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中国人要登陆月球啦 中国人要登陆月球了?这个消息真是石破天惊。要知道,从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到“玉兔号”探测器着陆月球,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梦想着飞上月球。这一天,终于要来到了!那中国航天员如何登陆月球呢?首先,要发射两
太空探索 |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北斗星,自古便为中华民族定方向、辨四季、报时辰。北斗闪耀,泽被八方,以北斗命名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今已走上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建设的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
太空课堂 |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全面启动 你知道吗?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全面启动实施了!据称,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近期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一代载人飞船、载人月面着陆器的名称呢。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0 年前实现中国
科技前沿 | 地面空间站等 地面空间站在距离地球400 多千米的轨道上,中国空间站遨游苍穹,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可你知道吗?在地面上,在祖国的东北角,竟然有一座“地面空间站”呢!它的真名叫做“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也
国防教育 |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我们在影视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残酷的战争画面:一位战士受伤流血,其他战友赶过来,大声呼唤他保持清醒,然后为他进行止血包扎,再用担架把他们送到野战医疗所治疗,抢救战士的生命。战场救援第一步:止血包扎可以
百科探秘 |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天眼的瞳孔”——馈源接收机在“天眼”这个异常精密、复杂的大科学装置中,馈源接收机是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堪称“天眼的瞳孔”。“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泡泡屋 | 我与槐树 自从我记事起,那棵槐树就生在那里。这树生得十分丑陋,总是佝偻着身子,像是驮着什么重物似的。起初,我很不喜欢它,但是,渐渐的,我也习惯了它,习惯了它的绿填满卧室的窗户,习惯了它投在地上的巨大荫凉,习惯了
泡泡屋 | 我最爱的美味水果—桔子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瞧,山坡上那一棵棵桔子树上硕果累累,那些点缀在绿叶之间的桔子显得特别耀眼,像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凉爽的秋风中,树上的桔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聚集在一起商量什么事似
火星报 | 不想离开火星是为了不写作业?等 火星上的新鲜事儿可真不少!前来火星参加研学营的孩子们在火星玩得怎么样?火星上有哪些体育赛事?快来看看吧!不想离开火星是为了不写作业?时间真快,小学生火星研学营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就要准备离开火星了。可
特别报道 | 天外归来,航天员邓清明这样说 小编的话:2023年7月31日下午,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返回57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航天员邓清明坚守25年,终圆飞天梦,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的太空感言吧!问:请问邓
科迷街 | 新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 王大珩(1915-2011),应用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等。领导开拓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
科迷街 | 遨游天地话历法 穿越时空访古台 在古天文台进行直播是什么体验?最近,我们星云社的历法小达人就身穿古装,化身古代天文学家,来到坐落在北京市中心的古观象台,为大家揭秘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古观象台是什么时候建成的?”“现在的古观象台还是原
科迷街 | 星官、星宿与星座 星官(guān)顾名思义,星官就是掌管天上星象的官员,中国远古时代就有观测天象和执掌天文的官。后来,先民们也把一些天上恒星群组的名称叫做“星官”,意思是天帝的官员。古代中国人认为天上也和地上一样有人和
爱上科技馆 | 傅科摆——坐地日行八万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主席的著名诗句描绘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运行,就算我们坐地不动也能日行八万里,欣赏无数星系的壮美浪漫景象。自从16 世纪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人类首次知道了地球自
图解航天 | 绚丽的太空 超大型星系核心正在向外发射无线电辐射。位于画面中心的椭圆星系质量为银河系的1千倍,有一个质量是太阳25亿倍的特大质量核心,向外发射着极其强烈的无线电辐射,其能量是太阳的10亿倍。向外喷射的大量极高能量
跟踪报道 | 献给塞罕坝的青春记忆 前几天奶奶的老朋友来家里串门,她们在客厅说话,我在房间里写作业。忽然我听见一阵歌声响起:“知青下乡40年,当年仿佛在眼前……”只见她们眼含热泪,满满都是对过去的追忆。奶奶是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一员,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