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2023年第24期

视野

视野2023年第24期

半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视野》杂志是由中国著名高校---兰州大学主办的文摘类综合类月刊,以“关注社会生活,追踪前

目录

卷首语 | 卷首语

媒介,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在今天,每个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媒介包裹着,媒介也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早期,人们通过阅读书籍获取信息;后来,有了电视,声光电的美妙组合,获取信息变

视点 | 一个90后不用手机的365天

Leon已经一年多没用过智能手机了。去年3月份开始,这位生活在上海的90后,把智能手机换成了一部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旧手机”,从而开始了一种“勿扰”的现代生活。手机终于不再是身体的一部分了,眼睛和双

视点 | FOMO:一种社交时代的专属疾病

昨天下午到晚上,我的朋友圈被发红包才能打开的模糊照片占领了——我自己也不甘示弱,发了一张三俗的腿照。当你点开朋友圈里第一张模糊照片时,可能是出于好奇。然后,你自己可能也会努力想出一个绝妙的配图文案(不

视点 | 媒介是如何控制我们的?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尼尔·波兹曼我们真正意识到媒介如何影响我们和孩子了吗?纸书、杂志、报纸。曾经,纸质读物

视点 | 我们怎样被算法控制?

算法,几乎可以说是我们生活里的隐秘法则。只要打开手机看内容,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B站、微信……可以说,算法无处不在。除了内容分发平台,连外卖、打车、买菜这类生活软件,也都跟算法有深深的

视点 | 使我们变得疏离的,从来不是网络

“在这个被预先构造出来的世界上,将私人事物转化为公共事物的行为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响。”沃纳洛维奇曾这样说过。每天醒来时,在我的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前,我就会把手提电脑拽到床上,立刻登录Twitter,它是我

视点 | 远去的书信时代?

在书柜最下层的抽屉里,不期然翻出几本日记和几沓信。纸页都发黄了,字迹仍然队列整齐、面容姣好。坐在地上,打开那些信,仿佛一脚踏入另一时空。记忆里最后一次握着钢笔,以一种敬正的态度写信——那信纸上有好看的

大学 | 每天打卡背单词,为什么英语还是学不好?

我的大学校友小张,或许是大部分中国人“学外语”的缩影。小张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二线城市的重点中学考进北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英语却是她心头的一个结。她业余时间都逡巡在各类英语补习班之间,看起来仿佛是用

大学 | 爱运动的美国大学生

如果有机会问美国大学生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体育运动,他们一定会诧异地看着你:“啊,运动就是一切!没有运动,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访问美国大学时,这种感受变得尤为真切。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的那天,天气很热

大学 | 毕业十年,人和人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一小周是我来北京工作后,最开始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第一天上班,午休时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聚餐。绝大部分员工是女生,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她们坐满了包间,我和几个毫不相识的男同事被安排坐在包间外面的散

文艺 | 冬天做的事儿

窗上冰,瓦上霜,柴堆雪,柔软洁白的冬天到了,上帝无所事事,便把一些好玩儿的事儿都藏了起来,看谁最先发现与开启。乡村傍晚,天黑,地白,雪空舞,青石傍门冷如铁。穿着棉鞋的脚不意间踢到,就会“哎呀”一声,缩

文艺 | 山斑鸠

山斑鸠是一种与人类比较亲近的鸟,与鹡鸰、乌鸫、卷尾、白头翁一样,生活在离村子很近的低地山林、河岸、茅草与灌木混杂的原野,巢一般筑在树上,碗状,以松软的茅草丝搭建,下面垫着干枝。它们也在屋舍的阳台、空调

文艺 | 动人的北平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

文艺 | 夜谈

说不定性格是属忧郁一派的,要不怎么会喜欢夜呢?喜欢夜街头憧憧的人影。喜欢空寂的屋里荧然的孤灯。喜欢凉凉秋夜唳空的过雁。喜欢江船上眠愁的旅客谛听夜半钟声。喜欢惊涛拍岸的海啸未央夜还訇磕的回应着远山近山。

文艺 | 腌雪

雪能腌吗?有人为了留住眼前的这份美好,在天地俱寒时,忙着腌雪。雪是精灵,稍纵即逝。清代顾仲在《养小录》里说:“腊雪贮缸,一层雪,一层盐,盖好。入夏,取水一杓煮鲜肉,不用生水及盐酱,肉味如暴腌,肉色红可

文艺 | 禽友

一至今,我仍深深怀念着在通天河无人区结识的小“禽友”——两只小斑头雁。我们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去年6月间从沱沱河下水后,就进入“荒凉世界”。除了流水淙淙,便是万籁俱寂。而这独有的淙淙水声,更加重了自然的

文艺 | 五代·丹枫呦鹿图

五代 丹枫呦鹿图 绢本设色 111.5cmX6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作无款,不知作者是谁。该图以浓郁的装饰画风,与通常山石占据大面积画面的画法不同。画中繁密的秋林遮盖了整幅画面,表现了大自然

文艺 | 白云来人间

秋雨过后,天空出现一朵巨大的白云。彼时,我正在绕湖而行,湖水如镜,那朵白云清晰无比地出现在镜面上,我甚至能看到它错落有致、浓淡分明的云层。虽不如悬浮于空中那样立体,却多出了一丝亲切与从容。由此我确信,

