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1期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1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军事文摘 科学少年》杂志于2011年1月正式创刊,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中国

目录

太空探索 | “太空电站”让中国空间站实现用电自由

随着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也开始亮相。很多人会好奇,空间站内是如何解决用电问题的?下面,我们带你了解“太空电站”。柔性太阳翼实现能源自由目前,中国空间站共配备了2种规

太空课堂 | 怎样给火箭“加油”?

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在完成火箭功能检查、联合测试工作以及最终确认状态后,就来到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步——火箭推进剂加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给火箭“加油”。推进剂,火箭的血液就像飞驰的汽车需要添加汽油燃

科技前沿 | 大海深处游移的神秘行者

茫茫大洋深处,一个神秘行者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缓慢移动,在一个巨无霸旁边钻探呢!它是谁?钻探的是什么宝物?它就是“海牛Ⅱ号”,旁边的巨无霸就是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科技前沿 | 数字主持人来啦

“大家好,我叫千言,非常荣幸作为数字人代表来到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202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新闻中心启用,并开始对外接待服务,而一个身高1 米6,衣着红

科技前沿 | 首个人工毛囊问世

有的人头发很少,甚至到美发店去种头发,让自己的头发浓密些。现在,人工毛囊面世了,让头发浓密不会是一件难事吧?这个实验是通过改造小鼠的胚胎皮肤细胞完成的,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1 个月可长到

科技前沿 | 金鱼有定位系统?

在大部分时间里,金鱼都在玻璃水箱里优雅地游来游去,却从来不会撞到脑袋。原来,它们有一个复杂的空间导航系统,可以估算距离呢!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先做了一个水箱,水箱壁上有 2 厘米宽的黑白垂直条纹,并

科技前沿 | 中亚是人类祖先关键“中转站”?

我们的老祖先也曾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四处迁徙。其中,有一条关键的路线就在中亚。研究表明,中亚草原、半干旱和沙漠地带曾经为古人类及其向欧亚大陆迁徙提供了有利环境。中亚连接了几个地区,这些地区在人类从非

国防教育 | 来自一条围裙的无烟火药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部队实弹演习中,无论是开枪还是开炮,很多时候只听见清脆的响声,却看不到任何烟雾,或是出现少量的烟雾。按理说,子弹或是炮弹能够击发出来,靠的是火药燃烧的推力,肯定是有烟的,那现

百科探秘 | 沙尘暴让火星车差点丧命?

我们遥望亿万公里之遥的火星,觉得它好像一直静静地呆在那里,上面是特别安静的世界。实际上,火星非常“暴躁”,经常刮起沙尘暴。自从人类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就亲眼目睹过好几次全球沙尘暴。比如1971年,水手9

漫画吧 | 为什么壁虎的断尾能再生?

小链接:海拔最高的壁虎:中国金江壁虎小小壁虎会爬多高?房顶?树梢?告诉你吧,中国科学家最近在横断山区发现了小壁虎竟然爬上2476米的高山上!刷新了一项全球纪录。2019年8月27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

泡泡屋 | 配方父母

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加班到很晚才能回来陪我,透过窗户望着满天的星星,我独自静静地许着愿,希望能有不一样的父母。第二天,我在小区玩着玩着就看到一家特别的商店,叫做“父母配方店”。我好奇地走了进去,发现这里有

跟踪报道 | 有魔法的书

每次看到《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我都很兴奋,因为里面讲了许多有趣的航天军事科普知识。一打开书,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出现在你眼前:让人梦寐以求的火星、美丽的月球、巨大神秘的木星……神秘的宇宙让你目不暇接

图解航天 | 太空盖房子

小编的话:现在,中国已经在太空建造起了“天宫”,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其实,在我们的头顶,一直有一个由几个国家和组织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那这个大房子是如何建造的呢?它的建造可不容易,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大房

科迷街 | 一封改变天文发展历史的信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与占星家,1571年12月27日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现属德国)符腾堡的威尔德斯达特镇,1630年11月15日因病卒于巴伐利亚公国雷根斯堡,享年58岁。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

科迷街 | 挺进深海的功臣:“科学号”科考船

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科学研究是基础。而科学考察船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没有性能卓越的科考船,海洋研究就只能“望洋兴叹”,无从下手

爱上科技馆 | 指南针与航海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你知道人们是如何发明指南针的吗?指南针在航海事业发展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启发现之旅吧!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宋代有一位叫沈

爱上科技馆 | 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识(1)

提起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识,绝大多数人都会引用一个名句:“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此句出自鬼谷子的老师尸佼所著《尸子》一书,但早已失传,后世文献多有引用,个别文字也有出入,但含义基本一致。根据《说

爱上科技馆 | 天生我材必有用,星云小将显锋芒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校园里到处都是缤纷的色彩:山楂树的果子红彤彤的,银杏树的叶子金灿灿的,元宝枫的叶子红艳艳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橙色的果实,还有依然翠绿的冬青、永远挺拔坚韧的白皮松……在这绚烂的深秋季节

特别报道 | 一群牵引“星星”的年轻人(上)

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启程奔赴太空。11月1日,伴随着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快速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为了这一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操控团队艰苦跋涉了5年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