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院士寄语 钟山,我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控制专家,低空防空导弹武器的主要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领衔研制的武器已装备我国陆、海、空三军,为我国国防事业做
太空探索 | 中国航天日:太空“长征”之路 运载火箭是目前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空间的唯一工具。回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历史,就是回顾整个中国航天的发展。在2022年4月24日,第7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了5集纪录片《
太空课堂 | 绽放在太空的小花儿 水膜张力实验太空中水的表面张力为何如此凸显?在水膜张力实验中,王亚平老师制作了一个水膜,并通过水袋给水膜加水。水膜不但没有破裂,反而慢慢地增厚,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大显神威。水的表面张力是微观上水分
科技前沿 | 未来航天员的“神菜”——转基因莴苣 太空很好玩,可是,也有很多让人头疼的地方呢!比如,到了太空微重力状态,人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状况。为了降低这种健康受损危险,航天员们到了太空后每天都要坚持锻炼,并服用保护骨骼的药物。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
国防教育 | 炸弹家族的“土行孙”钻地弹 目标对准地下工事的武器钻地弹,就是携带钻地弹头,攻击地面加固目标,或是地下工事等隐蔽目标的特种弹药。自古以来,兵法上就有“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之说。意思是说,地下的隐蔽目标有利于生存防护。实际正是如此
国防教育 | 冒险者的游戏:过山车 俄罗斯冰滑梯:过山车的前身过山车的前身是冰滑梯,是俄罗斯人早在15世纪就搞出的刺激性活动。冰滑梯是用木头搭建的,木制坡道覆盖上冰雪。人沿着木台阶爬上去,相当于来到七八层楼的滑梯顶部,然后坐在雪橇上,沿
科迷街 | “少年拍天宫”影像征集活动火热开启! 小小少年,仰望星空,浩瀚苍穹,闪耀“天宫”。亲爱的小读者们,你知道吗?我们的中国空间站(“天宫”)每天围绕地球飞行16圈,如果不特别留意,我们感觉不到它经常从我们的头顶,从我们美丽的家乡上空飞快地划过
科迷街 | 被英国人骗走的敦煌星图 敦煌星图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目前收藏在大英博物馆,是英国人斯坦因在1907年从敦煌莫高窟的道士手中骗走的。14世纪之前的星图,只有中国保存下来,所以敦煌星图对研究古代天文发展具有重要意
科迷街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简称JWS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联合研发,作为哈勃望远镜继任者的太空望远镜。它于2021年
科迷街 | 你好!我是“ 天和”核心舱 2021年4月29日11时2 3分,一枚“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从中国海南文昌发射升空。我是它唯一的乘客——“天和”核心舱,取名自“天枢”和“太和”,寓意天地人和。我的发射将正式开启中国“天宫”空间
科迷街 | 航天有约拍天宫共同助力航天梦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二小”)等单位决定联合举办系列“航天点亮梦想”科普课,为青少
百科探秘 | 火箭在出 征路上的“ 吃穿住行” 今年,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将执行以发射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6次飞行任务为代表的2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面对更密集的任务,更艰巨的使命,更重大的责任,航天人早已将我们每型火箭
百科探秘 | “水中大熊猫”群在长江出现啦 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一群长得像鲸的大鱼在浪花中跳跃,有的在追逐玩耍,有的在抓捕小鱼小虾,好快活呀!咦?长江里竟然有鲸鱼?好奇怪呀!别,别大惊小怪,它们是江豚啊!也是长江中唯一的鲸类。要知道,近些年来很少
百科探秘 | 到月球上“飙车” 小编的话:到月球上“飙车”?听到这话,你肯定大吃一惊。这可不是瞎说,早在20世纪美国航天员登陆月球的时候,就带去了月球车,在上面过了“飙车”瘾。当然了,在坑坑洼洼的月球上开车,肯定快不了。不过,毕竟是
科迷街 | “少年拍天宫”影像征集活动火热开启! 小小少年,仰望星空,浩瀚苍穹,闪耀“天宫”。亲爱的小读者们,你知道吗?我们的中国空间站(“天宫”)每天围绕地球飞行16圈,如果不特别留意,我们感觉不到它经常从我们的头顶,从我们美丽的家乡上空飞快地划过
科迷街 | 被英国人骗走的敦煌星图 敦煌星图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目前收藏在大英博物馆,是英国人斯坦因在1907年从敦煌莫高窟的道士手中骗走的。14世纪之前的星图,只有中国保存下来,所以敦煌星图对研究古代天文发展具有重要意
科迷街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简称JWS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联合研发,作为哈勃望远镜继任者的太空望远镜。它于2021年
科迷街 | 你好!我是“ 天和”核心舱 2021年4月29日11时2 3分,一枚“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从中国海南文昌发射升空。我是它唯一的乘客——“天和”核心舱,取名自“天枢”和“太和”,寓意天地人和。我的发射将正式开启中国“天宫”空间
科迷街 | 航天有约拍天宫共同助力航天梦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二小”)等单位决定联合举办系列“航天点亮梦想”科普课,为青少
跟踪报道 |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又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向大家展示了空间站生活、工作的场所,演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