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2期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2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军事文摘 科学少年》杂志于2011年1月正式创刊,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中国

目录

卷首语 | 向梦想出发!

静谧的夜空,一道流星倏然划过天际,留下优美的弧线。“啊!中国空间站!”一群小朋友高兴得跳起来,大声嚷嚷着,笑语喧哗惊得树上栖息的鸟儿都飞起来了。这颗星星真的是中国空间站吗?没错。它每天睁着亮闪闪的眼睛

太空探索 | 航天场里, 动物也疯狂!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骆驼与质子号运载火箭一只狐狸从发射塔架前悠然走过沙漠怎能少了我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坐落在哈萨克斯坦沙漠中,始建于1955 年,基地总面积超过6700平方公里。在这片荒漠中,人类翱翔太空由

太空课堂 | 天舟五号2小时“太空闪送”

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满载货物昂首起航,于12时10分顺利实现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现了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为

科技前沿 | 中国核电站用上机器人?等

现在,机器人工人越来越多了,就连核电站都出现了它们的身影:广东省太平岭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穹顶”吊装工作中,自动焊接机器人大显身手,成功完成了组装!聪明的建设者们在建造核电站中融入了更多智慧建造,逐

国防教育 | 腰带:你没有注意到的“军中神器”

残酷的战争年代,腰带非常简陋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扎武装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那个时候,官兵们的军衣都没有型号,做工也没有那么讲究,因此,许多发给官兵的军装,都是非常肥大的。而这样的军装,

漫画吧 | 为什么蛇没脚却能爬行?

小链接:蛇为什么冬眠或者夏眠?中国绝大部分的地区一年四季温度变化大,因而蛇的活动也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一般从春末夏初到冬初,适于蛇的活动,它们四处觅食、饮水或洗澡。当冬天气温开始下降变冷时,蛇的体温随之

百科探秘 | 深海中的生命会发光?

提起深海,很多人都想到黑暗、阴森、可怕等字眼,认为那里一直是神秘而永恒的黑暗环境。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不仅深海热液区,其他深海生境(如冷泉)也有东西在发光。是的,你没有听错,在

百科探秘 | “天宫”建成!如何寻找这颗中国星

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从2021年开始正式搭建的空间站系统,是人类自1986年开始建造“和平号”空间站、1998年开始建造国际空间站后建造的第三座大型在轨空间实验平台。其基本构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

百科探秘 | 长江江豚科考日记

2022年9月19日,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正式启动。本次考察是继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后第4 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也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对于长江江豚乃至整个长江生

泡泡屋 |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敬爱的航天员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北京海淀区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很高兴给你们写这封信。我在这里先向你们致敬!每当看到你们驾驶着神舟飞船飞上太空,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小时候我就对太空充满好奇, 想着月亮

跟踪报道 | 我喜欢这本书

今天我读了一本杂志,叫《军事文摘·科学少年》。这本书让我有了许多收获,里面不仅讲了很多航天军事科普知识,还有形状各异的植物和微生物等很多知识。自从读了这本杂志,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一翻开书,你就可以

图解航天 | 在太空忙忙碌碌盖房子的航天员

让发动机少干点活吧!航天员还在服务舱外面安装了用于定向的磁力矩器,以减少国际空间站姿态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次数小编的话:2000年,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可真是太忙了!航天员们在太空中马不停蹄,完成了俄罗斯吊臂

科迷街 | 踏遍四海,只为一部《授时历》

“大汗驾到!”随着太监一声尖细的嗓音,只见元朝皇帝忽必烈大踏步走进太史局的大门。惊得一众官员慌忙跪倒,有一个腿脚不利索上年纪的,一下子没有跪稳,竟然趴在地上来个“嘴啃泥”!惹得周围的人差点笑出声,可又

科迷街 | 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识(2)

三、浑天说浑天说,也经过了古代很多人的探索与传承。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曾提及:“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这里的“圜”(环,即圆)有天球的意思。西汉末年的天文学家杨雄,在解说《天问》时,提到了“

科迷街 | “星云”争霸,笑傲赛场

2022年11月5日,对于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的同学们来说,是个繁忙而富有意义的日子。上午的天文知识竞赛刚结束,9支参赛队伍,共计27名星云社社员便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天文观测竞赛环

爱上科技馆 | 繁“星”璀璨

展厅墙上卫星背景图卫星飞驰,光耀天宇。人造卫星上天遨游,是航天技术史上第一个里程碑。1957年,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入轨,1970年, 中国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拉开了航天时代的帷幕,也推动了人类

特别报道 | 一群牵引“星星”的年轻人(下)

太空中的完美轨迹,源于千百次的探寻与求索,源于他们心中的使命与信念2022年11月1日,凌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灯火通明,一声声指令向全世界传递着梦天实验舱任务的捷报。从10月31日发射升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