多谜团。这些谜团与天文、星座、数学和人体密切相关。这幅作品中究竟包含了怎样的秘密呢?艺术从人体演绎而来欧

科技 | 为什么口音很难改变

口音是怎么形成的中国有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对于语言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分散在不同的地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形成特定的发音方式。你可以想象一下,说着同样语言的一群人被分为两部分,分别

科技 | 科学流言榜

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异种器官供体流言: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器官供体。真相:实际上,灵长类的“近亲”们并不是人类理想的器官移植供体。将灵长类列为器官供体面临着包括

科技 | 你知道吗

为什么有人气愤时脸发红,有人则脸发白当遇到让我们生气的事情时,大脑皮质会刺激肾上腺,肾上腺一受刺激,会立刻做出相应的反应,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有一个特点:它少量分泌的时候,能够促使血管扩张,特别是

专栏 | 脑机融合的代价

近日,某动物权利组织向负责监管实验动物的美国农业部提出投诉,指责马斯克参与创办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链(Neuralink)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简称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测试大脑植入物时对猴子进

健康 | “抗抑郁药治疗新冠肺炎”科学吗

2021年10月27日,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显示,抗抑郁药氟伏沙明在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和需要护理的时间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如果后续有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氟伏

自然 | 牛至 香草世界的“奥利给”

近年来,在年轻人中流行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感叹词——“奥利给”。每当他们想表达内心的赞美,或者替别人加油打气的时候,就会慷慨激昂地喊出一句:“奥利给!”你知道吗,在五彩缤纷的香草世界,竟然也有一种非常“奥

文摘 | 幼儿园的由来

幼儿园的由来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的。1816年,他在苏格兰创办了一个实验自己社会改革理想的大纺织厂,他为工厂家属1—6岁的孩子开办了幼儿园,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形成新学园”

人文 | 九州“腌”云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州大地上,腌菜的历史源远流长。菹,古代餐桌上的腌菜《诗经》云“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周礼》载“王举,则共醢六十瓮,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礼记

人文 | 临安为何易为杭州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金国灭亡后,南宋朝廷欣喜若狂,决意收复中原失地,无奈因粮草不济、兵源不足,无法与强大的蒙古军队相抗衡,以致兵败洛阳,史称“端平入洛”。此后,宋蒙之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对峙战。在

人文 | 国宝小档案——《瑞应麒麟图》

名称:《〈明人画麒麟沈度颂〉轴》(又称沈度序本《瑞应麒麟图》)年代: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尺寸:纵90.4厘米,横45厘米材质:绢本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明代的卷轴,画面

博采 | 人间四月天 麻城看杜鹃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吟咏杜鹃花的诗句,诗人将杜鹃比作西施,可见其美。在全国各地,可赏杜鹃花(又名映山红)的地方不少,其中有一处地方被称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