文艺 | 给风一个缺口

令狐楚是唐朝宰相。在兖州任职时,适逢地方大旱,而当地富商又囤粮惜售,大米价格暴涨,农民苦不堪言。令狐楚想了很多办法,收效甚微。一日天气闷热,令狐楚问下人:“今日怎么无风?”手下道:“我们的院子一角之前

文艺 | 画马

小时候我很喜欢画马,某日完成了一幅猎人骑马登山图,正得意时,母亲过来对我说:“马背上的人坐得太挺了。你要知道,当骑马上坡的时候,身子要向前倾,否则人跟马都容易翻倒。”过了不久,我又画了一幅骑马下山的画

文艺 | 领取风与月

公认的西湖十景,分别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发现没有,别说去一回,就算接连造访,也无法看尽这十种风光。只有春天去,才有苏堤

文艺 | 浮生一日

吃罢晚饭,外面彻底黑了。寒冷的夜晚往炉里添柴生火。眼望炉火发呆的时间里,时间惬意地静静流逝。没电话打来,没截稿期限,没电视,什么也没有。只有火在眼前“哔哔剥剥”。沉寂委实美妙至极。喝光一瓶葡萄酒,斟一

文艺 | 爱来自身后

我有一次坐公交车路过新村街时,看到一对步履蹒跚的老夫妇。他们走路的速度远远慢于年轻人的步速,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动脚步的样子看起来很奇特。我留心观察了一下。高个子的爷爷迈一步,身材娇小的奶奶得迈两步才能跟

文艺 | 总会有诗意和高贵

黑格尔说现代世界是散文,不是诗意的世界。我很喜欢他这个说法,但并不完全赞同。我从不觉得庸俗功利是现代独有的。市侩的算计什么时代都有,所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市侩永远不会消失,但也总会有诗意和高贵,

文艺 | 中国建筑之精神

中国主要的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

生涯 | 一个先知

在家读闲书,竟然发现一个先知。斯人即郭嵩焘,中国首任驻外公使。他曾总结晚清外交为“怕、诈、蛮、蠢”:“吾尝谓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

生涯 | 王熙凤面对刘姥姥的Low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满足不了便痛苦,满足了便无聊。贾母与刘姥姥,正是这两端。刘姥姥被她的“痛苦”驱遣着,来到贾府打秋风。“无聊”的贾母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刘姥姥因

生涯 | 船上的杜甫

离开的想法早就萌生了,只是一拖再拖。去往何处?又开始困扰杜甫。到了五十五岁,他仍未洞悉天命,仍未将家安定下来,像不断迁徙的候鸟流离于异乡的天空下,焦虑和沮丧似必然降临的夜色,一再侵袭他。他想过带家人去

生涯 | 父亲的退却

我大概是要死了,却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些什么我父亲摔了一跤的那天晚上,正值丙子年除夕,西元一九九七年二月六日。救护车第一次前来接人的时候,我母亲仍不肯让他进医院。她的说法是:“没那么严重啦,不过就是喝醉了

通识 | 关于战争的死亡人数

战场充斥着人们最残酷的想象,但现实中,打仗会死多少人呢?伤亡率又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尸山血海,无人生还”,往往是人们对战场的想象,尤其是对仅仅靠影视、诗词了解战争的普通民众。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不

通识 | 世界第一张纸币是如何诞生的

我们且先跟着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的脚步,到十三世纪的八里城看看元朝汗廷设立的“造币局”。这个造币局制造的货币,不同于马可·波罗在欧洲见过的任何货币,既不是金币、银币,也不是铜钱,而是一种纸币。马可·波

通识 | 为什么模特从不微笑?

如果你关注一下服装表演中模特的表情,会发现她们大多面无表情,甚至一幅恶狠狠的样子。走秀的模特,“身上穿着世界上最漂亮、最昂贵的衣服,可是看上去一脸厌倦”。面对观众时,她们不是面带微笑,而是显得愠怒、闷

通识 | 三个侍中

晋时朝廷设门下省,最高官职被称作侍中,正二品。侍中的职责是随侍在皇帝身边,类似于政策顾问,同时也负责提醒皇帝的过失和错误。出任该职的人,品格应方正忠良,因需要直言皇帝,所以后代又称其为“纳言”。先看第

专栏 | 从气候变暖到一个顽固的酒农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场品酒会。我不是很懂酒,也不想卖弄一个晚上学到的极其浅薄的知识。酒庄庄主和他的女儿给我们讲解不同年份生产的红、白葡萄酒。我作为唯一一个会说法语的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当翻译,然而

专栏 | 有时天黑得很慢,每一寸都值得纪念

小时候,在乡野中长大,最不怕的就是黑暗,即便有奶奶们讲过的稀奇古怪的故事,即便有左邻右舍所遇见的各种怪谈。夜晚,信步走在黑暗中,远处星星点点的光,有时候是车灯,有时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光。甚至有一个傍晚

专栏 | 又到强基计划时

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即将拉开帷幕,从首批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包括清北复交在内的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到2022年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入,39所原985院校均开启了强基招生计划。自20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