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8期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8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军事文摘 科学少年》杂志于2011年1月正式创刊,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中国

目录

卷首语 | 监测“龙王下雨”的气象卫星

古时候,人们认为龙王掌管着下雨: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雨,天上都有规定。比如《西游记》里的泾河龙王由于和算卦先生赌气,偷改了玉帝让它下雨的御旨,把下雨的时辰改了,雨量变少了,结果被砍了龙头。现在人们已经

太空探索 | 中国空间站一条手臂竟然有7个关节?

你知道吗?中国空间站一共有两个机械臂,“大臂”天和机械臂和“小臂”问天机械臂。大机械臂长约10.2米,本身自重约0.74吨,最大承载力25吨,相当于普通人的一只胳膊抬起100千克重的东西,是当之无愧的

太空探索 | 航天员的鞋底竟然藏着小秘密?

航天员的的天宫“生活剧”在亿万人的目光中不断精彩上演,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世人关注。比如,航天员穿的鞋子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大家感兴趣的是:这双“太空鞋”跟我们平时穿的鞋子相比,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科技前沿 | 科技前沿

在月球上“抓娃娃”你玩过“抓娃娃”吗?就是通过操作机器按钮,用一个小机械手臂抓到小布娃娃。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面采样时,远在38 万公里以外的地球上的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完成表取、采样、放样,过程就好像“抓

国防教育 | “死亡烟花”:铝热剂燃烧弹

燃烧弹是个厉害的家伙,它们从天而降,如同天女散花。燃烧弹有凝固汽油弹、白磷燃烧弹、铝热剂燃烧弹等。燃烧材料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燃烧效果。那么,你知道最厉害的燃烧弹是哪一种呢?答案是:铝热剂燃烧弹。为了

科迷街 | 同心向未来共筑航天梦

四月的北京,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一派生机盎然。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在第8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北大物理学院携手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二小)共同举办“格物探天,科普巡‘理’”天文科

科迷街 | 火星报

小编的话:火星上最忙的人是谁?有可能是大耳朵,嘻嘻!为了捕捉新闻热点,大耳朵每天开着小飞船到处跑,一会儿回地球,一会儿去月球,跑坏好几艘小飞船啦。最近火星有哪些好玩的事儿呢?快来看看吧!火星首次迎来小

科迷街 | 火星知识加油站

中国的“人造太阳”四代科研工作者、12万多次实验、10余次创造世界纪录……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屡获重大突破,已经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

科迷街 | 从太空看地貌

小编的话:从太空俯瞰,我们地球是什么样儿呢?那些山脉、高原、河流、沙漠、农田……可能和我们在地球看到的不太一样吧!的确。下面,就让我们“假装”在太空,瞧瞧地球上的地貌吧!猜猜它们都是什么呢?

科迷街 | 钱学森的爱国故事(下)

小编的话:钱学森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马上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中,为新中国的航天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历经磨难,钱学森回到了祖国。到达北京后的第二天清晨,他就带领全

科迷街 | 谁最先看见木星的卫星(下)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木卫一到木卫四是木星4个最大的卫星,其视星等都在5等左右变化。明亮的木星在古代记录了不少,但其卫星就不一样了,原因主要有以下:1)木星卫星与木星角距离很近,很难分辨;2)木星卫星比木

爱上科技馆 | “科学钻探”

在中国科技馆四层“守护地球家园”展厅的最内侧,有一个“镇馆之宝”——高达2.1米的岩心。岩心柱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带领大家穿越到2.3亿年前的地球深处。展厅板块“岩心的奥秘”,就是围绕这根珍贵的岩心实物

特别报道 | 一起来逛空间站第二届“天宫画展”

大象迁徙一路向北,贺兰山下果园连绵,乡村振兴五谷丰登——这是孩子们笔下的美好生活。筑梦苍穹,对话星空;继往开来,遨游星海;自立自强,声振寰宇——这是孩子们铿锵的誓言。他们用画笔勾勒出美好生活的图景,他

泡泡屋 | 自信点

“选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朗诵。”顾老师布置了任务:从手抄报上选一首现代诗准备,隔天举行朗诵会。伴随着上课的铃声,顾老师走进教室,宣布朗诵会开始。那一刻,我心跳加速,明明准备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底气。

泡泡屋 |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敬爱的航天员叔叔阿姨们:你们好!自古至今,中国人都有一个飞天梦。明朝的万户为了能够飞天,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火箭的蛇形飞车上,命令仆人点燃火箭,想借助巨大推力飞天。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一声巨响,

跟踪报道 |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壬寅癸卯之交,我收到了一份来自星空的新年大礼,我的绘画作品《列星耀华》在中国空间站展出。这一刻,千言万语难写心中的激动。儿时的我即对星空有了兴趣。也多亏萝北县城人口少,光污染小,子夜随便找一个开阔地,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