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2年第7期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2年第7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军事文摘 科学少年》杂志于2011年1月正式创刊,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中国

目录

卷首语 | 院士寄语

陈鲸(1940.11.17-):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我国空间监视技术领域主要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他主持研制完成的我国首套卫星频谱监测管理成套设备,解决了对监测管理的卫星发现、跟踪、定轨和连续监测

太空探索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飞天记

2022年5月10日凌晨1时56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下,从大海之滨的文昌航天发射场飞赴太空。这是我国自2017年4月以来成功发射的第4艘货运飞船,也是向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送的第3

太空课堂 | 好玩儿的太空水球实验

小编的话: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太空给大家做过一个水球光学实验,通过这组实验我们能够看到,在王亚平老师给水球注入气泡前,透过水球可以观察到她的倒立人像,而在水球中加入一个气泡后,则分别呈

科技前沿 | “一粒盐电池”,等

“一粒盐电池”你见过的最小电池有多大?估计是纽扣电池,只有硬币那么大。还有更小的电池吗?当然有。它只有一粒盐那么小。近日,来自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合作研制出“一

国防教育 | 潜艇的克星——反潜机

小朋友们都知道潜艇,这个大家伙潜伏在海水中攻击水面舰船,隐蔽性非常强,很难被发现,是水面大杀器。但是,它们也是有克星的,这个克星就是反潜机。反潜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于发现和猎杀潜艇用的飞机。当然,

百科探秘 | 长颈负泥虫搜寻记

小编的话:负泥虫是哪儿来的家伙?估计很少有人听说过。不过, 每种昆虫在生态圈里都有生存的意义,科学家们为了研究它们可没少费力气。今天,我们就请中国科学院的负泥虫专家为我们讲述寻找负泥虫的故事,了解一下

百科探秘 | 法国航天员托马的故事(上)

小编的话:还记得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巴黎八分钟》吗?它宣告着奥运会正式进入了巴黎时间。在《巴黎八分钟》里,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那段航天员来自太空的演奏。托马是谁?演奏者是欧洲航天局的航天员Thoma

百科探秘 | 端午节里的“避邪宝物”

时间好快呀!就像一匹奔跑的小马,转眼就到了端午节。你盼着它的到来吗?是盼着香甜软糯的粽子、激烈好看的赛龙舟,还是和家人一大早去踏青?这个节日很特殊,包含了特殊的“吃喝玩乐”: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

泡泡屋 |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我家门前有一个小公园,这个公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春天,公园里一片生机勃勃。小草探出了它那小小的脑袋瓜 大树挺着粗壮的腰迎着风摇摆 树枝抽出新芽,绿得那么清香,那么鲜嫩,那么可爱,它无声地向我们传

跟踪报道 | 好消息!第二所“钱学森书屋”建成啦

近日,由中国航天基金会出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0八所设计打造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钱学森书屋”建成啦!该书屋以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命名,是中国航天基金会面向中小学生开展

图解航天 | 人类最后一次登月

小编的话:时间过得真快,距离上一次人类登陆月球, 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的航天员可没有想到,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人类再也没有去过月球。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的最后一次人类登月之

科迷街 | 发现月球真面目的第一人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他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

科迷街 | 盖亚太空望远镜——太空探索故事(7)

盖亚太空望远镜是欧洲航天局(ESA)于2013年12月19日发射到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拉格朗日L2点进行探测工作的空间望远镜。盖亚太空望远镜包括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望远镜和成像系统,其目的是做精细天体测量

科迷街 | 少年拍天宫·浩淼之星在行动

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有一个叫做“浩淼之星”的天文社团,社团的成员们是一群热爱仰望星空的同学。在得知中国空间站(天宫)和国际空间站即将前后过境,而且还会在天空摆出“ X”形状的姿势时,大家摩拳擦掌准

科迷街 |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成功将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星云社的Mars老师告诉我们不仅可以肉眼观察天和核心舱过境北京上空,还可以用相机拍摄它的星轨照片。作为星云社的队员,我很感兴趣,决定

爱上科技馆 | 近观天和核心舱

中国科技馆“天和”核心舱1:1结构验证件什么是结构验证件?天和核心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它并非是直接设计制造的,而是先制作1:1结构验证件,并在其基础上不断改进而来。核心舱结

特别报道 | 手把手教你用手机拍摄中国空间站!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目前在轨的只有两个空间站,一个是国际空间站,另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天宫。作为一个中国的天文爱好者,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每当仰望星空,我都在想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叔叔和阿姨是否也在凝

往期杂志

更多