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2年第2期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2年第2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军事文摘 科学少年》杂志于2011年1月正式创刊,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中国

目录

卷首语 | 2022,让我们见证中国航天虎年再攀新高

牛年跨冬去,寅虎伴春来。亲爱的小读者,当你手捧这本杂志的时候,虎虎生威的虎年已经伴着不经意的春风,来到了我们身边。新年新气象,你是否注意到我们的杂志随着虎年的到来,也有了新变化呢?细心的你也许注意到了

太空课堂 | “天问一号”环绕器的火星 遥感使命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历经火星捕获、两器分离、着陆火星、巡视探测后,到达最终遥感探测任务

科技前沿 | 寻找天外来客的“拉索”

寻找天外来客的“拉索”“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那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青藏高原》,唱出了那片厚土高原的神秘和高远。现在,青藏高原真有个家伙“痴痴”遥望着蓝天,想要捕捉天外来客呢!它

国防教育 | 炫酷实用的军用护目镜

在炮火硝烟的战场上,眼睛是战士身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如果眼睛受了伤,就会严重影响视力,无法再继续战斗了。因此,保护好眼睛就成为战场上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军用护目镜也就随之诞生了。那么,战场上有哪些因素

百科探秘 | 水里的鱼冬天会冻死吗?

冬天来了,寒风呼啸,湖面冻得结结实实。那湖里的鱼呢?很少看见它们的身影,是不是冻死了?当然没有啊,它们活得好好的。原来,湖面结冰以后,冰块飘浮在水面上,减少了冰块下面水中热量的散失,导致气温不会轻易传

百科探秘 | 火星奥运会(上)

皮埃尔先生深吸一口雪茄,缓缓地吐出一缕烟气。明亮的窗外,花园、路上空空荡荡,没有行人,没有车辆,澄蓝如洗的天空无法散掉他心中的阴云。早上夫人在视频时就劝过他要宽心,推迟这届奥运会,甚至取消也没什么,历

百科探秘 | 看看怎么给动车“消毒”

你知道吗?我们乘坐的动车组也要经常消毒杀菌呢!都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呢?走,咱们到甘肃省兰州西动车所看看去吧!车厢是重点车厢是消杀的重点部位,工作人员首先对车厢进行全覆盖空气喷雾消毒,随后对洗漱台、行李架

科迷街 | 初探深空,一见倾心(上)

之前我就听朱老师说过,深空摄影难度极高,星云社的“深空系统工程师”可以说是社团里含金量最高、最难获得的一个称号。所以对于这次学习,我的内心一半是期待,另一半是忐忑不安。老师带着我们去野外的观星点学习。

科迷街 |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

石申是春秋战国时的天文学家,由他著述的《石氏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相传,由于兵荒马乱,加上旱灾不断,庄稼连年歉收,皇上急了,隔三差五让石申占卜星座。害得他成

科迷街 | 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Walking in space)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过程中在轨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检查和维修航天器及其附属设备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

爱上科技馆 | 远洋的古船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海上远航活动。郑和率领船队乘坐福船,从南京出发,在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郑和下西洋

特别报道 | 我们把太空画送给了航天员

在2021年的“青春与星空对话”中西部青少年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中,我们面向中西部学校围绕“我心中的空间站”“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开展了绘画和书信征集活动。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中西部的同学们通过优秀的作

跟踪报道 | 将来我也要做航天人

2021年9月17日早晨,天还未亮,我却早早地起床了,盼望坐飞机的思绪像春雷般一次次碾过大脑,那么激动,那么向往……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和杜依华同学坐车来到了兰州中川机场。很快,我们就上了飞机。听舅舅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